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琴 《现代商业》2013,(36):164-165
在生产企业中,生产产品往往需要各类零部件,企业常常面临所需要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问题。决策者应根据企业剩余生产能力是否可以转移、是否需要追加专属成本、零部件的需要量是否确定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后再作出正确决策,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合理、最充分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税法体系中增值税采用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企业外购固定资产所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计入成本;而消费型增值税则允许企业将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在当期全部抵扣,由此看出将生产型增值税改革为消费型增值税后,必然大大降低有机构成高行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齐兴波  于秀莉 《现代商业》2011,(35):211+210
2009年1月1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即将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在征收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消费型增值税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企业将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一次性全部扣除。转型后,销售转型前后不同时期购进并自己已使用的固定资产,涉及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对企业的损益影响也不一样。本文从实务角度,对转型前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非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自己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税务处理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方案,避免企业因涉税处理不当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期权博弈理论,研究不确定情况下外向型企业可替代产品投资时机决策。分别分析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外向型企业最佳产品投资时机和策略。研究表明:信息程度决定企业不同的策略行为。完全信息情况下,完全垄断投资收益和完全竞争延期共享收益影响外向型企业投资策略;垄断投资收益大于延期共享收益时,企业最佳投资时机是发现机会立即投资,否则企业两种策略选择都有可能。风险规避型企业应选择立即投资,而风险偏好型的企业,可以考虑延期投资。不完全情况下,双寡头竞争企业选择延期,以获取实物期权价值,多个企业完全竞争时,应尽早投资,以获取尽可能的利润。  相似文献   

5.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非常必要。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按照流程进行,需要加强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人员的管理,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级管理。这样才能保障资产安全,防止资产流失,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6.
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的一种生产性资产投资,是确保企业实现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前,企业需要评估投资项目是否可行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当项目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时,企业可以进行投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具有规模较小、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明显。目前理论界及实务界对新旧设备尚可使用年限相等情况下的更新决策主要通过计算及比较净现值的方法做出判断。本文针对新旧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不同的情况,通过实例验证其可行的决策方法为平均年成本比较法,以期对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从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提出了生产销售特殊应税消费品企业在进行存货外购与自制决策方案中,不能仅仅根据按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及扩展模型计算出的成本来比较方案的优劣。应全面考虑企业的采购、生产、经营整体环节中成本及税收的影响,选择使得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汽车企业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特点要求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慎之又慎,投资的滞后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矛盾是企业投资的最大风险。特别在任期制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对未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延误和失误,需要认真研究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企业固定资产的全部更新和局部改造是企业维持再生产和提高效率的要求。主要包括制定分阶段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规划,提出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资金预算,正确估计配套流动资金的需要量。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一般不采用折现分析法,而是继续使用和更新改造投资的年成本(即差量分析),以年平均成本较低的方案为优选对象。  相似文献   

11.
企业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时通常采用净现值法,然而这一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局限性,若不加以改进,会对决策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据此提出了改进净现值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餐饮业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一般占到总投资的85%,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某餐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投资决策是事前行为,而交易分配事后才能明确,当企业无法控制交易分配时,其投资积极性会受影响。论文从独立决策、卖方控制和买方控制三方面分析了组织间权威在交易分配中的作用,认为在独立决策时,企业因事后交易的不确定性而存在投资不足;而在卖方控制或买方控制的情况下,拥有权威的一方存在投资过剩,不拥有权威的一方则投资积极性不足。因此,当一方的投资对于社会总收益创造更为重要时,应由其拥有权威。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中经理人有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且自由现金流充足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发生过度投资行为.说明上市公司的治理目前仍比较薄弱.基于对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与领导层代理成本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领导层代理成本对公司投资行为有重大影响:管理费用率与固定资产增长率显著负相关,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增长率也是显著负相关;总资产增长率和固定资产增长率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而公司规模和固定资产增长率则在10%的显著水平下统计检验显著正相关.其研究对企业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财务决策,促进企业投资行为的合理化,具有较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外购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可抵扣,对于一般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也应按照政策交纳增值税  相似文献   

16.
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各自独立从事经营活动,需要独立编制个别财务报表和编制合并财务搬袁。由于母子公司以及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交易,从集团角度来看,这些交易属于内部交易,因此,需要相互抵销。这样,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既要抵销集团公司对投资子公司股东权益中由集团公司持有的股权份额,又要抵销内部交易事项。母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包括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予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存货项目、固定资产项目、无形资产项目;与抵销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等。  相似文献   

17.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来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变化等的具体情况。其中主要包括用于基本建设、更新建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涉及范围广、投资金额大、对企业影响时间长以及投资后很难改变的特点,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需要特别谨慎并且了解当前社会局势,尤其是中小企业,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低,对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管理经验,并且一旦投资出现风险,会对企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文章主要探索了中小型企业固定资金投资管理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闲置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存放未用超过一年的,单位价值在固定资产规定标准以上的机器设备、工具仪器等资产。现行财务制度规定闲置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笔者认为,为全面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促使企业提高资产使用率,收回固定资产投资,对闲置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一、闲置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弊端1-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如果某一企业中存在着闲置固定资产,而因这部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没有扣除,这样就使固定资产净值具有虚假性,从而影响到企业投资者的决策分析。2-导致企业利润超前分配和信贷…  相似文献   

19.
在建工程使用企业自制产品,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自制产品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按市价计算缴纳相关税金。自制产品的成本和市价的差额便形成应缴所得税的永久性差异。由于计价不同则完工后的固定资产价值也不同,计提折旧的数额也不同。企业按成本和市价的差额而缴纳的相关税金不能通过计提折旧得到抵减。笔者认为在建工程使用自制产品应按市价计入工程成本,和税法保持一致,使会计核算更符合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刘荷萌 《商》2014,(7):293-293
企业并购属于一种大规模的战略性投资,决策准确,会带来比较好的收益;决策失误,掉入并购陷阱,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就企业并购陷阱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分析企业在并购时如何及时发现并购陷阱并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