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广州枢纽江村编组站为实例,分析折角车流产生原因,以及对运输组织工作的影响,结合车站设备条件、车流方向和列车密集到达情况,提出优化折角车流组织的对策,以提高编组站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青岛铁路枢纽是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之一,车流组织优化有助于充分发挥青岛铁路枢纽运输能力,提高铁路枢纽作业效率。在阐述青岛铁路枢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青岛铁路枢纽车流、主要车站车流和车流径路。针对青岛铁路枢纽折角车流、疏港车流、蓝村西站车流、中欧班列车流组织,提出相应的折角车流组织优化方案、疏港车流组织优化方案、蓝村西站车流组织优化方案、中欧班列车流组织优化方案等,加快提升青岛铁路枢纽的运输能力,切实提高车流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武汉北站相邻衔接线情况、现行编组计划、能力利用率,以及现状折角车流和研究年度折角车流情况,分析产生折角车流的原因,提出减少车站折角车流的措施:调整路网编组计划、组织始发直达列车通过、枢纽地方车流组织直进直出工业企业站,以及修建贯通车站上、下行系统的北环线的工程措施,从而有效提高车站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4.
铁路枢纽运转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石太、侯月、丰沙大线三线增量及车流的调整,榆次站枢纽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调研榆次站枢纽现状,分析车流现状、各场能力及运用情况,针对既有运输组织方式下局部运转不畅的问题,提出优化作业组织、人员配备、编组计划等提升榆次站枢纽能力的扩能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江村编组站运输效率提高的原因,针对车站站型、设备能力和生产组织存在的问题,从改善运输组织及进行设备改造两方面,提出加强运输组织、提高调机运用效率、加强折角车流处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铁路系统全面开展"增运量、增收入、增效益"攻坚战的背景下,作为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范围内惟一特等编组站的柳州南站,充分提升运输能力迫在眉睫。基于柳州南站运输组织现状,从车流、管理、设备3个方面分析制约运输组织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地从优化车流组织、加强运输管理、实施扩能改造3个方面提出了源头上减少折角车流、提升调度指挥能力、实施柳州枢纽扩能改造等对策,以实现运输组织优化目标,为全路同类型编组站运输组织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怀化铁路枢纽“两线一站”项目建设造成的运能紧张问题,分析怀化铁路枢纽内部各线路以及站所布局,计算关键站、线的运输通过能力和利用率,深入探讨怀化西编组站、怀化站及部分咽喉制约枢纽运输通过能力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设备升级、车流调整、径路优化等3个维度,提出优化怀化铁路枢纽运输组织的2个方案,即:渝怀、沪昆铁路7对普速旅客列车全部由怀化站调整到怀化南站营业;调整渝怀、沪昆铁路5对普速旅客列车由怀化站到怀化南办理客运业务。经过方案的综合比选,最终采用将渝怀、沪昆铁路7对普速旅客列车调整到怀化南站的营业方案。优化方案实施后,怀化铁路枢纽运输通过能力提高了22.6个百分点。优化方案体现了将普速列车调整到高速铁路线上运行的新思路,可为全国铁路枢纽运输能力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武汉—孝感铁路是武汉城市圈铁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武汉枢纽内既有车流情况及武汉城市圈铁路交通网络建成后的运输模式,提出武孝铁路原则上以不过江引入枢纽为宜,即引入既有汉口站。在此基础上,研究武孝铁路引入汉口站的3个方案,结合汉口站既有规模和疏解区格局,从行车组织、工程投资及运营成本、城市现状及规划、相邻拟建工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建议采用武孝铁路自汉口站东端咽喉线路别引入方案。  相似文献   

9.
