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开创了一条辩证法通达现实的道路,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经济学的伟大革命。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的联姻是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理论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回避马克思所得出的"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结论,将辩证法只作为文化批判的重要武器,远离政治经济实践,使辩证法得到抽象的和片面的发展。现代政治经济学应弘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经典作家开创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推进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的新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为基础和出发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解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剖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这一基础和出发点,《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各个方面所完成的革命,都是以唯物史观作“研究导线”的结果。而唯物史观的发现,又是马克思、恩格斯适应工人运动的要求,考察了社会阶级斗争,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和改造得出来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活动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那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西欧各主要国家确立了统治地位,英法两国资产阶级已夺得了政权。在欧洲大陆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批判精神是《资本论》的一种固有本质属性,这是由它的创作者马克思本人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所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其总的立论基础,而且还渗透在它的各个方面,使《资本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具体范畴、基本原理、逻辑结构各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因而,辩证法所具有的那种"批判的和革命的"品质就成了《资本论》及马克思主义整个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它的"下册",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具有同一个基因与同一个本质.今天研究《资本论》的科学批判精神,正好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续接红色基因,传承革命品质,起到强根固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阐述的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入手,分析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持的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和分配决定论的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阐明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的过程。从这一领域内资产阶级经济学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转变过程可看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是彻底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是政治经济学领域内的一场革命,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6.
首先,本文论述了广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哲学为指导,通过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建立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体现出其思想的整体性.其次,本文论述了狭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基本范畴的批判、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的"前提批判".最后,笔者简要地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整体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批判、对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批判".  相似文献   

7.
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既是马克思发现和阐述唯物史观的直接成果,同时又使唯物史观进一步得到证实和深化。从唯物史观的发现视角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关键在于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归结为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生产方式是生产的方式,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整体。由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唯物史观方法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唯心主义思辨哲学不同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在马克思的各种文献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阐述其含义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自由贸易议题不仅是马克思关注国民经济学的问题起点,而且也是他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总体性批判的一个关键线索.始于对斯密古典自由主义的科学驳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展开四重哲学批判:在经济哲学层面,自由贸易只是便于资本在更大范围内增殖的自由;在道德哲学层面,自由贸易只是剥削工人的权力空间化的自由;在法哲学层面,自由贸易只是强国支配弱国从而奠定"中心-外围"帝国格局的自由;在政治哲学层面,自由贸易又客观上加速社会革命的发生和新社会的到来,这也成为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历史负效应中的"积极因素".在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多边主义遭遇困境的当下,马克思这种批判蕴含着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资本论》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法思维原理的具体化和科学实证化,体现了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独特的把握方式.它把成熟的典型的具体对象,当作性质稳定的同一生长阶段的有机体,依照实验科学的方式设定科学认识活动的严密条件,通过剖析典型获得一般规定,因而一般与特殊、个别是直接统一的.《资本论》的首要主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以往政治经济学蕴涵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批判,也是对它们的价值立场的批判,归宿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或由此派生的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运动规律的揭示从属于理论批判的任务和要求.原理部分的终篇是在科学认识基础上对首要主题的集中阐发,它与直接的理论批判即理论史部分的结论完全一致,不能把它看成客观对象的客观逻辑的“完整性”反映.  相似文献   

