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和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比较优势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文章通过分析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寻找我国的文化产业比较优势如何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途径,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卓  孙燕东 《经济问题》2004,(10):22-24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群由于持续的创新而显现竞争优势,成为区域发展甚至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从专业化分工、运输成本、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外部效应、劳动力市场、竞合博弈、制度文化和创新等方面详细论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基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在2009-2010年间的五大粮食作物,即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薯类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最后得出我国的稻谷优势主产区是湖南、江西、湖北、江苏、四川、安徽六省;小麦主产区域主要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五省;玉米主产区域是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河南和黑龙江七省;大豆主产区域是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吉林四省;薯类作物主产区是四川和内蒙古.  相似文献   

4.
辽宁是人们公认的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然而,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文化大省的资j襞实力不相匹配.辽宁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需要加强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打造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以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规模藏应的充分释放,实现由区域比较优势向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准确定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比较优势,既是文化产业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也是制定文化产业国际竞争战略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优质劳动力要素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比较优势应定位于中高端文化人才,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文化产业核心比较优势的形成机理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资本的属性,是创造区域竞争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遗产为区域文化产业集群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文化积淀,促进了产业的集聚;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和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符号与旗帜.  相似文献   

7.
走出“比较优势”陷阱,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奉行的“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所取代 ,使得国与国之间以资源禀赋为相对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变成以知识、技术为竞争优势的贸易格局。贸易格局的变化必然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要求一国乃至一省的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 ,以合理的优化的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应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前者是客观基础,后者是发展方向。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才能建立其竞争优势。对河北省的资源禀赋及区位比较优势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找出差距,培育集群产业,形成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田耘 《时代经贸》2010,(14):145-146
辽宁是人们公认的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然而,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文化大省的资源实力不相匹配。辽宁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需要加强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打造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以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规模效应的充分释放,实现由区域比较优势向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从区域和大学关系的实际发展趋势和现有理论文献来看,区域竞争优势经历了一个从资源优势到技术优势再到知识当地化优势的演变历程.对应的,大学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经历了从职业教育到流水线性质的技术供给再到主导当地区域学习过程的演变历程.相比其它区域主体,当地大学能更好地提供“跨边界学习平台”,从而提高当地区域内集体学习的效率,逐步形成区域内信任纽带,获得并保持区域内知识优势和持续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加入WTO背景下,江苏只有选择“立足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积极应对战略,方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掌握主动、率先发展。提高技术转换能力是提升竞争力的主旨,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核心,并通过结构调整和环境优化,最大限度地将江苏现实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努力促进劣势转化为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争取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胡林  孙仁金 《经济论坛》2006,(21):79-81
企业竞争优势是产业界和理论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竞争优势的来源,即什么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一直是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所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战略管理的重要依据。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各种理论观点分别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拟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比较,认为“梅森—贝恩范式”主张的竞争优势由市场结构和市场机会所外生、“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所倡导的由企业内资源、能力、知识所内生,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内在…  相似文献   

13.
伴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西方大国间的国家竞争一刻也未间断.各国经济实力竞争在于产业国际竞争.国内外对产业竞争的研究涉及经济学(包括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管理学和文化学.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国际产业竞争存在比较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制度创新与培育西部区域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云峰 《经济师》2001,(8):76-77
现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不平衡是其直接原因。因此 ,西部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须着眼于培育区域经济竞争优势。而区域竞争优势的建立关键取决于制度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具有持久性、动态性、开放性和系统性的主要特征.它参与到了企业战略实现中的决策、执行、管理、文化、人才以及营销等过程,促使企业之间由静态竞争转为动态竞争.企业战略实施中,竞争优势的构建形成了企业管理的最基础模式,企业的资源战略、人才战略、营销战略、管理战略、组织战略、文化战略以及知识战略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促使企业通过管理资源的全面优化获得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竞争优势动态发展分析以及超级竞争和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对企业战略实施中的竞争优势构建提出了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拓展竞合理论研究为目的,将竞合理论研究从市场竞舍推向供应链竞舍.通过分析基于“三种优势”和“五力模型”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在系统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基于差别优势和基于比较优势的竞合效应形成机理.通过运用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验证基于差别优势的竞合效应和基于比较优势的竞合效应的存在与大小,结果表明,企业间基于差别优势能产生最大的竞合效应,基于差别优势的竞合是更高级的竞合状态.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竞合均衡”与最佳“链优势”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进 《经济师》2002,(2):42-43
用来指导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是内在统一的 ,试图通过推行产业政策扭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 ,应坚持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出发点 ,发展“适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培育内生优势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外贸的迅速发展和商品出口结构不断升级与外商大量投资相关,贸易优势一直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上,为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能力,避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产业技术陷阱“的现象,就必须积极地培育内生要素优势,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完成贸易增长从总量型到结构优化型、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从低端加工型到中高端增值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加剧的“比较优势陷阱”,中国亟需通过国内价值链省域比较优势的互补协同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在价值链产品内,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框架,兼顾增值能力与劳动生产率两个维度,使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设计一个评测国家内部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真实比较优势的新指标。结果表明,东部沿海省域比较优势强度与广度最为显著,内陆省域比较优势集中于上游能源型部门;制造业部门比较优势凸显,服务业部门比较优势相对薄弱;比较优势高省域集中度与低省域集中度的产业部门中,均存在整体比较优势强弱差异,其中,高省域集中度产业部门比较优势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现有文献提出了很多影响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推动因素,本文在从区域的角度对竞争优势的概念和优势转化的阶段做出了界定的基础之上,实证检验了这些推动因素与我国区域优势转化各个阶段的相关性。其中那些不存在相关关系的因素正是阻碍我国区域优势进一步转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