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淘宝村"是新阶段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产物,相关学术研究尚处于发端与初探阶段,但其研究热度正在快速提升。已有文献散布于不同学科属性的期刊中,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和定性论述为主,研究主题集中在"淘宝村"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演化机理、发展模式与转型升级、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未来研究可重点着力于以下方面:一是关注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淘宝村",二是评估和比较不同发展模式的影响效应,三是加强对"淘宝村"农户组织化的研究,四是深入研究农户网店的经营行为及绩效,五是拓展"淘宝村"现象的经济社会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流通与销售不畅是湛江地区农业发展的掣肘因素,电商化道路则是现阶段解决农产品流通与销售问题的有效途径。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产品淘宝村蓬勃发展,切实解决了农村地区农产品销售难、售价低、农民增收困难等实际问题。立意于农产品淘宝村视域,分析"互联网+"农产品在湛江地区实现科学化发展的可行性,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淘宝村是"互联网+三农"的典型产物。本文在界定农产品淘宝村概念的基础上,多案例研究农产品淘宝村形成机理,总结出一个包含产业基础、淘宝平台、基础设施与物流、新农人、市场需求五个要件的农产品淘宝村形成因素理论框架。该框架丰富了专业村领域的理论研究,并显示了案例的可复制性。政府应以特色农产品专业村作为农产品淘宝村的主要培育对象,以特色农产品的电商化作为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突破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物流体系,积极鼓励新农人返乡投身电子商务创业。  相似文献   

4.
淘宝直播作为电商行业的流量主阵地,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一个最佳渠道。结合淘宝直播平台,特别是其"主播+县长+明星"直播脱贫模式,总结了农产品直播运营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在很多地方,电商平台、"淘宝村"、微商数量不断增加,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互联网+农产品"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在发展"互联网+农产品"时,受"项目观""政绩观"影响,不加分析研判、不结合实际,或急切上项目,或盲目提目标,造成了资源浪费、农民受损。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黑龙江龙蛙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与公司所在地望奎县先锋镇四段村、沿江村紧密合作,依托当地合作社和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打造"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智慧可追溯农业体系,不断扩大市场销售空间,有效推进了农村"三产"融合,真正实现了农企共赢、复合式发展。一、以村级组织为支撑,强化基地建设,打牢复合发展基础。一是依托村级建基地。公司抓住先锋镇四段村开展整村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户农产品销售的渠道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农户农产品销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背景下农户农产品销售的现状1.销售渠道农户直接销售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17万多个,带动农户9511万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年均增收1649元.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特色、大胆创新,探索出多种发展模式,其中"公司+农户"模式最为常见.这种发展模式通过"商品契约"实现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有效联结,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满足了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的规模要求,给契约双方带来了利益.  相似文献   

9.
"农超对接"模式下,农村合作社既可以拥有可靠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参与农户可以获得可靠稳定的收入,超市也可以放心的为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为了推动这一合作模式的发展,提升消费者对农村合作社产品的认可,应该加大对合作社产品的营销力度,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数量,增大超市与农户的利润空间,给超市与农户的继续合作提供更大的动力,使"农超对接"模式更为稳定的发展下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健全,成为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主流模式,开启农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当前,"农超对接"模式下,农产品的营销水平较低,影响了超市内农产品销量的提升,本文从消费者、品牌、产品营销策略和市场宣传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有效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农产品在线销售平台是提升农产品供销对接效能以化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供给侧改革,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动力。研究阐述"互联网+"背景下发展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的内涵及意义;指出提升"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平台的在线品牌价值,整合其供应链资源和创新O2O运作模式等具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三农”     
正国务院: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6月27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调整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一要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二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强化电商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产销对接,加强农村网络宽带、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推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强化网上销售农产品质量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对河南省农产品配送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实行农产品配送模式农户参与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农户(农场)+市场"、"农户+经济组织+市场"及"农户+龙头企业+市场"等3种农户参与下的农产品配送模式,同时对其配送绩效进行了逐一评述,旨在给予农户在农产品配送中以充分自主选择权的同时,增强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包容性和连续性,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政策制度保障。同时针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内涵和类型进行系统论述,并从配送模式的评价角度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比较与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的特征对农户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不仅农户特征的不同对流通模式的影响不同,而且农户特征对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并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农产品配送模式,对河南省农产品的现存配送模式提出创新性意见,以期为河南省农产品配送模式革新、河南省农户经济收入提高、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对红星村转变成淘宝村的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普通农村转变为淘宝村是一个"五二一"的动态发展过程。其中,"五"是包含产业基础、渠道结构转变、农户参与、产业形成、规模成型共五个系统组成部分;"二"是淘宝村的发展通常经历依靠民间自发力量自下而上形成淘宝村发展产业基础的初始阶段,以及在政府干预下自上而下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两阶段的顺次发展最终催生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在区域贸易中获取比较优势;"一"是指淘宝村的发展与成熟必将实现由"斯密式增长"向"熊彼特式增长"的转变。最后,文章在前人研究理论以及红星村典型案例分析基础上,从个人、当地政府、企业、商会、国家政策五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风峰 《农业经济》2014,(2):112-113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它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我国的"农超对接"生产销售模式发展得相对滞后,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还较低。"农超对接"模式对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超对接"发展中,物流体系的构建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建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尽快出台物流业发展的各种扶持政策,力促"农超对接"成为我国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与农产品销售的加速融合,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成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从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结合永辉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数字化转型过程,构建一个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数字化演进的逻辑框架。研究发现,技术驱动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数字化演进过程中出现了"点线面体"四种形态;市场驱动下四种形态体现出的价值主张为从"经济型价值主张"到"功能型价值主张"再到"情感型价值主张",最终转变为"涌现型价值主张"。研究结论揭示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演进规律,对于生鲜电商企业转型升级,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优化消费者体验,突破生鲜电商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对现有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进行逐一分析,指出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农户+企业"模式所面临的制度难题,进而提出组建"农协+企业"的供应组织模式,实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农民收益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岗埠农场通过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实施品牌化战略,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场农业基本形成"标准+基地+龙头企业+农户"、"标准+基地+专业市场+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特色农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营销渠道中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存在违约率高、稳定性低和绩效差的问题。本文从农户视角,结合治理机制的相关理论,运用海南、湖北、河南等6个省份共578份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复合治理"挤出效应"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上客观存在传统社会规范治理与正式契约治理的渠道复合治理Ⅰ和关系治理与正式契约治理的渠道复合治理Ⅱ;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对正式契约治理机制的"挤出效应"负向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稳定性,而关系治理对正式契约治理机制的"挤出效应"却正向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稳定性;农户法律意识显著负向调节渠道复合治理I"挤出效应"和渠道稳定性之间关系,而对渠道复合治理Ⅱ"挤出效应"和渠道稳定性之间关系则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农产品营销渠道稳定性对提高交易弹性绩效和交易销售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渐渐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农村地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立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发展现状,以淘宝村为例,深入分析了淘宝村的发展路径及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与带动作用,同时探讨了现阶段淘宝村模式发展的瓶颈,为淘宝村模式的提升提供优化整合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一个创新模型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价值链融资日益成为解决农村融资困难的重要途径,并为各国发展农村金融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农业价值链融资四种商业模式的动因和运作机理进行分析,以购买者驱动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为例,构建了"农资企业+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产品销售部门+金融机构"创新模型,并研究其具体运作流程和优势,最后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价值链融资的特点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