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烈,国际资本越来越多的流入我国。国际资本的流入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最直接的影响是基础货币中外汇占款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造成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大大增强。本文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的资本流动特征以及对我国货币供给产生的影响,并对我国当前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通过大力发展国债市场、转变货币政策调整手段等方式应对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我国2000年2月至2018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SVAR模型,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货币供给剪刀差(M1、M2增速差)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会促使货币供给剪刀差扩大,增强国内资本流动性;房地产价格和货币供给剪刀差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相互影响关系;国际资本流入会通过扩大货币供给剪刀差这一传导路径,推动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引入风险溢价因素,建立了人民币汇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股票价格相互影响的模型。其次,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间人民币汇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货币供给剪刀差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揭示了其动态演化过程: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短期国际资本获利流出,货币供给剪刀差扩大,股票价格下跌,从而短期资本继续流出,人民币贬值,进而短期资本逢低流入,货币供给剪刀差缩小,股票价格上涨。期间,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导致主要变量非对称地作用于股票价格,危机时期各变量对股票价格的作用明显大于非危机时期。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跨境资金规模日益扩大,并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对跨境资金流入的特征、形态及推动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合理有效使用国际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可能有针对性地应对异常资金流入对本国资本货币市场的冲击.本文对2003年9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与利差、汇率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了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变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显著影响,分析提出调控货币升值预期的重要作用.指出现阶段经常项目跨境收付是我国跨境收付的主要构成,货物贸易及直接投资是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压力的主要来源.资本管制可能改变跨境资金流动的结构,上述结构与我国资本管理现状密切相关.本文还从国际金融秩序重塑、深化本国金融市场发展及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管理手段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流动的速度日益加快,人民币作为投资产品的形式越来越丰富。通过分析当前人民币国际流动的路径,以及人民币国际流动对外汇占款的作用,研究主动人民币外债的影响机制,以及贸易和非贸易人民币跨境流通对境内基础货币供给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流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和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必须重视长期风险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表明,在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归结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此外,外资机构的准人、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资本流动以及汇率制度等因素也都影响货币供给.我国中央银行不能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分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应从货币供给管理转向货币需求管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其它目标,如利率或汇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和金融深化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频繁,我国愈发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尤其是国际短期资本的影响。因此,有效地监管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是当前我国外汇管理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托宾税的提出、发展及实践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外汇管理在应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中存在缺陷,探讨了托宾税在我国应对资本异常流动时的效用,认为托宾税能有效地改进我国的资本流动管理。  相似文献   

9.
货币危机理论是当前国际经济学研究热点之一,在已有的三大危机理论中均有关于货币危机与资本流动的论述,但均是通过已构建的模型寻找货币危机和资本流动逆转的原因,而非阐述资本流动逆转与货币危机的内在关系,对当前因资本流动逆转所引发的货币危机缺乏解释力。本文拟从资本流动的宏观视角出发,运用数理模型推导汇率与资本流动内在关系表达式,利用资本流动模型构建资本流动逆转货币危机理论分析框架,探讨资本流动逆转货币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资本流入对我国货币市场(广义货币供给量,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民币对美元的直接汇率)的影响,借助于协整理论与格兰杰检验对选取的变量间变化及因果关系进行了清晰地分析讨论,阐明了资本流入对我国货币市场的主要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资本流入使我国货币的稳定性产生波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熊鹏  牛晓健 《海南金融》2005,(9):7-11,38
在国际收支的货币主义理论背景下,借助固定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IS-LM-BP模型与开放经济下的AS-AD模型分析资本流动、货币供给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我国资本流出与1997-2002年宏观经济运行中发生的通货紧缩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流动是影响货币供应量,以及价格总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资本流出对国内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效应,并使价格总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3.
保持货币政策灵活有效以及国际资本平稳流动,是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构建VAR模型,选取2002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选用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共六个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中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脉冲响应结果显示,汇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反应较快,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波动影响较大。鉴于此,文章建议完善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增强货币政策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资本流动趋于自由化,成为发展中国家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国际资本流动的总量和结构变化对各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在三元悖论的框架下,汇率稳定性的要求和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会使得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联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利用定量分析方法说明了国际资本流入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关联性,结果证明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顺序决定了我国资本流动的结构。而资本流动结构对我国货币供给量情况产生了巨大影响,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为理顺我国货币供给,必须对资本流动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区别管理,并进行管理工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发展正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随之增大.本文对短期资本的概念、流入我国的形式及影响作一分析,并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外资的引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近两年,国际资本流入越来越强,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外债规模迅速上升.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1)货币发行量不是依据国内经济情形供给,而是被外汇占款压迫性加快发行,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泡沫.(2)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与国外的贸易摩擦增多,使我国对外贸易阻力加大,影响到外资继续进入中国.(3)外债的增多和债务结构的不合理使偿债风险和信用风险增加.(4)进入资产部门的国际资本越来越多,中心区域的地产热背后及证券市场的大幅波动就有大量国际资本的影子,外资对房地产价格和股价的上升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波动的放大效应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资本流动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影响 1、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可测性".作为中介目标的指标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有关中介目标的资料,且中介目标的内涵、外延较为明确.然而,资本在国际范围内流动致使一国经济领域中存在大量的外币,货币供给就不只限于本国货币当局的发行行为,而货币需求也包含了对本币与外币两部分的需求变化;同样,本币也可能跨国流动,滞留国外.因此,传统封闭经济中的货币指标难以衡量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变量.从外币流入来看,中国境内中资,外资金融机构的外币业务迅速发展,到2002年末,中国中资、外资金融机构的外向存款余额为1486.3亿美元,占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的8.4%.  相似文献   

19.
曹峰建 《南方金融》2006,(10):30-33
本文在对我国2001年以来资本流动总量及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资本流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衡.这种格局给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带来一些问题,外资尤其实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对我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威胁.而解决资本流动失衡问题,必须进行资本流动的双向调控,加强资本流入引导和管理,有序推动资本流出,构建和完善资本流动调控机制,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最后,本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完善我国资本流动调控机制的工作原则和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热钱流入的渠道开始,说明了热钱正通过不同途径大量流入我国,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并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对热钱流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要解决热钱流入问题就要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建设,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以及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