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对于解决传统城镇化出现的"城市病"等问题有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就地城镇化面临农民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农业产业发展支持不足、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需要变革等现实问题,鉴于此,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认识,推进产业化进程,变革原有制度,打造宜居环境,进而为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实现提供动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确定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推动城镇化由传统的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型。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要平台,在城乡规划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城乡用地制度等方面加强改革。  相似文献   

3.
就地城镇化以县市域中小城镇为主要载体,可成为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理想之地,并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与一体化。就地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传承文化传统、建设生态文明等系列重要举措,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上产生系统性转变,并可处理好"现代性"与"乡愁"的生活方式失衡问题。就地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土地规模的扩张,而是有序推进人力资本短缺、物质资本尚且薄弱和社会资本尚未充分构建的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就地转移和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农民就地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立足于当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通过就地城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与现有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这一举措也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就地城镇化建设,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新时期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在深入研究河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状况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两者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以期为新时期促进河北省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运用离差系数,通过构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指标体系,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河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测度。[结果]河北省所辖的11个地市多数都存在人口增长率滞后于土地增长率、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的问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以及土地出让价格歧视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河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的问题,该文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财政和税收制度以及打破土地垄断价格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在新时期推进河北省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就地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制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本文以榆木庄村为例,从城镇化动力视角出发,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就地城镇化模式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榆木庄村采用渐进式推进的政社共治型就地城镇化模式,使农牧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牧民基本实现了“城市生活化”,但未实现“生活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相当突出。从城市扩张的视角,原因在于城市扩张过程的异化,致使土地城镇化先于人的城镇化,造成缺乏农民参与的外生城市化。本文阐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产生机理,从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进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内生城镇化发展模式和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收敛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问题成为影响西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效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协同发展,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地区稳定发展的经济问题。本文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手,以西部地区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当地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协调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协同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同时,农民的城市适应性问题更加凸显。就地城镇化模式成为解决当前农民适应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均未发生改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县H镇Z社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村就地城镇化后农民各方面的变化以及适应性状况,进而探索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适应性较高的缘由,以此总结此类农村社区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就地城镇化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推进“三化”同步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工业重型化趋势明显,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不高,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突出;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劳动力的年龄和素质结构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较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资源加速从农业和农村向工业和城市流动。同步推进“三化”发展,必须把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目标任务。根据我国现阶段“三化”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应当发挥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应当发挥城市化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继威 《农业经济》2023,(6):109-112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引致了诸如耕地资源流失、土地资源闲置与低效利用、人口与土地的空间匹配失调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探索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减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战略之一,这也是当前我国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传统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就地城镇化、实行土地整治、推动"四位一体"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及强化农民工住房保障等措施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土地与人口发展、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也逐渐凸显。为了化解日益尖锐的城乡土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国办发〔2008〕103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定居规模相挂钩的试点工作"。自此,很多学者对人地挂钩政策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产业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进而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和解决"三农"难题的新途径;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具有内在契合性;加强政策支持、制度供给、农村教育及小城镇建设有助于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志 《农业经济》2015,(6):109-11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并逐步实现健康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应该是社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本文以健康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对转移剩余劳动力具有影响的因素,进而提出转移剩余劳动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并逐步实现健康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应该是社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本文以健康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对转移剩余劳动力具有影响的因素,进而提出转移剩余劳动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湖南省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评价其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并据此评价了湖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情况,进而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城镇化总体发展不协调,主要来源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二元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分别对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宏观发展战略导向对各城镇用地指标分配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为政绩观念因素和投资驱动因素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本文从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入手,就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作者认为: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调整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分析近20年中国地级行政区及直辖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并据此提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优化路径。研究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结果:(1)2000—2019年各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000—2010年人口城镇化超前于土地城镇化,2010—2019年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高值区集中在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及各省会城市。(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均有所上升,低值区域逐渐减少,高值区域有所增加,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以及各省会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并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 (3)近20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热点、冷点区域基本保持不变,东部地区冷点区域逐渐显现。(4)二元土地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区位因素、经济增长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应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城市空间,制定差异化的地区发展政策,逐渐形成多层级、多中心城镇化格局,以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正向协调持续发展,有效释放城镇化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从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城乡的要求来看,我国城镇化不是"单人舞",而是"城"与"乡"的"双人舞",两者协调,就会事半功倍,相得益彰;两者失衡,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应站在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协调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的关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城镇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