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封闭式基金折价,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全新的折价机理模型,指出过往研究的不足在于套利替代效应的忽略和隐性交易费用问题。基于我国20只封闭式基金2002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的样本数据,分段研究证实如下结论:(1)以投资者风险规避为前提的套利替代效应的确是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动力之一,在2006年如果假设无风险利率为5%和剩余到期期限8年,该效应将导致基金折价约11.4%;(2)2006—2007年A股市场大牛市阶段,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上升使得套利替代效应转为罕见的负值;(3)过去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率较高,主要和股权分置制度缺陷、股指期货缺位以及基金委托代理关系三个方面的隐性交易费用较高有关,2008年以来这方面的影响已显著下降;(4)2012年之后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套利替代效应再次显著,主要和市场长期低迷导致投资者风险规避意愿上升有关;(5)F检验表明,20只样本基金之间不存在套利替代效应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2.
2008年,我国即将推出股指期货,这是我国推出的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品,把握好期货的定价方法,对于金融期货的平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总结了和中国现实比较接近的三个股指期货定价模型,并且,分析了不同的定价方法对股指期货套利空间的影响,尤其是对由于不同因素的引入,股指期货定价套利空间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芬  鄢方霞 《时代经贸》2007,(3Z):117-118,120
目前我国股票指数期货的设立近在咫尺,而定价问题是建立股指期货市场的首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强式有效市场和弱式有效市场的股指期货的定价模型,指出了它们在我国不适用的原因。进而根据套利交易过程中的所有现金流量之现值至少须超过交易成本的原理,综合考虑了交易成本、借贷利率不等、卖空限制这些因素,得出了我国的股指期货的合理定价区间。最后对影响股指期货定价的心理预期,税收等其它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股指期货合约间套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市场和中国证监会的消息,我国将会在2007年初推出股指期货。作为股指期货三大交易策略的股指期货套利正受到广泛关注。套利是指最初投资为零时,在购买某项资产的同时,卖出相同或者相对应的资产,以从价格扭曲中获得利润。股指期货的套利可以分为两大类型:1、股指期货合约之间的套利;股指期货合约之间的套利又可以分为三种:(1)股指期货合约的跨期套利;(2)股指期货合约的跨品种套利;(3)股指期货合约的跨市场套利。2、股指期货与指数现货之间的套利。股指期货合约间的套利是建立在对不同合约价格走势的预测基础之上的,因此它不是一种无风险套…  相似文献   

5.
运用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之间的套利机会与套利利润进行了研究,运用持有成本模型对股指期货进行定价,根据股指期货合约的理论价值与市场交易成本,测算无套利区间。本文完整地展现和实证了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和ETF组合进行期现套利的全过程,发现目前模拟的股指期货合约走势基本运行在无套利区间之外,套利利润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拓展股指期货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定价进行的实证检验,以及对两岸三地同品种、同时段的股指期货进行的比较分析,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存在较严重的实际价格与无套利价格背离现象.虚拟资金、无风险套利机制缺失和股票现货大牛市等,是价格背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股指期货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其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基本功能,同时还具有投机、套利等资产配置功能。其中,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利交易不仅有利于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也是投资者运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前提条件。作为股指期货最重要的运用方式之一的期现货套利方法成为投资者极为关注的热点。实现套利对股指期货的定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无套利条件下股指期货的定价,提出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关于股指期货定价及套利区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能斌 《当代经济》2008,(1):132-133
随着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作为股指期货最重要的运用方式之一的期现货套利方法成为投资者极为关注的热点;而在期现货套利中,确定套利区间成为其中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股指期货定价的研究,在考虑到现实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冲击成本等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套利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香港恒生股票指数及其期货为样本,研究了股指波动性与指数期货交易量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研究表明:股指现货市场的日间价格波动并没有明显增加股指期货的交易;但股指期货交易量的显著变化会导致未来一周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增加。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市场股指期货主要被投资者用于套利而不是风险对冲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依据持有成本法和高频数据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后,期现货价格偏差度和期货定价偏离度越来越小,正向套利机会和反向套利机会从初期频繁出现演变为偶然出现。单次套利平均收益越来越小,套利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沪深300股指期货逐渐进入成熟期,为推出上证50指数期货、股指期权等其它衍生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我国的封闭式基金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建模,综合考量了基金折价率与基金绩效指标间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基金绩效指标对当期折价指标有显著的负的影响;而当期的基金折价指标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绩效水平,即基金折价率并没有提供对未来基金绩效的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2.
