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北京都市区为研究案例地,采用核密度估计法、Ripley’s K(d)函数分析了北京都市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分布特征与集聚强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层模型,重点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时间段内产业用地的集聚强度都要高于居住用地的集聚强度,说明居住用地出让的空间分布格局更为分散化,而产业用地出让的空间分布格局更为集聚。②土地利用格局显著影响居民的通勤行为,随着产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密度的提升,居民的通勤时间与通勤距离都明显缩短,说明居住在土地混合程度越高区域的居民能够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来优化通勤行为;个体属性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住房产权以及邻里特征等因素也会显著影响居民的通勤时间与通勤距离。  相似文献   

2.
厘清区域产业集聚与空气污染的关系与机制,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矛盾的前提与基础。利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探讨产业集聚与SO2平均浓度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再通过构建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对这种空间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2011—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SO2平均浓度存在正的空间关联关系,制造业集聚、两种产业协同集聚度同SO2平均浓度存在负的空间关联性,但是关联性不显著。单一产业、两种产业协同集聚与SO2平均浓度的关联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出以下结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能加剧空气污染,制造业集聚、产业协同集聚度则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空气污染,但这种关系不显著;单一产业及协同产业集聚对空气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本文从微观理论着手将面板模型拓展至空间维度讨论了中国产业协同集聚的规模效应和拥堵效应,并深入探讨了产业协同集聚的作用途径。研究发现,中国产业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且与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间也存在先促进后阻碍的非线性关系。机制研究证实了产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市场潜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因地区间差异明显,东、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呈倒“U”型关系,而中部地区则呈线性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本文给出了推动中国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对进一步优化中国产业结构布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协同集聚作为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组织方式,对区域经济和生态均存在多方面影响。环保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共聚是产业协同集聚的一种细分模式,通过对比其与一般协同集聚在动因、效应和关联方式等方面异同,依据其显著的生态闭环功能和环境正外部性特征,将其命名为生态化协同集聚,并基于2013—2019年短面板数据,采用杜宾模型(SDM)考察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生态化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总体呈现U型特征,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沿海地区生态化协同集聚程度较高,对绿色经济效率已形成有效促进作用,而内陆地区生态化协同集聚水平较低,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表现为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对生态化协同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可为生态化协同集聚促进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各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基于地理邻近视角,验证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同时,突破地理近邻效应的局限,解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全局自相关性,相似地区间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空间关联性质不同;网络化后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各节点间联系紧密、网络结构稳定,并且可以确定核心行动者和边缘行动者角色;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较发达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存在较多溢出关系。  相似文献   

