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企业中层管理者是介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及基层员工的中间环节,是连接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是“官”和“兵”的统一,在企业中不仅承担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角色和使命,而且也是产生企业未来高层管理者的主要人才梯队和后备力量。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的强弱和水平的高低,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体现,也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据悉,最近一家性格特质测评公司把国内著名企业的100位人事经理、总监与美国的100位人事经理、总监做了比较,发现我国企业51%的受测评人员都是“老虎型”管理者,所谓“老虎型”管理者的特征就是:强势、喜欢冒险、为别人排忧解难,是强有力的沟通者。而美国受测评人员的性格特质类型排在第一位的是“无尾熊型”管理者,其特征是:耐心、谨慎、有恒心、随和、有合作精神和寻求和谐。当然,作为人事经理应该多属于“无尾熊型”管理者,为何是“老虎型”管理者呢?其实,探究一下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史和现状,就不会对这个结论表示惊异了。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口老龄化背景出发,结合我国当前正在制定的延迟退休政策,探讨了“60后”中层管理者的工作倦怠问题,构建了“工作投入-工作倦怠”交互作用模型.文章提出从实施员工协助计划、树立以“服务、和谐、互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理念、建立“四位一体”的岗位管理机制和采取多元激励等干预措施来实现“60后”中层管理者从工作倦怠向工作投入的转变,从而为企业管理和激励“60后”中层管理者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好的管理者不一定就能成为好的领导者对于市场经济而言,企业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对于企业经营而言,职位的角色定位举足轻重。企业管理者和企业领导者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一定就能够成为好的领导者。管理者更多关注企业流程的次序管理,而领导者更多关注企业愿景的战略规划;管理者更多关注企业员工的规范管理,而领导者更多关注企业人才的激励开发。《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非常好的管理者,非常懂得用兵管理,只可惜最后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盖因为他不是好的领导者,不懂得如何来“得天下”。概括来说,领…  相似文献   

5.
企业战略管理者是指具有战略思维、战略管理思想和战略能力,掌握战略实施技术,从事研究和制定战略决策,指导企业开拓未来的企业管理决策群体。“战略”一词源于军事术语,指敌对状态下将军指挥军队克敌制胜的方法和艺术。卓越的企业战略管理都必须有许多常人没有的才能和素质,在经营管理中只有“善算”、“巧算”、“妙算”,精于计谋,技高一筹,才能够在竞争中高瞻远瞩,面向未来,把握主动。企业战略管理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真知,练内功,长才干,不断自我超越,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财智时代战略管理者为了拓展才能提升自我,成…  相似文献   

6.
激情管理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 对于企业来讲,这个所谓的干部就是我们的领导者和基层管理者,因此,这些管理者的水平、素质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激情管理     
《乡镇企业科技》2011,(29):49-49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 对于企业来讲,这个所谓的干部就是我们的领导者和基层管理者,因此,这些管理者的水平、素质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早在两千年前,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在人”、“仁者爱人”的著名观点,对后世乃至今天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核心思想即为政者、管理者必须重视人、爱护人、知人善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至今仍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所重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时,如果能以人为本,抓好人的管理,将会起到使用其它方法所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 一、把高职工成本管理技能是实施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的保障 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必须提高包括企业管理者和职工在内的企业全体成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简单地说,是管理者凭借各种权力或能力对企业进行引导、控制,促使企业达成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能力。领导力是企业前进过程中的“发动机”,企业所有的决策、指令都通过领导力得以体现和执行。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从何而来,管理者如何获得、提升领导力,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管理者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晓庄 《中外管理》2011,(2):123-123
当一个员工的过失引发企业问题时,许多管理者都在抱怨员工素质和责任心等个人因素。但是,管理者是否认真检讨过公司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呢?正像一位管理者曾说: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制度。不是某些“害群之马”毁掉了企业,而是企业不良的土壤培养出了这样的员工。企业不仅没有理由痛恨这样的员工,还应该向他们道歉:因为是公司管理上的漏洞,使他变成了“坏员工”。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While prior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strategic role of social enterprise managers in the achievement of a double economic and social performance objecti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pervisors’ role in fostering employe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is still lacking. To address this gap, our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supervisor interpersonal justice on supervisor-directed citizenship behaviors by developing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96 supervisor-subordinate dyads employed in diverse French social enterpris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mediates the supervisor interpersonal justice – supervisor-directed citizenship behaviors relationship. Further, employees’ prosocial motivations moderate this indirect effect. Our research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s of social exchange relationships in social enterprises. In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it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HRM in social enterprises requi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for managers.  相似文献   

12.
标准化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标准化经济效益分析研究,深入研究和探讨企业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研究衡量标准化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提出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的具体计算方法,通过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数量上的分析与计算,正确反映出企业标准化活动的成果,以利于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收益分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是由多个利益主体组成的,只有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利益主体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目标。本文结合权益资本成本理论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通过对现行收益分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的收益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景波  刘立娟 《价值工程》2011,30(10):107-109
企业绩效评价一直是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企业管理的难点之一。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的绩效评价方法相对落后,对无形资产重视程度不够,亟待解决。本文应用平衡计分卡对滨湖煤矿进行绩效评价,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企业绩效定量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企业2007年以来的绩效进行分析,提出了五条具体改善措施,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绩效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ddresses how supervisors can facilitate the socialization of newcomers with high self-perceived creativity into their new jobs. We combine self-verification theory and current literature on socialization in a dual-stage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where a) newcomer self-perceived creativity interacts with supervisor trust in the newcomer to trigger supervisor perception of newcomer creativity; and b) supervisor perception of newcomer creativity, in turn, interacts with supervisor support for newcomer authentic self-expression to impact newcomer adjustment outcomes (i.e., task performance, job satisfaction, and stress symptoms). A two-wave, multisource study of 146 newcomer–supervisor dyads provides support for our predictions, suggesting that high levels of supervisor trust and support for authentic self-expression serve as moderating conditions allowing supervisor perception of newcomer creativity to positively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comer self-perceived creativity and newcomer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优秀企业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经营业绩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引导优秀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实现其从优秀到卓越的质的跨越,需要企业按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在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等7个方面切实贯彻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筑施工企业效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奎 《价值工程》2008,27(3):130-136
针对一般竞争性状态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从出资人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效绩问题的深入研究,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施工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建筑施工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仝玺 《价值工程》2010,29(16):178-178
高职类电子商务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但要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就必须深入思考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电子商务教育发展的成果,科学地对现有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变革,并积极寻找对策,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在电子商务类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徐刚  郭文林 《价值工程》2011,30(27):93-94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个主要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但是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绩效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及意义并不尽人意,本文着重分析了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Relational demography refers to the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such as gender, age, race, and tenure) between supervisor and subordinate. This study examines its impact on employees' work outcomes in the setting of a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 in China. We hypothesize that dissimilarities on demographic attributes between supervisor and subordinate affect subordinate's leader–member exchange, trust in organization, in-role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hypotheses were tested on 239 supervisor–subordinate dyads via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dissimilarities in gender and organizational tenure ha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outcome variables. In particular, a female supervisor with male subordinate displayed the lowest level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and trust in the organization.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