笔者利用2007年到2013年各个季度我国沪深两市A股交易数据,以股票价格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同步性衡量股票的定价效率,通过实证模型分析社保基金投资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市场处于金融危机前后的牛市和熊市时,社保基金投资对股票定价效率无显著影响,当市场处于较平稳的阶段时,社保基金能显著提高股票的定价效率并降低了投资风险。这说明社保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能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闭式基金价格报酬过度波动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承明  宋海林 《经济研究》2005,40(3):108-118
本文研究了中国封闭式基金价格报酬与净资产报酬的数据特征及其影响关系 ,主要的结果是 :( 1 )中国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报酬相对于基金的净资产报酬一方面存在过度波动 ,另一方面又存在反映不足 ;( 2 )通过检验表明 ,投资者情绪风险对价格报酬过度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 ,而Fama的三因素风险因子对价格报酬的过度波动几乎没有解释力 ;( 3 )封闭基金价格报酬的过度波动表明 :由于投资者行为使基金股票价格相对于基金净值存在额外的系统风险 ,封闭式基金折价正是对这种系统风险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14.
股指期货套利是现货价格与期货合约价格走势趋于一致并在到期日合而为一的重要因素,是股指期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一个基本条件.文章主要探讨了股指期货正向套利下的沪深300指数优化复制方法问题,并在基于Matlab7.0优化工具箱的编程环境下,将绝对偏差平均值作为目标函数的优化值,以二次序贯规划法(SQP)进行优化求解,对影响套利的主要成本以及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性能评测指标--超额累积收益率BHAR和跟踪误差从实际操作角度进行了研究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封闭式基金市场基金普遍折价较为严重,并出现"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所述的种种特征。通过描述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特征,用换手率、大盘指数以及剩余到期时间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对基金折价率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换手率对基金折价影响显著,说明流动性因素是解释基金折价的重要原因;大盘指数对基金折价无解释能力;剩余到期时间也是影响基金折价的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我国股票型基金十大重仓股构建投资组合,并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的日数据对这两种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效率进行比较研究,以探究两者在套期保值效率上的差异和造成差异产生的原因。在利用OLS、VECM和ECM-BGRACH等静态和动态套期保值模型和基于风险最小化的套期保值绩效指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效率进行研究后发现,在静态最优套保比、时变最优套保比和套期保值绩效指标的比较中,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都要优于沪深300股指期货。这种套期保值效率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两个金融工具间的合约与交易规则的差别。建议通过设立适当时间的晚间电子盘交易,并允许金融机构在规定的份额内进行期指套利交易,以提升沪深300股指期货在套期保值市场功能上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Jian Zhou 《Applied economics》2017,49(19):1875-1885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real estate literature by investigating the pric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IT index futures and spot. Based on the cost-of-carry model, we first show that there exist three arbitrage regimes in Australia’s REIT spot-futures price dynamics.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two thresholds, which separate the regimes, are largely consistent with the level dictated by transaction costs. We then estimate a threshold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VECM). The results show that mean reversion of the mispricing error only takes place in the two outer regimes. Furthermore, we find evidence that REIT spot market is more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than the futures market. Given its short history, it will take time for REIT index futures market to mature. Finally, we find that we can enhance hedging performance by accommodating the feature of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displayed by the data. As the futures-spot relationship differs across regimes, we can develop a hedging strategy by adjusting the hedge ratio based on arbitrage regimes. It leads to a greater variance reduction for the hedged portfolio than some conventional methods examined in the existing real estat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Our paper examines the profitability of technical trading rules in Southeast Asian (SEA) ‘tiger cub’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s during and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GFC) of 2007/2008. Using daily closing price data from 2007 to 2012, we explore technical trading rules such as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s (EMA (20), EMA (100), EMA (20,100)) and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 (MACD) in Indonesia,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and Thailand.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after applying trading rules that account for transaction costs and risk, abnormal profits cannot be achieved above a naı¨ve ‘buy-and-hold’ strategy (with the exception of EMA (100) and EMA (20,100) in Indonesia, and EMA (20,100) in both the Philippines and Thailand). There appears to be some degree of succes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longer-term trading rules; however, unless transaction costs can be reduced, investors are best advised to pursue passive investment approaches. Despite the economic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e GFC and ongoing market volatility, it appears that SEA tiger cub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s are weak-form e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