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央决定2004年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吉林两省先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其余11个粮食主产省区(包括河南、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农业税税率统一降低3个百分点。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也可视地方财力情况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这个决定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鼓励种粮农民  相似文献   

2.
汤进华  刘成武  吴永兴 《经济地理》2011,31(8):1313-1318,1325
利用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NRCA计算各地区各部门能源资源利用的规模、效益优势指数和比较优势度,经分类时空分异分析提出:人口、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用能效率是中国生产用能比较优势的驱动因子;城市化发展水平是生活用能比较优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农业用能优势区域为四川、湖北、安徽、广西、云南、海南和吉林等地;工业用能的规模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建筑业用能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南和江西等地区。第三产业用能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带。分析结果证实了NRCA在能源资源优势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耕地资源稀缺,地区差异较大,如何根据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特点和优势,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分区指导粮食生产政策,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粮食产量变动情况按照地区粮食产量及需求量,可将我国粮食产区分成三类: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主产区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省(区);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省(区)(海南省数据从…  相似文献   

4.
《经济》2000,(3)
一、东中西部划分(不包括台湾省): 东部为沿海12个省、区、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 中部为东、西部以外的省、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西部为西北和西南10个省、区、市,包括四川、重庆、  相似文献   

5.
中国玉米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选取2004-2008年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吉林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显著,但生产效率优势不明显.通过对主产区玉米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的研究发现:主产区玉米生产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成本,吉林玉米生产经济效益在四个样本中最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收益水平.本文最后提出增强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优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和相对增长速度指标对我国各省区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优势产区正在逐步北移。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加快培育玉米和大豆优势产区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重点;水资源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硬约束;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对云南省的稻谷、玉米、小麦、薯类四种主要粮食作物进行效率、规模和综合优势比较分析。实证表明,云南省玉米、小麦、薯类不具有生产效率优势,稻谷具有一定的效率优势,薯类规模优势显著,稻谷、玉米、小麦不具有综合优势,其中小麦的综合优势指数较低,薯类具有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省域尺度的河南省烤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全国各省(市、区)烤烟生产、河南烤烟与主要竞争作物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产烟省(市、区)相比,河南烤烟生产仍具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但不及云南、贵州、福建、陕西、湖南和重庆,河南烤烟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小于规模比较优势;与主要竞争作物相比,河南烤烟生产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但不及小麦、花生、芝麻和棉花,河南烤烟生产效率比较优势也小于规模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发展烤烟生产的政策建议,即搞好基本烟田建设,处理好烤烟与粮食生产的关系,推进烤烟区域布局调整,提高烤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创新烤烟生产组织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广东8562全国5160河南4094上海8439广西5110黑龙江4091北京7813河北4959江西4071浙江7359海南4850陕西4001天津6608新疆4845青海3999福建6144四川4763山西3990江苏5765湖北4673内蒙古3945云南5558安徽4599宁夏3837重庆5323辽宁4518甘肃3592湖南5210贵州4442单位(元)山东5191吉林4191一九九七年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0.
基于比较优势的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比较优势视角,在描述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现状基础上,通过对主要粮食作物稻谷、玉米、小麦的生产效率指数、规模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进行分析,得出云南省稻谷、玉米、小麦的优势区域,并提出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白鲜又称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地羊膻、野花椒,是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的根皮称作白鲜皮,是我国传统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疮毒,黄疸尿赤。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官员对外宣布:发改委等八部委已决定扩大在中国部分地区开展的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工作,试点范围将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五省及湖北、山东、河北和江苏四省的部分地区.发改委方面表示,到2005年底,上述各省、市辖区范围内要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其他汽油.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投入视角的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基于投入视角,测算分析发现,1993年~2008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分别年均增长4.08%和2.38%;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所导致碳排放年均递增3.45%、4.65%、20%、77%、22%、38%,且区域差异特征7.4.1.0.明显。测算分析表明,1994年~2008年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弱脱钩、扩张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以扩张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为主。从主要农业省区的脱钩弹性来看,江苏、湖北、湖南等3省以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连接为主;山东、广西等2省以强脱钩、弱脱钩为主;黑龙江、河南、河北、安徽、广东、四川等6省多种弹性特征并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蓝庆新 《财经研究》2003,29(8):64-68
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RCA)对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状况和与美国相比的比较优势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尽管存在较强比较优势的品种,但在整体上我国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低,且仍处于下降的趋势,令人堪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区努力探索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径,由此各自形成了比较典型区域发展模式.本文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广西、四川、内蒙古七个典型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各区域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各区域在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产业比较优势一直延续到了当前.通过收敛分析发现七个区域间存在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在条件β收敛模型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港澳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特色农业部门对以上七个区域的经济收敛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进一步拉大上述区域间的差距.笔者把比较优势指标引入条件收敛后发现,假如以上区域墨守成规,依旧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会抑制区域间的经济收敛进度.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柑橘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云  祁春节  陆倩 《经济地理》2014,(11):134-139,192
利用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和资源禀赋系数,测算了主产区及湖北省16个市州柑橘的区域比较优势,并分析了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其他主产区相比,湖北省具有柑橘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优势主要集中于鄂西地区的宜昌市和十堰市;资源禀赋条件是影响湖北省柑橘区域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因素,比较优势还受到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等外生性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松疱锈病[Cronartium ribicola]又称红松疱锈病、白松疱锈病、五针松疱锈病、五针松干锈病,该病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五针松枝干病害。松疱锈病的分布非常广泛,国内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甘肃、陕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国外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日本、朝鲜、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伊朗、美国、加拿大、瑞士、德国、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家。该病为我国主要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作物的过量施肥程度评价及时空分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2002—2015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从经济学角度测算水稻、小麦和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过量施肥程度,并探索过量施肥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作物的过量施肥程度较高,水稻、小麦和玉米的过量施肥程度分别为43.48%、34.58%和32.76%,三者平均过量施肥程度达到36.94%。(2)从时序变化来看,三种粮食作物过量施肥程度的变动态势均经历了先持续下降(2002—2004年)再波动上升(2005—2015年)两个阶段。(3)从空间差异来看,粮食作物过量施肥程度由高到低的区域排序依次为: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海地区北部高原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4)三类粮食作物化肥减量潜力较大的省份分别为:水稻集中在海南、广东、广西、河北、山东和江苏,可减少化肥使用总量为137.48万t;小麦集中在山西、安徽、山东、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和江苏,可减少化肥使用总量为208.78万t;玉米集中在吉林、广西、湖北和云南,可减少化肥使用总量为102.75万t。  相似文献   

19.
一、江苏经济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一)江苏经济与邻近省市的经济实力比较要实现江苏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必须发挥区位优势,搞好战略定位。中国经济有三大重要区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分别有三个代表性的省份:江苏、广东、山东,三省的GDP列入全国的前三强。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内,浙江与江苏的经济水平较为接近。目前江苏GDP为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从增长速度看出,江苏发展虽然很快,但低于广东,一度也低于山东。广东发展快主要得益于中央地区倾斜政策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山东发展快主要得益…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是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支柱性的朝阳产业.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四川文化产业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理论是基于比较优势同时对比较优势的发展超越,也是四川文化产业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基本依据.因此,四川文化产业基于比较优势,通过提升市场响应能力、创意创新能力、整合能力、集群式发展能力,增强了四川文化产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了四川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