合六城际铁路引入合肥枢纽的方案选择对于合肥枢纽运输组织与经济效益,以及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产生直接影响。在分析合肥枢纽及合六城际铁路现状、合肥枢纽客运作业量及车流特点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条件、运输组织、客流吸引、车站布置、城市规划、工程投资等方面对合六城际铁路引入新合肥西站、引入合肥南城际站?2?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研究确定采用引入合肥南城际站方案,并探讨客站分工和联络线设置方案,以期为城际铁路引入枢纽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宝鸡铁路枢纽概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宝鸡铁路枢纽的运输组织现状和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分析枢纽在货物列车运输组织、旅客列车运输组织、车流阶段性问题,以及区段牵引定数与机班的协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行车组织、机车运用、旅客列车组织等方面提出提高宝鸡铁路枢纽通过能力的对策,从而达到提高宝鸡枢纽的运输能力和运输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优化春运运输组织,更好地改善铁路运行秩序,在阐述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春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春运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实施优化列车运行图结构、加强设备整治、完善应急预案、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优化货车车流组织等春运运输组织优化措施。结合实践成效及发展需要,探讨进一步优化春运运输组织的建议,即提升信息化水平、科学安排春运能力、提高设备抢修水平、优化制度办法、完善路地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铁路枢纽是铁路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优化南京铁路枢纽与其他运输方式顺畅衔接,提升南京铁路枢纽服务功能,在分析南京铁路枢纽概况、南京铁路枢纽客运作业量预测及苏南沿江城际引入南京铁路枢纽接轨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苏南沿江城际引入南京铁路枢纽方案研究,即仙林站接轨方案(方案I)、沧波门站接轨方案(方案II)、南京南站接轨方案(方案III)、江宁站接轨方案(方案IV),并从工程投资、运输组织、工程实施、对既有线运营干扰、与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结合、对城市发展影响等角度进行了综合比选论证,以优化铁路枢纽格局、提升铁路服务功能为指导思想,推荐江宁站接轨方案,为南京铁路枢纽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实施第五次提速调图后,货物列车不均衡到达给唐山北站运输组织工作带来的问题,提出改善车流组织的措施。通过优化车流组织方案和车站作业组织,利用经济杠杆,加大考核力度等,加强各部门的联劳协作,提高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4.
郑焦城际铁路在南阳寨站与既有京广线共线引入郑州站,随着郑太高速铁路的开通,南阳寨至郑州站区间高普共线运行,已经成为枢纽内能力制约区段。基于郑州枢纽总图规划及运营管理现状,统筹考虑枢纽客运系统分工,对南阳寨至郑州站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运量预测,结合既有铁路设施、市政道路、房屋拆迁等控制因素,针对区间新建三四线方案,从运输组织、车站作业、既有线改造、工程投资等多角度,对新建三四线与陇海铁路线路别和方向别以及与郑太高速铁路线路别和方向别引入郑州站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推荐运输组织效率高、交叉干扰小的新建三四线与郑太高速铁路线路别与陇海铁路方向别引入方案,为郑州枢纽客运系统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阜阳铁路枢纽概况的基础上,依据客运量预测情况和设计原则,分别按照线路别引入和方向别引入2种方案研究郑合铁路引入枢纽方案。根据阜阳铁路枢纽的车流特点,通过在运输组织、投资经济、运营管理及维护等方面的综合比较,确定郑合铁路引入阜阳铁路枢纽宜采用按照线路别引入阜阳西站方案。  相似文献   

16.
折角车流在双向系统编组站要重复分解和集结,影响车站作业效率和增加运营成本支出。向塘西站日均有折角车流420辆左右,通过对折角车流的构成分析,结合车站设备条件、车流方向和列车密集到达情况,提出在两改编系统的编组场编组始发列车、采用反向接车办法和减少邻近区段集结过来的往返车流等对策,优化折角车流组织,提高编组站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铁路货运量持续增长,全路待发入川车流持续高位运行,分界口能力紧张的问题尤为突出。在阐述铁路入川通道运输组织概况的基础上,针对广元南站北端咽喉进路交叉多、技术站作业超能力、车流结构与机车机班不匹配、车流去向和卸车点集中形成积压堵塞等问题,提出调整广元西口机车机班担当方案、优化编组计划方案、强化站场设备扩能改造、探索新的乘务方式、调整分界口车流结构等优化铁路入川通道运输组织的对策,为实现入川通道车流的大出大入、提高路网整体效率和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车流径路选择是铁路运输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车流径路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铁路网的运输效率和效益。从国铁集团调度指挥的视角,阐述铁路车流迂回运输现状,分析车流迂回产生的原因和车流迂回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提高调度指挥水平、及时调整机车机班和车流结构、制订车流迂回调整方案、升级迂回调度命令系统、优化列车编组计划与车流径路、建立车流迂回运输组织考核制度方面,提出车流迂回运输优化对策,建立科学、合理、有序、可控的车流迂回运输组织体系,实现合理利用通道能力,高效组织车流输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第六次提速调图后,铁路主要干线的运输格局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客、货运通道的车流不均衡现象更加明显和复杂,车流组织难度也相应增大.以上海铁路局为例,分析运输组织的变化和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客运通道的编组站车流组织方案,区段管内车流快速移动的对策,大车流冲击下的应急预案组织,提高流线和机列的紧密衔接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阐述海青铁路与青岛铁路枢纽概况,根据总图规划中客运系统、解编系统及货运系统的布局设置,以青岛市总体布局规划为依托,在车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芝兰庄站、青岛西站、胶州站及姜家坡站等可行引入方案。通过方案比选,推荐采用海青铁路芝兰庄站引入青岛铁路枢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