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义 《全国商情》2007,(2):52-53
2006年是我国《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并实施后的第一年,两部法规的出台对维护正当直销活动、打击非法传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直销模式提供了法律保障,使直销业在法律上享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标志着政府对直销从此开始进入法制监管的时代。对于直销员来讲,他们也有了判断直销企业、选择直销企业的依据和标准,有了识别正当和不正当、合法与非法的武器。对消费者而言,两《条例》的出台更是切实地保护了他们的利益。此外,两部法规的颁布结束了中国直销业长期鱼龙混杂的局面,使行业良性发展成为一种可能,也标志着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直销管理条例》颁布以来,中国直销业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新形势下,直销企业以及直销专营店如何转型?如何调整?直销法规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又带来了哪些转变? 一些直销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具有法律身份的店主,比个人身份的直销员更有底气,也更让消费者放心”。  相似文献   

3.
龙赞 《全国商情》2009,(6):73-73
我国的《直销管理条例》从颁布实施到现在,差不多已经4个年头了。《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直销产品的范围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直销业的发展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确定、公布。”  相似文献   

4.
直销作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成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和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或服务的途径。中国国内直销行业在政府、企业、理论研究和经销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我国企业应加强直销基础理论的科学研究,规范直销运作,加强团队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从不同视角展望中国直销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实施前,很多人都以为我国对直销的立法会让中国直销业进入“井喷”时代。从《条例》的颁布实施、直销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到服务网点的核准.有人又认为这给中国的直销业泼了冷水,打击了行业的信心2007年是中国直销业的多事之秋,一些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曾先后被一些地方职能部门查处。  相似文献   

6.
直销立法两难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销”与“传销”之分 直销立法在2004年内出台一度被视为“板上钉钉”。一方面,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时承诺,要在三年内放开“无店铺经营”的限制,据此,中国入世三周年的2004年12月11日便被视为直销立法的“大限”;另一方面,2004年2月9日,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邓湛在中美商务理事会经贸座谈会上宣布:“中国有望于年内制定直销业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7.
直销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才短短的十几年,但是我国政府对直销业的态度却经历了几次转折,相应我国的直销立法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直销立法的经过并对未来的立法趋势做了一些粗浅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直销在我国已有15年的发展史。在它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直销进入中国及其初步发展阶段;1998年后的传统直销业成功转型阶段,一些企业完全转型,成为传统的直销经营模式,另一些企业则综合了直销和特许加盟两种营销方式;新时期发展阶段,包括将电子商务引入直销中,销售策略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等。经过不断进化完善,中国直销业必须逐渐规范。  相似文献   

9.
肖杨 《全国商情》2011,(6):24-25
1990年,直销正式进入中国。从那时起,直销就开始潜移默化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并开始了解直销。尽管在直销人眼中,直销是块“宝”,并为中国直销业持续不断的努力,力求打造一个让社会大众高度认可的行业。正如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直销业高速发展,步入主流社会的步伐逐渐加快,人们对直销的了解逐渐加深,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与看法。为了更清晰地展现社会大众对直销的理解和认识,记者走访了一些从事直销和非直销工作的人们,近距离地倾听他们眼中的直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直销法律规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从完善直销含义,降低直销企业准入门槛,取消直销员薪酬比例限制,明确直销企业、直销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