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以铁水联运港站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布局优化方法和思路的基础上对港站货运流程进行分析,并划分港站作业区域,采用系统布置设计理论(SLP)分析各区域物流和非物流关系,针对作业区域综合关系绘制其位置相关图。在综合考虑港站货运流程对区域布局各种限制因素的基础上,调整和修正位置相关图提出2种优化的铁水联运港站作业区域布局方案,并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最佳港站设备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铁水联运港政府服务效率,促进我国铁水联运事业发展,在梳理铁水联运港政府服务研究现状,构建铁水联运港政府服务体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铁水联运港政府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集成赋权法对不同层级政府服务主体的权重进行计算,确定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服务效率对铁水联运港政府服务效率具有较大影响,交通运输部及地方人民政府对铁水联运港政府服务效率影响较小且影响方式存在区别。研究可以为推进我国铁水联运发展、优化政府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疏港铁路的建设,对加快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促进我国港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阳逻港现状、附近铁路、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探讨适合阳逻港铁水联运的专用线建设方案,以完善港区集疏运体系.  相似文献   

4.
白洋港作为长江三峡的核心内陆港,是工业输出港、翻坝转运港和西部出海港,主要服务于白洋工业园区,担当西北地区物流陆水联运的作用。为实现白洋港铁水联运的无缝衔接,在阐述白洋港铁水联运模式及作业流程的基础上,针对白洋港既有铁水联运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白洋港铁水联运车船直取模式,从车船直取模式设施布局及作业流程进行分析,达到压缩无效作业时间、提高白洋港铁水联运效率、释放技术站作业能力等效果,实现白洋港铁水联运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发展铁水联运是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深入理解和把握河南省铁水联运网络的网络性能,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铁水联运网络布局、提升联运效益,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河南省铁路-航道货运网络进行了拓扑分析和鲁棒性研究。一方面,对铁路网、航道网以及二者相结合的复合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出航道网兼具显著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铁路网则具有显著的无标度特性;另一方面,选取网络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作为评价指标,针对3种网络的有效性和连通性进行鲁棒性研究,得出鲁棒性强弱依次为复合网络、铁路网络、航道网络,表明发展铁水联运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最后,针对河南省综合运输网络构建优化,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和运营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式联运数据交换中存在的数据中心化、作业协同效率不高等问题,对铁水联运、公铁联运过程中数据交换需求进行分析,阐述多式联运和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共享、信任机制、安全机制和合约机制等方面的契合点,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包括基础层、区块链核心层、应用服务层、应用接口和业务层的总体架构方案,设计基于联盟链的网络架构方式,模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铁水联运运单流转过程,以实现共享数据的去中心化,提高多式联运作业的协同性和安全可靠性,促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内河集装箱码头铁水联运运营效率,针对评价过程中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共存的问题,提出基于协方差模糊评价的效率评价方法,通过协方差判断矩阵和模糊评价法分别确定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权重系数,构建协方差模糊评价模型。选取寸滩、武汉和肇庆?3?个典型铁水联运枢纽内河集装箱码头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铁水联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例分析发现评价结果与各码头实际铁水联运效率值相符合,证明协方差模糊评价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同时评价结果可以为铁水联运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铁水联运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阐述发达国家和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现状,根据协同理论,提出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协同构成机理,着重分析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协同层次,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方面提出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单个子系统功能相加之和,而是需要通过系统要素的重新组合或合并,达到系统内及与系统相关的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研究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协同理论特征,针对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要素运作过程,给出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集疏运协同演化方程,探析集装箱铁水联运集疏运系统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协同作业重要性和协同作业过程,对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集疏运协同演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我国铁水联运发展,优化我国运输结构、降低物流成本,剖析我国铁水联运发展现状,针对我国铁水联运发展因铁路与地方政府利益不协同而发展滞后的问题,重点对铁水联运供给侧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基于铁水联运生态圈各参与方利益相关关系的博弈分析,提出基于分税协同模式的铁水联运生态模式运行机制,通过国家税收制度微调,使得铁路铁水联运纳税与地方税收协同,优化我国物流体系,减轻空气污染,发挥铁路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大数据在铁水联运港中的应用,发挥大数据在行业管理与市场经营中的作用,在分析我国铁水联运港信息化发展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铁水联运港物流中转信息的数据产生过程入手,构建铁水联运港大数据整合双轴模型,对铁水联运港各个过程数据的产生、收集、分析和应用阶段进行研究,并从行业管理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角度提出铁水联运港大数据应用对策,为铁水联运港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专用铁路集装箱江海联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铁路运输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提升集装箱江海联运的效率,化解既有集装箱江海联运驳接方式的缺点,在阐述既有集装箱江海联运驳接方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专用铁路集装箱江海联运驳接方式,从设施布局、作业流程和实现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专用铁路集装箱江海联运驳接方式可以打破海船与江船的倒装限制,提升集装箱江海联运驳接效率,降低集装箱江海联运成本。  相似文献   

