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振兴中华的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党的作风建设贯穿于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每个时期的作风建设工作的具体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政策指导方针.在党的持续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其先进的作风,这大大提升了人民对党的认可度.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落实党的作风建设的方式上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我党十分重视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将作风建设贯穿始终,党的作风建设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传承,是怎样一步步形成、发展的,这是文章主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一个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同时要看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还需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5.
裴超 《中国会展》2020,(2):14-21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回首往昔,从1949年到201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凭借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劳智慧的品质,将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回望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刘星  何建东 《商场现代化》2005,(9X):291-292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考察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牢记”两个务必”.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5年6月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或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  相似文献   

7.
《商》2015,(8)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思想理论、组织、作风、先进性、反腐倡廉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但面对新常态、新问题、新危险,如何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如何更好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何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紧迫性和必要性,必须要加强中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和人民群众的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加强作风建设,关键在于能否构建长效机制。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从提高认识、加强理论学习、建立制度等方面进行。当前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邱利  田野 《商》2013,(17):396-396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社会主义的新天地。在21世纪,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推进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历史意义提出几点思考,着重在于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历史内涵、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星  何建东 《商场现代化》2005,(27):291-292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考察时号召全党全国人民牢记"两个务必",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5年6月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的未来发展蓝图,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政教育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还需要从优化思政课堂模式、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变革人才培养方式方面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了题为《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似文献   

13.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和前提。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及时制定了符合当时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卓有成效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了前进。十七大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在坚持"四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又有许多新的阐述,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党对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的认识,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延安精神产生于革命圣地、形成于民族危亡的重要时刻,我国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其产生的历史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产物.延安精神蕴含着崇高的理想和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传承着中国共产党夺取胜利的宝贵经验.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整体风貌,是我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特有的精神品格.本文主要分析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5.
报业焦点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日。8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浴血奋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先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继而实施社会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后推进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如今,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回望来路,我们党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与党报党刊的宣传工作密不可分,党报党刊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的一支重要方面军。  相似文献   

16.
李箫箫 《商》2012,(15):176+165
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对现代化的自觉探索。在特殊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不同领域的成就。本文就建国前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进行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17.
金秋时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勇敢地迎接新考验.新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新的高度,体现中国共产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科学判断和高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王鲭钧 《商》2013,(22):221-221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文化以其独有的特征指导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探索和建设经历了一个成长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建设的辉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解和正确实践.薪火相传、锲而不舍、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建设任重而遭远.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所孜孜以求的。它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历史性产物,也是实现富国强民的一条历史必由之路。中国如何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和模式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有结论,至今仍在深思和努力探求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