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尔离成功还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尔现在和将来要做的主要是流程再造”“中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和体系”“海尔不是不可模仿的,但不适于模仿”“市场链可以用来改造落后的传统的观念”——张瑞敏  相似文献   

2.
张瑞敏在一次海尔内部年会上,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观于海者难为水’’告诉员工未来影响海尔发展的是海尔人的境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从此称张瑞敏为“观海者”。从90年代中期起,胡泳开始观察海尔,写了国内最早的企业史《海尔中国造》,对海尔做了全景式的记录。他定期与张瑞敏谈话,获悉其最新思想变化,《张瑞敏思考实录》收录了张瑞敏自新世纪以来到2013年9月发表的演讲、访谈录以及张、胡时话摘录。  相似文献   

3.
吴晓燕 《经营者》2005,(8):66-69
也许海尔已经习惯了任凭风吹浪打而岿然不动,当初外界评论海尔到美国去风险太大,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回应,“如果不去风险更大!”海尔还是那个海尔,张瑞敏还是那个张瑞敏,此番不冒险,更显示出其企业的成熟和“领袖群伦”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三年来海尔依旧沿着张瑞敏所谓的“不按常理出牌”的思路自 顾前行 2002年,当海尔处在舆论的各种质 疑和揣测中时,张瑞敏接受了《中国企 业家》的采访,张瑞敏解释说,“我现在 不太乐意说,是因为现在戏法还没有变 完,刚进行到一半,这时说有多大意 思?”在这次采访中张瑞敏对海尔的策 略有如下描述,“正如当年毛泽东主席 带领弱小的红军能打下中国,就是要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是‘不按常  相似文献   

5.
时代的海尔 很久以前,《华尔街日报》上有一篇对海尔的长篇报道,在报道的结尾处,作者意味深长地写道:“海尔毕竟是小池塘中的大鱼”。看完后,张瑞敏对集团总裁杨绵绵说,“小池塘中的大鱼”用得太贴切了。彼时,海尔正处于张瑞敏为其制定的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海尔要从国内市场的“池塘”走向全球市场这片汪洋大海。  相似文献   

6.
付忠 《企业文化》2004,(2):10-14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美国《家电》杂志统计显示,海尔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亚太地区声望最佳企业”时,海尔名列第七;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也将海尔评为“全球最佳运营企业”。同时,张瑞敏也获得  相似文献   

7.
“真诚到永远”和“海尔,中国造”的广告语,以及走向哈佛讲台的中国第一个企业家张瑞敏,使海尔集团的形象高高矗立于国人心中。毗邻于海尔的青岛朗讯或许大家有些陌生,但一提到它的主要股东——美国AT&;amp;T和贝尔实验室,都会使大家的敬意油然而生。在《财富》杂志评出的2000年前10家最受赞赏的公司中,朗讯榜上有名。这两家企业,一个是国有企业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8.
“我希望能打造一个模式,让创新的基因融入到每一个员工身上,给员工创造一个平台,每个人都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如何从产品到客户,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全新创立。构成了海尔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折,海尔实现了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9.
对浸身于市场竞争的企业家来说,知道竞争对手的弱强多寡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知道对手的哲学,在哲学上高出对手就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张瑞敏先生去日本松下,看到幸之助半身塑像的基座上有松下先生自己写的一个“道”字,张瑞敏认为这个“道”字是松下致胜的关键。做企业要悟“道”,世界级的管理大师们在“道”的层面上交流,这个“道”就是哲学。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从“道”的高度定位的创新文化。有人问:海尔从创业开始就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现在海尔又与多家跨国公司合作,为什么在企业管理方面不引进国外现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胡泳  张东亚 《中国企业家》2014,(Z1):126-127
张瑞敏在一次海尔内部年会上,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观于海者难为水"告诉员工未来影响海尔发展的是海尔人的境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从此称张瑞敏为"观海者"。从90年代中期起,胡泳开始观察海尔,写了国内最早的企业史《海尔中国造》,对海尔做了全景式的记录他定期与张瑞敏谈话,获悉其最新思想变化,《张瑞敏思考实录》收录了张瑞敏自新世纪以来到2013年9月发表的演讲、访谈录以及张、胡对话摘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家》2005,(10):i037-i042
那些指责张瑞敏“盗窃”资产的人有没有想过,没有张瑞敏,何来今日海尔庞大的资产?对于这么大的资产,如果张瑞敏有“盗窃”之心,海尔可能早已被淘洗一空了。对于张瑞敏这样的企业家,有什么理由不能在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他获得阳光下的产权和利润呢?  相似文献   

