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域经济与城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积极探索城镇化建设道路,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经济发展和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经济发展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有着推动和促进作用,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同样也能深刻影响着城镇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进而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和解决"三农"难题的新途径;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具有内在契合性;加强政策支持、制度供给、农村教育及小城镇建设有助于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区域中心转移造成传统农业地区出现农村经济"边缘化"和农村人口"空巢化"的危机,因此文章利用河南省60个传统农业县域2000~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Kernel核密度估计、ESDA空间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动态DOLS回归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传统农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集聚特征以及城乡差距、城镇化对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影响力度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以河南省60个传统农业县为例,受空间近邻效应的影响,传统农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格局呈现典型的"中心-外围"分布特征,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其地域差距在逐步扩大;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心-外围"地区转移模式的影响强度和方向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城镇化水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就地非农化最主要的外核拉力,且高值集聚区处于高水平均衡状态;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溢出"的非均衡性是造成劳动力就地转移出现极化特征的潜在诱因。上述研究结果意味着,可以通过工业化重心下移、鼓励城乡联营、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等措施提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5.
泰州农村城镇化发展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一些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一方面表现在城镇化进程中驱动和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工业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发育不足,产业体系不健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泰州市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影响其发展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探讨和构建适合泰州农村区域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机制,对于促进泰州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就地城镇化旨在激发小城镇、农村地区自身活力,实现农业人口的就地改造,使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城市化、现代化转变。就地城镇化对于防治“城市病”、促进城乡融合、统筹城乡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配套制度不匹配、产业支撑效力不足等问题,制约当地城市化进程。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对就地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符合新型城镇化理念的就地城镇化建设策略,对提升国家城镇化综合水平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经济发展不仅是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基础条件,还能推动城镇化进程和人口素质提升。农村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空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农民是农村的基础人口,也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农民素质的提高对我国人口素质提升有着重大意义;农业是农村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生活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不同,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背景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对农村区域经济进行研究,明确各地区农村发展优势,对农村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咸新区辖区村庄和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导致城镇化建设难度加大,实现“以人为本”成为西咸新区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从西咸新区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城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针对城镇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欲致富农民.必减少农民,这是社会的共识。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量农村劳动力洗脚上田,形成了就地转移浪潮;90年代后,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亿万农民离土离乡,形成了区域流动的民工潮;迈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乡二元结构开始破解。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研究产业集群对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以及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出发,阐述产业集群的特征、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指出产业是经济基础的根本体现,产业支撑是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立足点。针对产业集群中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构建,提出现阶段要因地制宜发展集约型产业,以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普遍现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息息相关,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我国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有利条件,也带来新的挑战。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向城镇,从传统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和谐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机遇。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下,探讨农村劳动力构成变迁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流动和职业转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课协调发展。我国作为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国家,农村在社会结构中占着较大的比重,城镇化建设所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农村教育能将沉重的人口负担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而挖掘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能利于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的融合借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形势逐渐趋好,但是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故缩小农村地区经济差距成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政策的重点。文章以河北省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相关区域经济理论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综合差异指数模型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河北省境内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该文分析了导致河北省农村区域经济差异逐步扩大的原因主要包括内自然资源分布不均、政策导向性显著、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通过并结合模型分析结果提出强化政府引导、加快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城镇化步伐等策略以缓解目前河北省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步拉大的现状,进而为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我国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等相关城乡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缩小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有效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机遇,如何通过城镇化建设有效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之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面对与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对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与人口大省,如何实现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山东省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目前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休闲农业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再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为山东省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 ,加上农业人口过多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生产效率低下等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及人均收入水平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 ,差距日益拉大 ,“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重要途径 ,而发展农区畜牧业则是实现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应当加快发展。一、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内涵的理解1、…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入而系统的开展农村音乐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以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审视我国农村音乐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价值,并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现状问题,提出改善农村音乐教育的措施,以此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贫困县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山西贫困县面积大,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十二五"时期,如何推进贫困县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该研究探索了全省57个贫困县城镇化发展的途径与对策,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但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渠道显得有些单一,因此在城镇化的建设中,金融的支持远远跟不上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通过分析金融的发展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阐述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供求矛盾,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从而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及融资的方式,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为我国的农民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金融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城镇化发展的深层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静 《农村经济》2007,(5):76-78
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经,而推进城镇化则需要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依托乡镇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合理解决土地问题,真正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与上述因素息息相关的重要变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已明显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因此,本文认为,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以维持农民基本生活需求为首要目标、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为最终目标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