6.
翁钢民  潘越  杨秀平  宋娜 《经济地理》2020,40(1):214-225
协同视角下对旅游产业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发展格局的动态把握是驱动旅游经济永续发展,优化要素供给的重要依据。运用LISA时间路径、重心轨迹、复合系统协同度等模型,对2009—2017年我国旅游产业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发展格局的时空动态及三者所构成复合系统的协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三者省域间发展均渐趋于空间均衡,过程中旅游产业呈现"溢出效应",而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则以"独立效应"为主。②三者局部时空格局动态变迁路径差异性显现,旅游产业最为稳定,省域间以协同增长占主导;科技创新稍弱,协同与竞争并存;现代金融稳定性最差,以空间竞争为主。③复合系统总体协同度较低,实现优质协同仍需较长时间。④协同格局经历了由局域性集聚分布—垂直分层—"胡焕庸线"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剖析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收集2005—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产业协同集聚、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准确测度产业协同集聚及其通过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Arcgis软件对产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业协同集聚呈现不均衡特征,在空间上,除西部协同集聚区(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外,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特征,马太效应显著;在时间上,呈现四足鼎立的演化趋势。依据自身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水平,各省可采取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维持型、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加强型、协同集聚度加强型、经济高质量加强型的差异化策略。产业协同集聚对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存在双门槛效应,影响效应边际递减。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1995、2000、2005及2010年各县、市产业结构系数为研究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变异函数、克里格空间插值等方法,对江苏省县、市的产业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来,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总体空间格局分异显著,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整体上呈现出南-北差异性;由冷热点区演化来看,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空间集聚趋势明显,苏南地区尤其是与上海毗邻地区为高水平集聚区,而广大苏北地区及多数苏中地区多为低水平集聚区;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连续性与自组织性逐渐增强,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分异越来越显著,空间关联效应的作用范围增大,各方向产业水平的空间不均衡有扩大的趋势.最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4个年份的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曾刚  耿成轩  翁旻 《技术经济》2021,40(2):56-64
基于区位熵指数描述了2012-2017年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格局,同时,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面板模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利用偏导数矩阵的方法对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其他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当前阶段,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引致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负,起抑制作用;第三,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集聚作用较弱,产业资源错配、缺乏协同共享机制现象明显;第四,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入、技术创新、外商投资等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和金融投资对京津冀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78-2010年中国各省区实际人均工业增加值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省际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了研究,探测了各省区工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发现,各省区工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呈现上升趋势.从空间集聚的特征来看,高高型集聚和低低型集聚占主导地位.工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动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地区间工业的空间关联有关.作为工业发达省份的广东,由于工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合作机制等原因而一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辐射效应,长三角地区则从1990年代以来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论文应用汉森的门槛模型,借助我国2006—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以城镇化水平为门槛变量,分别验证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和二者协同产业不同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集聚均对碳排放存在双门槛效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碳排放的负相关关系表现为强—弱—强的特征,而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碳排放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产业集聚对碳排放具有单门槛效应,二者协同产业集聚对碳排放初期具有正相关关系,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正相关关系逐渐减弱。最后从构建经济—绿色—低碳城市、推行新型城镇化模式和发挥产业集聚碳减排效用三方面提出几条碳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空间关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研究单元全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碳排放计算模型,估算了中国31个省区1990-2008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08年,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从9.67×108t持续上升至32.37× 108t.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其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7.83%以上.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其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0%以上.②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形差异的影响,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显著,重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东部、北部沿海地区,轻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③全局自相关Moran'sI值从1990年的0.1558持续上升至2008年的0.2734,说明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在省级尺度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强.④集聚中心和孤立点的空间转移存在较强的规律性.⑤局域自相关分析表明,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局部空间差异.碳排放强度高值集聚区和低值集聚区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特征,体现为高值集聚区向沿海集中,低值集聚区向内陆迁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分析,考察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地区形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显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收集2000—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专利申请及相关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利用QAP 方法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的重要特征是区域非均衡性,马太效应显著; ②强强型关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与部分中部地区,弱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与西南地区,弱强、强弱型关联主要集中在少部分北部、中部与南部地区;③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空间集聚及关联影响因素中,投入变量的R&D经费为显著正相关,R&D人员为显著负相关。溢出变量的产学研合作为不显著正相关,产业集聚、地理距离为显著正相关,FDI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办公用地投标租金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投标租金理论,运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统计方法,以北京市1992-2012年城市办公用地交易数据为实证基础,重点分析北京市办公用地区位变动规律及投标租金空间不均衡形态.结果表明:北京市办公用地投标租金总体上呈现从中心城区向外围逐渐衰减的规律,但存在显著的空间不均衡性,空间连续性与空间变异性并存;在中心商务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区位形成投标租金峰值中心.在研究时段内,多个办公用地空间集聚热点区的出现,表明北京城区单中心模式的影响作用有所弱化,呈现多中心功能结构的发展趋向.分别运用单中心模型、多中心全局回归模型、局部空间回归模型对办公用地投标租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办公用地区位布局具有显著的集聚经济特性,向心集聚性、同业集聚性以及区位便捷度与办公用地投标租金空间分异关联密切.随着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及市场机制对土地开发模式主导程度作用的加强,研究城市土地价格与其空间区位之间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理论,为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产业协同集聚有助于异质创新要素在特定空间范围内流通与共享,促进区域绿色创新。论文在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创新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的Cobb-Douglas函数模型,运用系统GMM法与门槛回归法对我国2008—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一产业集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对地区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好;在人力资本门槛作用下,绿色产品创新与绿色工艺创新的人力资本门槛具有明显差异,而跨越一定人力资本门槛界限后,产业协同集聚的绿色创新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文章引申的启示是:要多元化发展地方产业集聚模式,通过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政策及地方人才政策的融合与完善,从而最终实现创新资源瓶颈与生态环境约束路径的"双解锁"。  相似文献   

17.
在智能技术逐渐融入企业生产的大背景下,产业如何演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产业演进路径拓展到产业间,利用城市样本数据检验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产业协同集聚。研究显示:人工智能与产业协同集聚呈现U型关系,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人工智能通过人力资本与技术溢出对产业协同集聚产生影响。时间、空间与结构差异均会改变人工智能的作用效果,即产业协同集聚效应依赖于智能政策文件的出台、地理区位的改变和协同集聚的维度。从经济后果来看,人工智能应用引发的产业协同集聚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数量的提升,而且有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本文研究既拓宽了人工智能的作用领域,又为通过智能手段实现产业协同集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在我国省域间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三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在不同地区形成局部空间集聚,存在高低非均衡的“俱乐部”现象。基于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和分地区看,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均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且二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能够发挥彼此间的互补效应,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不同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区域间产业集聚特征差异显著,高协同集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低协同集聚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水平、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二者协同集聚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双重门槛,当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度和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度均介于第一、二门槛之间时,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最强。仅少部分省域两产业集聚度介于第一二门槛之间,能够有效发挥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空间辐射效应、空间吸纳效应和空间闭塞效应,分析区域创新要素空间集聚模式演进机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创新要素集聚现状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从实践中挖掘了这种空间集聚模式演变路径。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要素集聚程度首先受地区与邻近区域创新要素集聚空间关联程度的影响;其次,空间关联度在多重空间效应推动下往往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且促使创新要素从空间无序分布状态逐渐向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地区与高度集聚地区靠拢、低度集聚地区向低度集聚地区聚合的有序分布态势跃迁,从而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空间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