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琦 《魅力中国》2013,(14):205-20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变成了主体,教师从课堂的讲解者变成了引领者。尊重学生,不仅从情感上体现,更要以教学方式上体现,教师要积极创造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少点设计多点空间;教是为了不教,实现将教师“教”的作用转化为学生“学”的能力的目标,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向秀丽 《魅力中国》2013,(10):122-122
“问”是创新学习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新课程改革,活跃课堂的重要因素。也是发展孩子们好奇心和批判力的不可缺少途径。所以“问”在教育教学的的课堂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要注重“学”与“问”的结合,对“问”的正确引导。才能更好地达到“问”的目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地理》新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我们在2002年9月开始的地理课改实验中,突破传统的课堂教模式,彻底改变以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法,新教材,新教法,突破点是让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陈梅凤 《魅力中国》2014,(19):172-172
新课改春风吹拂下,教育的沃土随之绽放出一朵朵令人赏心悦目的课改之花。除了课堂一一师生共同展示风采的主阵地充满激情、充满“人文”味儿外,作为评价师生的主要方法——试卷的改革,让老师们更勇敢、坚定地迈出了课改的步伐。但试卷中作文比例的加重(40%)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语文成绩是锦上添花;而对于作文不理想的学生就显得忧心忡忡,他们的家长更是急得团团转。原本就被称为“拦路虎”的作文,如今已占据了试卷的半壁江山,这“虎”似乎更“凶猛”了。为了成绩,家长们想到的是押着孩子到处上作文速成班。孩子呢?也不敢说“不”,无奈中便形成了一种逃避、厌烦的心理状态,一见作文就没劲儿,一听作文就头痛。  相似文献   

5.
刘文军 《魅力中国》2014,(25):211-211
我们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一“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指导性教学模式,以语言习得的输入--吸收--输出理论为模式设计的主要依据,认为课堂要“开放”,要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6.
陈梅凤 《魅力中国》2014,(17):133-133
新课改春风吹拂下,教育的沃土随之绽放出一朵朵令人赏心悦目的课改之花。除了课堂一一师生共同展示风采的主阵地充满激情、充满“人文”味儿外,作为评价师生的主要方法——试卷的改革,让老师们更勇敢、坚定地迈出了课改的步伐。但试卷中作文比例的加重(40%)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语文成绩是锦上添花;而对于作文不理想的学生就显得忧心忡忡,他们的家长更是急得团团转。原本就被称为“拦路虎”的作文,如今已占据了试卷的半壁江山,这“虎”似乎更“凶猛”了。为了成绩。家长们想到的是押着孩子到处上作文速成班。孩子呢?也不敢说“不”,无奈中便形成了一种逃避、厌烦的心理状态,一见作文就没劲儿,一听作文就头痛。  相似文献   

7.
OBE理念与“互联网+思政课”具有耦合性。遵循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3个原则,能够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思政课”的发展。当前,OBE理念下的“互联网+思政课”教学面临课堂供给和学生需求矛盾的教学目标困境、以学生为中心和网课互动困难矛盾的中心地位困境、成果导向与学习过程监控困难矛盾的持续改进困境、评价体系单一与持续性评价要求矛盾的追踪评价困境。为解决以上困境,教师在教学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体系、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学生主体课堂、以过程指标细化为指向的过程监控体系、以多元评价为依托的持续追踪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世昌 《魅力中国》2010,(30):59-59
新课标要求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课堂上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9.
叶美芽 《魅力中国》2013,(8):201-201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心理学中,“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分为二种: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刺激学生,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英语教学与活动中来,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呢?  相似文献   

10.
秦玉芝 《魅力中国》2014,(4):181-181
构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减负增效”的需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的一点拙见。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否则,你讲得天花乱坠,孩子们也不会买你的帐。事实证明,有爱心、爱微笑、宽容和关心孩子的老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
沈镇 《魅力中国》2011,(12):338-338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其中他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与物理教学思想不谋而合。把微笑、尊重、宽容、民主、探究、合作带进课堂,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如水般灵动的课堂,引导学生成为灵动物理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一般包括思考、讨论、问答、练习等多种参与活动。过去,大家也都让学生“动”,但动的程度、效果不一样。有的动的比较好,有的则不够。活动的形式也都是大家熟悉的、司空见惯的那些方法,有些单调、乏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特别是现代教学的发展,对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最关键、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张华 《魅力中国》2010,(1):83-83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一句永不衰老的名言,要想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老师的教学教法也要“面向学生的现代化,面向现代的世界,面向美好的未来”。“素质教育”、“减负”等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并非简单地减轻作业量,更不是降低学习要求,而是更高的要求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高质量、低负担。  相似文献   

14.
陈明哲先生是我的老师。先生不仅是一个在课上课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他更愿意称自己为一个启发学生内在思考、帮助学生发展智慧的“伴读”者。先生笃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在课堂上对每一位同学循循善诱,不以“老师”的姿态面对学生,而是关切学生的想法,启发学生的思考。在这种平等的启发式交流与探讨中,学生更容易被激发,放开心胸,不带包袱地去思考先生的问题,真诚地分享我们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彭忠富 《中国报道》2014,(3):116-116
中国人是喜欢学习的族群,但是我们的学习总是和“勤奋、辛苦”联系在一起,“勤奋”当然必不可少,因为勤能补拙。但是我们的学习能不能少一点“辛苦”呢,能不能少一点“时间加汗水”而变得更加高效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要我们掌握了高效的学习策略,学习将变成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黄晋 《魅力中国》2013,(29):175-175
“平面刮削”是刮削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因其实践性很强,传统的课堂讲授法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活跃课堂教学,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应有充分的教学准备及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还要注意课堂“四到”要诀。  相似文献   

17.
张新宏 《魅力中国》2014,(6):254-254
随着“班班通”进校园,多媒体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常态化。但是我们也常发现,一节课下来,教师一味热衷地在播放课件,课堂上却少了朗朗的读书声。也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活跃课堂的润滑剂,随意使用。这些都暴露了教师对朗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那么朗读有哪些好处呢?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两课”课堂教学中,离生命教育的理念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两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厘清了生命教育理念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生命教育视野下“两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就如何走向充满生命活力的“两课”课堂从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程林书 《魅力中国》2014,(4):262-262
在新课标理念下,每位数学教师怎样构建高效的课堂,使我们的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去提高我们的课堂的高效性。课堂的高效性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焦华 《魅力中国》2014,(4):260-260
一、营造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 1.课堂要少一些规矩,多一些允许。传统的教学,讲究课堂纪律和秩序,追求教学的精确有效,学生只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即使允许学生提问,也得先举手,获准后才可以发言,否则被斥之为“插嘴”。过多的“规矩”使学生的心理一点也不自由,致使许多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想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