12.
Inland navig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nterland access of the port of Antwerp. In this paper alternative bundling strategies for container barge transport in the port of Antwerp are analyzed. Four alternative hub scenarios are sim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n waiting times and capacity utilization at potential hubs and at sea terminals. The hub scenarios under investigation are the organization of an intermodal barge hub on the right river bank, an intermodal hub on the left river bank, a first multihub scenario with a local collection/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a potentially improved multihub scenario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port of Antwerp. The second multihub scenario offers most opportunities for reducing the turnaround time of all inland terminals. All hub scenarios lead to important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in the handling of barges at sea terminals.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各机场竞相开设航班所导致的空域航班密度过大及与之相伴的航班延误问题,从需求管理的角度研究空铁联运网络优化及空铁协调下的客运组织问题。在建立由航班、高速铁路和空铁换乘系统构成的复合网络的基础上,以城市圈为区域单元,构建考虑公平性约束和高速铁路对航班喂给条件的上层空铁联运跨域航空服务网络优化模型和下层乘客路径选择模型的双层优化模型,旨在最小化区域间的出行总时间。在实证分析部分,对研究区域进行计算结果分析,并分析公平性指数对区域间运输系统效率的敏感性,为跨域航空服务网络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处路网中部、以水陆联运为特色的武汉铁路枢纽结构复杂,组织难度颇大。针对枢纽特点,探讨铁路企业如何通过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和运输组织模式,完善枢纽布局和功能,促进枢纽整体效能的释放,提升其服务全路运输大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of containerized im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An optimiz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that integrates international and North America inland transport networks. The results indicate optimal ship size, route, port, and interior shipping corridor and are highly reflective of observed shipments. Sensitivity analyze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impacts of congestion on capacity constraints as well as the prospective impacts of the alternative routes that are emerg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ince Rupert is highly competitive for shipments to some markets, but the expansion of the Panama Canal would have lesser impacts on container flows.  相似文献   

16.
曹妃甸港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能源型港口,优化曹妃甸港铁矿石疏港运输体系,提高港口大宗物资铁路运输比例,在更好地满足唐山地区钢铁企业对疏港矿石运输需求的同时,对服务国家运输结构调整和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从市场需求情况、铁路疏港运输能力方面分析曹妃甸港疏港运输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曹妃甸港疏运体系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提升综合运输能力、创新运营管理、提升铁路服务水平等曹妃甸港疏运体系优化对策,以打通制约环节,畅通运输堵点,提升路网资源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遗传算法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多式联盟的组成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集装箱多式联运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模型,从联盟的运营成本、运营时间和运营风险的最小化进行择优,同时给出应用算例进行验证,并利用MATLAB7.0求解,得到能以最佳性能完成运输任务的联盟伙伴组合。  相似文献   

18.
We propose a b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routing rail-truck intermodal shipments with hazardous materials, when shippers and receivers have access to alternate intermodal terminals. A tabu-search based solution methodology is developed,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optimization framework is applied to realistic size problem instances to gain managerial insights. 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drayage accounts for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ransport risk and that it can be reduced by scheduling direct and faster trains; and, that the mix of intermodal trains depends on the interest of the decision-makers, where the resulting traffic can facilitate planning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