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 20世纪 90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然而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主要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由于我国农业的现实基础、农业本身的特性和发展中诸因素的制约,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业投资不能取得社会平均利润。从而进一步导致农业投入不足,农业资源流失,农业的发展步入恶性循环之中,我国农业发展的出路何在?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向进行一…  相似文献   

2.
邓波 《魅力中国》2014,(12):26-26
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经济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都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指引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也被广泛的提及和关注。是延承原有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走集约化、生态化的道路,已经成为农民本身和农业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何梓溪 《发展》2001,(3):37-38
一、西部地区农业利用外资发展前景广阔   (一 )空间的有利性。西部地区既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又是我国市场潜力巨大,能、矿资源富集,多民族聚集的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经济的衰荣消涨高度依赖农业经济状况,农业是我国改革的摇篮,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20年前我国农业率先进行了改革,成功地启动了改变中国面貌的增长过程,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 20年中,我国 GDP平均增长率为 10.2%,其中有 7.35个百分…  相似文献   

4.
武威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镜  段生斌 《发展》2002,(1):48-50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关系我国十二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农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中心工作。正确认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WTO,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顺利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建立在对其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一)是一种战略性调整而非适应性调整。适应性调整是根据市场需求短期变化而导致的供给方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市长参考》2001,(9):33-42
一个国家的科技教育水平总是与其国力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也必须把科技教育放到综合国力和国民经济总运行的高层次予以运筹帷幄,从总体上保证其对国力和经济的需求。农业科技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着眼世界和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探索农业科技教育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最新的需求形势,有利于为农业科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寻求新的途径,有利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农村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率的低下,而且也成为阻滞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一大障碍,这对农业本身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所以,搞好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消化转移工作,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一项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怎样使中国的农业发展起来呢?邓小平提出了"两个飞跃"的观点为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成为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伟大纲领。一、"两个飞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3月,邓小平在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是解决我国13亿人口吃饭的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关键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相似文献   

9.
董瑞芝 《乡镇经济》2009,25(6):116-1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农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通过农业保险可以稳定农业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均衡国民收入再分配,确保农业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促使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肯定我国农业保险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资源短缺、技术落后、经营粗放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充分强调了企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内的一个基本战略。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保证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点鼓励发展农业,政府除了有效利用国内的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外,还鼓励外商投资,大力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此改善农业的生产经营条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下,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是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条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全球竞争中确立我国农业的重要位置,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促进第二、三产业、提高人均收入、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依靠农技推广体系,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需求格局的变化,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农业技术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畜禽发病死亡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38亿元,  相似文献   

13.
农业问题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建国以来,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农业发展同工业相比...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状,可以看作是衡量该国民经济整体现代化水平的最深层的标尺。然而,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薄弱,比较利益和竞争力不高,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水平低。其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不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农村经济逐步全面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和我国加入WTO,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农业的这种小生产瓶颈将会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粮食和农副产品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据了解,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年耗粮食在1000公斤左右,而我国人均粮食不足300公斤,可见我国粮食及农副产品的增长速度已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实现200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加速农业发展,加快粮食及农副产品增长速度已刻不容缓。而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如不尽快解决,提高农业发展速度便只能是纸上谈兵。 一、制约农业发展的两个因素 1.耕地锐减。耕地逐年减少,使农产品增长速度明显减弱。耕地减少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6.
中国都市农业发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都市农业(亦即城市农业),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农业现象。在我国“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首先引入都市农业的理念。上海市并于1994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纲要的城市。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都市农业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城市及其近郊。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特别是几千万,  相似文献   

17.
葛如刚 《中国经贸》2010,(24):25-25
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的发展可向人类提供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生活资料。经过长期间的农业改革后,我国的农业经济出现了全新的发展模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协调工业化:农业现代转型的必要条件1.片面工业化和协调工业化的区分在中国农业发展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工业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而正确认识工业化对农业发展作用的前提,是必须对两种不同的工业化作出区分。依据工业部门扩张对农业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可以把工业化分为如下两种类型:(1)片面工业化片面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工业部门主要是制造业部门被确立为国民经济的优先增长部门。第二,工业化概念是狭义的,制造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密集的重工业部门的扩张成为工业化的…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结构的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出发,提出目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具体对策,解决农业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促进农业的合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这一成就,举世瞩目,好评如潮,彻底解决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但是,从总体看,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离广大农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庞大、劳动生产率低下、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持续放缓,尤其是,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