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刘永佶同志继《〈资本论〉的逻辑》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两部专著之后,又于去年推出另一部新著《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10月版)。这几部书是著者长期研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问题的系列著作,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说前两部著作主要是分别从横断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成熟形态)和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的话,那末这后一部著作则全面地研究了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阐释了这一方法论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这在我国还是第一部全面研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问题的专题理论史。因此,这部尝试性著作的出版,无论对于政治经济学史或政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第一次公开系统地阐述自己的经济学哲学思想。其中,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了普鲁东的哲学思想和价值理论,阐述了分工、竞争、所有权、罢工和工人同盟等经济理论.宣告了自己的“形而上学”,即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的问世,实现了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公开宣言。  相似文献   

3.
<正> 一异化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在我国,理论界讲异化,大体上都是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的。这部《手稿》,本来是1843年马克思移居巴黎以后,主要是为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而写的。当时,他打算写一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书名是《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45年1月20日,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里说:“目前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写出几本较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你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还是尽快把它写完吧,即使你自己还感到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人们的情绪已经成熟了,就要趁热打铁。”恩格斯催促他一定要在四月以前写完,尽快出版。信中指的可能就是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必然发展,其代表作是《资本论》,它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灭亡.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上,《资本论》的创作与展开层层递进,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基本范畴的物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二重性分析,不仅找到了叙事起点,也始终贯彻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研究逻辑;其次是中间过程研究为理论深化和现实批判提供了坚实保障;再次是制度变迁的原因,从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探索为全面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趋势提供论证;最后是政治经济学从狭义向广义体系转化.严谨而开放的体系使《资本论》对旧哲学思维、资本主义制度和空想社会主义给予了有说服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为基础和出发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解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剖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这一基础和出发点,《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研究的背景1 《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宏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马克思原计划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 ,分六册写作 :《资本》 ;《土地所有制》 ;《雇佣劳动》 ;《国家》 ;《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① 1 859年 6月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 ,他又决定改变他的写作计划 ,着手写作《资本论》三卷本。 1 …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个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应只限于《资本论》,应该从《共产党宣言》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到《资本论》,再到《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为其著作写的序言及其书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能忽视的内容,许多深刻含义、写作意图、研究方法都是通过这些"序言"和"书评"揭示出来的。马克思完成的著作基本只是"狭义政治经济学",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体系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广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具有丰富的制度批判思想。马克思企图通过这种制度批判来实现他的真正的理想和追求,即人的解放。而该著中马克思把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初始链接起来。这也使马克思从此走上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并成为其全部理论的线索、立场和诉求。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由于批判普鲁士政府而遭到仇视,被迫于1943年秋离开《莱茵报》移居巴黎。马克思在巴黎着手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性地研读斯密、李嘉图、萨伊等人的经济著作,做了大量摘录,辑之为“巴黎笔记”,并在此基础上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分割。"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化、时代化、民族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要全面把握,不能片面化和实用化。要在改革开放中,科学完整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所谓庸俗经济学,是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的庸俗因素中分离出来的“经济学的特殊表现”。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史》中,以及在其他许多经济学著作中,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马克思分析了他们的庸俗辩护论的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揭露了他们的反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及其折衷主义和诡辩术。马克思对他们所作的批判,对于现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辩护论来说,以及对于那些企图“修正”马克思主义和美化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新老伯恩施坦主义者来说,都保持其光芒万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首先,本文论述了广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哲学为指导,通过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建立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体现出其思想的整体性.其次,本文论述了狭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基本范畴的批判、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的"前提批判".最后,笔者简要地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整体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批判、对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批判".  相似文献   

13.
<正>《资本论》作为经典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倾注了马克思毕生的心血,凝聚了其思想的精华,自问世以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界各国,影响深远。《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巅峰之作,虽然历经时代变迁,但远未过时,其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仍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卫兴华教授2019年出版的《马克思与<资本论>》一书,系统、深入地阐述了马克思写作《资  相似文献   

14.
《评经济浪漫主义》是列宁早年通过批判瑞士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批判俄国民粹派理论家的一部长篇专著。这部著作不仅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危机的肇因、商品总价值的构成、资本主义积累规律与产业后备军的关系等方面捍卫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而且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若干重要观点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列宁通过剖析西斯蒙第的学说揭示了民粹派理论的小资产阶级性质,以及作为西斯蒙第和俄国民粹派共同本质的经济浪漫主义的空想、反动特质。列宁对民粹派理论的批判以及关于历史地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为俄国革命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矛盾和促使共产主义生成的革命因素,从而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这一发现正是借助于"革命的辩证法"来实现的。辩证法作为科学的、革命的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承载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性重任;另一方面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力图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新的实证科学超越现代知性科学。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贯彻,使马克思开创了一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批判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开始,阐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着重论述了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理论和哲学思想的一次总结,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手稿》中的私有制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梳理,试图揭示共产主义理论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马克思为了研究《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耗费了他毕生的心血。《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经典巨著(1-3卷共有220多万字),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但又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巨著和一部论证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科学著作。同样也为阐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者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承、捍卫、发展和创新的实践活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对政治经济学史基本脉络和过程特点的系统论述,从多方面丰富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政治经济学史研究中社会观和历史观及其阶级观,是马克思经济思想观的核心立场和根本方法.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演化的探讨,清晰地表达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史流派或学派研究的基本导向.经济思想史研究中注重对不同经济学家的“著作和性格方面”的“比较研究”,注重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民族对比的起源性”的比较分析,构成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内涵,也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各种流派或者学派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规定.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西欧主要国家占了统治地位,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阶级斗争需要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在此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从19世纪50年代起,重新研究政治经济学,进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1858年8月—1859年1月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涵纳了其经济学原理的起始部份。《<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是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所作的序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桩近150年的“旧案”。中国当代的改革及其理论思考,迫使我们重新认识它。约翰·弗兰西斯·布雷(1809—1895)原系英国印刷工人,1839年出版了他唯一的著作《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商务印书馆于1959年出其汉译本)。马克思问世于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认定布雷的理论是了解蒲鲁东一切思想的“钥匙”,并对其进行了转述和有分寸的批评(本文以下所引布雷的话及马克思的批评,均出自《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