10.
《评经济浪漫主义》是列宁早年通过批判瑞士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批判俄国民粹派理论家的一部长篇专著。这部著作不仅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危机的肇因、商品总价值的构成、资本主义积累规律与产业后备军的关系等方面捍卫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而且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若干重要观点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列宁通过剖析西斯蒙第的学说揭示了民粹派理论的小资产阶级性质,以及作为西斯蒙第和俄国民粹派共同本质的经济浪漫主义的空想、反动特质。列宁对民粹派理论的批判以及关于历史地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为俄国革命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矛盾的集中表现,它十分清楚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质。马克思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便十分注意对经济危机问题的研究。1848至1849年革命失败后,他结合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发展详细地探讨了这个问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危机理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总结为"由表象到抽象"和"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并认为第二条道路即"由抽象到具体"是科学正确的方法。马克思认为,分析经济形式必须用抽象力,以比较抽象的范畴作为逻辑起点,由抽象向具体逐渐过渡,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同时在演绎推理过程中不断以历史现实作为例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应借鉴马克思"第二条道路"的逻辑方法,同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发展实际,构建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实现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变革,首先表现在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私有制看作是自然的和合理的因而是永恒的,而把国民财富作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在空想社会主义和普鲁东的《什么是所有权》一书影响之下,一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就和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相对立,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内在矛盾作为自己经济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交媒体的数据商品生产与消费变得越来越具有隐蔽性和胁迫性.福克斯以拜物教与意识形态的互构共生为切入点,拓展和延续马克思拜物教的批判主题,揭示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交媒体的"逆商品拜物教"特征,借以凸显当代资本主义日益加剧的数字异化境况以及资本剥削逻辑的延伸.但他将这一批判局限于社交媒体领域,割裂社交媒体与整个资本主义大生产体系的联系,不仅弱化了马克思拜物教理论所具有的批判意义,还偏离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预判和建构原则.只有回到《资本论》总体语境中,通达社会整体性批判自觉与无产阶级自我革命的良性互动,才能穿透商品拜物教的魔力、真正挣脱拜物教观念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束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确立了面向现实的实践理性思维,使哲学成为批判的革命的理论,并使实践理性同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革命统一起来。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传统的无产阶级革命观,中一方面又批判技术理性对人的异化,把实践理性同意识形态批判结合起来,成为向化批判转向的中介。批判理论实现了实践理性同化批判的契合,完成了传统革命观向人性解放的转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深刻地阐明了生产、消费关系的原理,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种种谬论。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运动,运用光辉的辩证法原理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看作是统一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着的不同环节,看作是社会生产有机体内部相互作用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其它要素自然也反作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经济学研究的 “两条道路”, 即将研究过程和叙述过程有机统合起来运用科学的抽象力构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既包含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也包含对资本主义经济学史的批判。马克思对逻辑方式与历史方式有机统一方法的运用, 始终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现实的社会主体的统摄内加以使用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方法, 必须将其与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辩证统一结合起来。在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并不是要求逻辑与历史的严格一致, 而是对作为社会主体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事后的逻辑分析。马克思在思维行程的第一阶段 (研究过程) , 从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形式抽象出最一般的规定——商品一般后, 以此为叙述起点, 最后又在思维行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再现了资本商品这一思维总体 (叙述过程) 。将马克思所运用的逻辑与历史有机统一的方法理解为 “逻辑的开端与历史的源起相对应” 是对马克思的误读, 而将其归于恩格斯对马克思方法的错解同样是对恩格斯的误读。  相似文献   

18.
涂攀 《新经济》2022,(2):37-4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展现了他对资本主义经济根源的分析,并且准确把握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具有革命性意义.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考察,批判了旧的劳动概念和逻辑构造,把资本和工资等概念放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过程中,有其深厚的实践根源.另一方面,马克思科学考察了异化劳动的基本内涵,揭示了这一概念在实现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必然发展,其代表作是《资本论》,它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灭亡.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上,《资本论》的创作与展开层层递进,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基本范畴的物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二重性分析,不仅找到了叙事起点,也始终贯彻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研究逻辑;其次是中间过程研究为理论深化和现实批判提供了坚实保障;再次是制度变迁的原因,从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探索为全面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趋势提供论证;最后是政治经济学从狭义向广义体系转化.严谨而开放的体系使《资本论》对旧哲学思维、资本主义制度和空想社会主义给予了有说服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第一次对其具有决定意义或者其核心思想要旨唯物史观作出科学的,但却是以论战形式的概述。这一著作不仅是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哲学以及法学等领域思想的全面批判,更为重要的,它是马克思走向成熟的思想的第一次全面展现,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一部哲学著作、一部法律社会理论著作,更是一部现代性批判著作。处于当今现代社会变迁转折的关键时期,读《哲学的贫困》,正是重温马克思原创思想世界,回归真实现代时刻的重要捷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