12.
学会融合     
企业如何走出去?如何做大做强?企业界、学术界有许多种观点,争论了很长时间,那些从理论到理论、咬文嚼字的所谓专家的观点,被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斥为:“有点像是拿着菜谱想去指导厨师做菜。”张瑞敏认为:“国际化这条路非常难走。不仅现在还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今后恐怕也难。”  相似文献   

13.
海尔新任“掌门人”杨绵绵杨绵绵,1941年8月29日出生,上海人,1958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内燃机系,现任海尔集团公司总裁。从青岛劳动局技校的一个普通教员到如今的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先后当过青岛压铸厂技术员、青岛家电公司高级工程师、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副厂长、海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海尔股份公司总经理。随着张瑞敏改任“首席执行官”,杨绵绵的职务也变成了“执行总裁”。  相似文献   

14.
马宁  张雯 《监督与选择》2009,(10):38-45
有人说史上最牛的铁锤非当年张瑞敏砸冰箱的那把莫属。满载着对它的期待,走进海尔工业园的中心大楼陈列室,记者收获的却是“失望”。“现在,就连海尔总部的人想看看它,也得去北京呢。”讲解员张群笑称。原来,这把锤子现在已经“定居”国家博物馆,留在海尔陈列室的,只剩下关于它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15.
胡泳 《中外管理》2005,(11):24-25
从战略作用上看,“人单合一”是海尔为了成为真正的国际名牌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国际化战略,也是其实现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从形成机理上看,“人单合一”是张瑞敏市场链思想的深化,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SBU”理念在广度和长度上的延伸。张瑞敏赋予了这简单四个字以一种相当高的地位:“海尔模式,就是“人单合一”!”  相似文献   

16.
从首倡“新住宅运动”到践行“新文化地产”,从对“新东方主义”和“新生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到加盟中国顶级民族企业,一位知名企业家的工作变动加速了海尔集团挺进房地产业和构筑海尔地产品牌的进程。10月份,一则消息震动业界:原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卢铿受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之邀,正式加盟海尔集团,出任海尔地产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17.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1998年。当年海尔的自有品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海尔意识到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构成1.市场进入战略目标市场选择———先难后易。海尔CEO张瑞敏认为,海尔国际化就像是一盘棋,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棋找高手。海尔选择的高手是欧洲和美国。欧洲人对中…  相似文献   

18.
从首倡“新住宅运动“到践行“新文化地产“,从对“新东方主义“和“新生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到加盟中国顶级民族企业,一位知名企业家的工作变动加速了海尔集团挺进房地产业和构筑海尔地产品牌的进程.10月份,一则消息震动业界:原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卢铿受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之邀,正式加盟海尔集团,出任海尔地产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张瑞敏为了德国的项目,第一次出国,这一年,34岁的他刚刚入主青岛市电冰箱厂。在张瑞敏参观德国市场的时候,有一位德国的朋友对他说:“你们中国在德国最畅销的商品就是烟花和爆竹。”张瑞敏后来回忆那一刻时说,他内心深处有一种流血的感觉:“那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有一天,由我造出来的产品能在德国市场上畅销,能在世界市场上畅销。”二十年后,已经成为海尔“教父”级人物的张瑞敏颇为欣慰,此时,海尔在海外设立了30个海外制造基地。“全球最受尊敬商业领袖”50强排行榜中,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位居第26,是惟一上榜的中国企业家,显…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海尔创业21周年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上.外交部李肇星部长等官员、学者到会,共同关注并阐述了对于海尔作为我国龙头企业其未来战略的构想。 本刊总编应邀到会,现在此独家刊发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的会上演讲。[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