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莹  阮澎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280-282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教育部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促使辅导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型人才之举措,而核心意义是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高校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率先垂范的道德素质、持之以恒的心理素质、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以及创新管理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26日,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急需。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辅导员话语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品 《铜陵学院学报》2010,9(2):123-124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话语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事实,文章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话语的文本分析,揭示当前高校辅导员话语的特点。高校辅导员话语创新势在必行,通过构建高校辅导员话语权、丰富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实现高校辅导员话语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显得十分迫切。本文立足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从辅导员职业准入的视角,明确提出建立辅导员资格证书制度、制定辅导员职业标准、创新辅导员队伍选配模式、严格辅导员的入职程序等系列举措,力求进一步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尤其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不客忽视.作为战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来说,网络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网络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努力创新辅导员工作的新路径和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22,(1)
基于当前的高校教育发展及教育理念的创新,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管理教育或是思想道德教育,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工作。其中,辅导员管理工作就有很多有待提升的地方。当前辅导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学生对辅导员管理工作的误解也是多重的。文章从如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推动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学生管理中辅导员工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尤其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c作为战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来说,网络给辅导员工作带采便捷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网络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努力创新辅导员工作的新路径和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6)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主力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课外学习与活动乃至生活都有一定的组织性和引导性。在当前新形势下,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重点培养,对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创新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新思路,并且提出了高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集人才培养与知识技术创新于一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是必不可少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状况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实现高校自身良性发展、履行大学职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家访是密切教师和学生、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辅导员家访的内容和形式,探讨了辅导员家访工作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1.
尚鹏  王芳芳 《时代经贸》2012,(10):222-222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加强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海洋  曲长海 《经济师》2011,(1):143-143,163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探索并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综合效应,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是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目前许多高校辅导员数量配备不足,日常事务性工作繁多,待遇相对较低,岗位定位不明确,发展空间有限,自我认可度偏低,职责不明,工作压力大,缺乏工作成就感等导致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因此,还需要完善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长效机制以及加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上的领路人,又是烦琐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高校辅导员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界对辅导员队伍的期待也日益提高.因此,分析与思考辅导员工作创新的方法对于创建创新型辅导员队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程 《经济研究导刊》2011,(34):139-140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来源,探索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对有效防止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角色冲突、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偏差、学校对辅导员政策的不公等多因素导致了辅导员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因此,缓解职业倦怠可以从社会、学校、个人角度来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障碍,主要表现为工作角色定位不准,对工作感到厌烦;工作满意度低,表现出压抑、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迷茫,表现出焦虑、烦躁不安;人际关系不融洽,表现出孤独。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存在以上问题,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其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发展的原因,同时也与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发展变化和高校在辅导员工作机制的完善工作上努力不够有关。要有效解决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需从辅导员自身,学校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但在现实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多为"保姆型",难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能力。高校根据实际构建一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能够综合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迅速提升。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辅导员自身发展和完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任英明 《经济师》2010,(3):120-121
就业指导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有很多优势,也存在着对就业指导重视不足、就业指导能力欠缺、方式简单、内容初浅的问题。文章从就业指导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设立专职就业辅导员、提高辅导员业务水平、创新就业指导的方式方法、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方面提出高校辅导员加强就业指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工作执行力是学生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提升辅导员工作执行力要以其工作任务与内容为基础。本文正是基于辅导员工作任务和内容,分别从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基本内涵、辅导员个人修养的提升、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等方面来浅谈对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