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促进多式联运市场发展,提高多式联运运营效率,在分析我国多式联运市场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多式联运系统协同有待加强、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萎缩、多式联运制度阻滞市场发展、市场供给主体弱化降低竞争力等问题,提出多式联运发展对策,即重构多式联运合作竞争的价值链、推动物流电商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多式联运制度建设、优化物流流程,以运输组织模式的变革促成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增强多式联运市场供给刺激,加速扩大多式联运市场规模,提升多式联运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整合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的多式联运成为世界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性方向。通过概述国内外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剖析当前国内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以铁路为主多式联运发展的对策,即畅通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多式联运组织协同性、发挥多式联运综合优势、共建"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推进多式联运政策法规完善,从而提升多式联运组织效率,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顺畅衔接,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3.
王晓军 《中国储运》2023,(11):138-139
<正>在双碳背景下,多式联运能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降碳,是我国交通运输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指南。一、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1.铁水联运规模提升。  相似文献   

4.
德国作为欧洲物流中心,具备发达的多式联运体系,德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多式联运发展,其制订并实施的一系列多式联运扶持政策,不仅带动了多式联运运量的增长,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货物的集装化与标准化运输,为运输安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分析德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基础,总结其法规、制度与扶持政策成效,剖析德国发展多式联运的经验与做法,从持续改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积极制定系统化的多式联运扶持政策,加快建立长期跟踪的多式联运统计、监测与评估机制,着力构建连贯化的多式联运业务模式,大力发展标准化的多式联运装备体系,引导营造公平的多式联运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德国多式联运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对我国制订多式联运支持政策与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广西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区,发展铁路多式联运具有广阔前景和独特优势。基于联运发展环境和班列开行组织2个方面,深入阐述广西铁路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得出目前存在的联运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各运输方式间协同水平较低、各运输方式分工不够合理、市场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4个方面问题。据此,提出广西铁路多式联运发展对策,即:完善联运设备设施、加强各种交通方式融合、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联运产品供给、加强技术装备应用,以进一步完善广西铁路多式联运体系,提升社会物流服务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美国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主要举措的基础上,分析美国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内陆运输的操作方式,提出美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方向,即多式联运承运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采用设备"共享池"形成互用合作体,继续实施将公水联运转为铁水联运的制度,内陆集装箱大型化趋势明显。借鉴美国多式联运的举措及操作方法,提出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形成有利于多式联运发展的机制,优化多式联运供应链整体效能,铁路优先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  相似文献   

7.
建成上海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信息交换系统,组建上海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将以两者的同步合成实现科技向运输生产力的转化,提高运输的效率,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23日—24日,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六届二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2011年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签署《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合作发展协议》以来,在双方共同推动下,我国铁水联运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在完善综合运输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了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地区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基于多式联运的武汉至欧洲国际集装箱班列也应运而生。为充分发挥集装箱多式联运优势,满足日益增长的中欧运输需求,以武汉到欧洲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线路为研究对象,从运行时间和费用2个角度建立多式联运总费用和总时间最小的动态分析模型,根据蚁群算法原理,采用Matlab开发程序得出基于客户需求的武汉至欧洲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最优线路推荐方案,最后用LINGO 15.0编程和穷尽例举法验证结果,为发展武汉与欧洲的贸易关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多式联运要求经营者以现代物流概念对整个运输过程进行运作,用最简便的手续和最快的速度以及最合理的运输费用,为货主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与发达国家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状况相比,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目前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如,总体上缺乏与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需求之间的协调;缺乏面向综合效率和综合效益的各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缺乏面向综合效率和综合效益的协调管理;缺乏高科技的手段。所谓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协调就是以发挥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整体效能(即系统的综合效率与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探究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对物流运输效率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从制度效率、技术效率、运作效率3个方面入手,构建集装箱多式联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武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的效率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该示范工程效率的评价值为0.556,与武汉市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为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国际多式联运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在阐述我国多式联运的?4?种主要方式,即大陆桥运输、海铁联运、海空联运、陆空联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各种联运方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针对我国国际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铁路运输在多式联运中的作用、发展直驳运输、提高联检部门的通关率、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国际多式联运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实现国内、国际范围内的多式联运,这不仅是国家的重要交通战略,更是多年来物流人的理想。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行动方案》(下简称“方案”)中明确要求,要着力抓好基础设施衔接、运输组织模式创新、运输结构调整、信息资源共享、技术装备升级、构建统一开放市场、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重点工作,不断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不断加强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市场经营能力,应充分借鉴北美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经验。在阐述北美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市场经营、运输产品、综合物流服务、装备创新、信息系统等方面分析北美铁路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经验与特点,提出我国铁路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策略,即细分多式联运市场、完善联运设施设备、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构建多方协作机制、实现联运信息交换共享。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集中铁路、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发展以铁路为主导的多式联运,促进运输与物流融合,实现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在阐述中鼎物流园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中鼎物流园运输与物流融合过程中的实践,提出中鼎物流园运输与物流融合发展的对策,即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多式联运枢纽;以客户为中心,承担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以服务为核心,融入供应链管理;以平台为抓手,充分挖掘数据潜能。  相似文献   

16.
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家正在打造空中、水上、地面与地下融合协同的多式联运网络,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构建以铁路、水运为主的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格局。借鉴国外铁路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在论述我国铁路多式联运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多式联运发展形势,提出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运输组织衔接、加快服务资源共享、强化联运装备协同、促进运营管理创新等铁路多式联运发展策略,以发挥铁路便捷高效、安全环保等比较优势和交通运输骨干作用,实现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和现代物流的网络、产品、业务、技术和模式融合。  相似文献   

17.
简讯     
中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研讨会在京召开(记者张金声)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铁道学会和哲基博览亚洲有限公司举办的中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研讨会于2005 年9月8-9日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召开。研讨会上,铁道部、交通部、发改委交通运输司的领导,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余和来自欧洲多式联运协会主席Livio Ambrogio、欧洲货运协会主席Gilberto Galloni、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亚太区执行总监Paul Tonsager、俄罗斯远东运输集团总经理Tsyde- nov Alexei、上海铁洋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海峰、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经理张晋元等人发表了重要演讲,介绍中国及国际集装箱运输特别是多式联运的发展规划及市场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我国多式联运取得了快速发展。尽管交通主管部门每年定期公布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指标情况,但是这些指标都是从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角度进行定义和统计,缺乏针对多式联运的绩效评价指标及统计数据。为科学、全面评价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水平,在分析多式联运指标体系目标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工程方法,从流动性和可靠性、运输安全、环境管理、成本效率、就业机会等方面,提出多式联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现代物流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之时,多式联运以它创造的价值,向人们展示了无限风光;然而懂得如何掌控,才能把最美好的风光尽收眼底。港口,作为多式联运中间的重要节点,它承上起下,不可或缺,尤其在今天,我国港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给力多式联运,从而凸显它的美好"风光"呢?为此,记者采访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曹忠喜,请他向《中国储运》读者介绍,港口作为重要枢纽如何推进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配合,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港口增值服务,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陆空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级运输组织形式,可整合各种运输方式优势,通过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与质量,符合个性化需求对商品运输的要求,在全球化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尽管我国多式联运取得了极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