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接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包块消失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治疗7d血β-HCG降低15%比例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β-HC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化瘀消癓汤联合甲氨蝶呤不同给药次数对异位妊娠(EP)的疗效及保留输卵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于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诊治的78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瘀消癓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单次给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多次给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9.7%(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与包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抑制素A、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抑制素A、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瘀消癓汤联合甲氨蝶呤多次给药能提高EP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其还可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抑制血清抑制素A、IL-8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β-HCG 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止血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经诊断确诊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内膜厚度、月经量、经期及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经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可降低复发率,缩短治疗时间,手术痛苦较轻,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资料15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输卵管复通率以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复通66例,复通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术后复通45例,复通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中加用自拟异位妊娠汤口服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无手术指征,自愿接受甲氨蝶呤肌注配合自拟异位妊娠汤口服治疗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28例单独应用甲氨蝶呤肌注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β-HCG下降速度、B超附件包块缩小比例.结果两组患者血HCG下降速度、B超附件包块缩小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B组优于A组.结论自拟异位妊娠汤配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腹腔镜术后加用GnRH-a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两组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术后复发率、妊娠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nRH-a用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的辅助治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痛经缓解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48例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病房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将患者两组。A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清宫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MTX灌注化疗及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5.0%(15/20)、96.4%(27/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最短,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联合MTX灌注化疗及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3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并且腹腔镜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都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手术与住院时间,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从而显著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效提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界限区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1例药物治疗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β-HCG值变化,并监测彩超,确定通过β-HCG来判断输卵管异位妊娠是否需要首先考虑手术治疗。结果 A组(β-HCG<1000U/L):20例成功18例,成功率为90.0%;B组(1000U/L>β-HCG<2000U/L):23例成功21例,成功率为91.3%;C组(2000U/L>β-HCG<3000U/L):18例成功16例,成功率为88.9%;D组(β-HCG>3000U/L):20例成功15例,成功率为75%;其保守失败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均安全出院。结论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效果输卵管异位妊娠疗较为理想,对于早期发现,包块未破且β-HCG<3000U/L时临床成功率较高,对于未婚及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助孕治疗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将I-II期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组,在腹腔镜下经行卵巢异位内膜病灶切除和粘连分解、盆腔腹膜异位内膜病灶内凝固术及清除腹腔液等手术治疗。结果 A组促排卵治疗,指导性生活;B组期待疗法,比较两组妊娠率、流产率,A组较B组自然妊娠率明显提高,而流产率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使患者较快恢复生育能力,但生育的恢复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据统计,绝大多数妊娠发生在术后1年内,特别是术后半年内,因此要好好把握术后半年的"黄金时期",积极指导患者生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对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妊娠孕囊大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恢复情况、雌激素水平、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9%、96.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囊消失、月经恢复、β-HCG转阴时间更短,阴道出血、甲氨蝶呤使用次数、转清宫术治疗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酮(P)、雌二醇(E_(2))、β-HCG、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孕囊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E_(2)、β-HCG、FSH、LH、孕囊大小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1%、3.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雌激素水平,缩小孕囊直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服温阳活血中药联合局部外敷中药治疗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彩超提示单侧和或双侧输卵管积液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温阳活血中药方剂(熟附子、桂枝、丹参、丹皮、赤芍、桃仁、厚朴、黄芪、白术)治疗,外敷中药四黄散(大黄粉、黄连粉、黄柏粉、黄芩粉),对照组患者予康妇消炎栓塞肛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安全性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2%,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改变、腰骶部酸痛、下腹隐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阳活血法联合局部外敷中药治疗可以改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积液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输卵管局部炎症情况,促进炎症及输卵管积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88例,腹腔镜组94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剖腹组94例剖腹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剖腹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下腹痛症状好转和缓减情况都高于剖腹组患者,但是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剖腹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剖腹手术具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疗效确切、术后妊娠率较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对宫腔镜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和平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每日4 mg戊酸雌二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每日8 mg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月经情况、宫腔形态、内膜厚度以及随访1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度粘连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度粘连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00%)略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度粘连、重度粘连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增加,其中研究组中度粘连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戊酸雌二醇能够有效提高宫腔镜治疗的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提高妊娠率,但对宫腔镜治疗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辅助效果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宫外孕的临床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治疗未破裂宫外孕患者106例,分为两组,每组53例,研究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和评定标准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成功率83.02%,高于对照组58.49%,研究组血β-HCG下降时间早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宫外孕的成功率高,患者容易接受,具有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守性或半保守性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9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给予丹莪妇康煎膏150g/次,2次/d;对照组49例,给予米非司酮12.5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49例,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记录痛经、闭经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闭经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灶体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莪妇康煎膏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应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04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4例孕5~10周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喋呤及宫外孕Ⅱ号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和包块缩小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率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保守治疗,较之于单纯使用甲氨喋呤及宫外孕Ⅱ号治疗,具有疗效确切、迅速解除宫外孕症状的优势,说明米非司酮在治疗宫外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非米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加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1个疗程的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P<0.05);试验组经过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子宫肌瘤,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具有显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能够使得肌瘤、子宫体积明显减少,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12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局部注射肾上腺素;对照组也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但不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行、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