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特质。文章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点的阐述,揭示了其作为社会思潮引领者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客观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现实意义,并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和谐文化的具体对策,从而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今天,我国要用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引领社会的前进,这本身是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我们坚定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既要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政治目的和虚伪欺骗性,又需要借鉴和吸收其部分合理内涵。这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朝 《发展研究》2012,(7):61-65
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和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当代拔尖创新人才价值观具有多元、矛盾、自主、实用的新特征,把握拔尖创新人才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领拔尖创新人才价值观转型。具体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与拔尖创新人才认同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与拔尖创新人才主体作用发挥相结合,从而实现引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灵魂作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六中全会都明确提出了新时期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工作部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原则作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以期引领工作更加有依可循。  相似文献   

7.
胡金凤 《经济师》2011,(1):47-48
文章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及其意义和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又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观诉求.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时,应注重系统性、历史性、整体性、生活性和民族性,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在经济制度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政治制度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思想文化制度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0.
消费是对物欲的满足,但消费也是一种文化,它需要正确的导向。十八大明确指出: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当下中国的消费理念存在一些误区和非理性消费, 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导, 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消费导向, 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一、消费的层次性引发消费理念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11.
谢灵 《经济研究导刊》2009,(27):217-21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集人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士气,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是强国之策,振兴之举,育人之路。"以人为本"的美育价值取向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完善了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动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民族振兴的根本思想保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张,并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平湖在实践中认识到,关键是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强市的旗帜与方向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文化强国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走向,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围绕群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李力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248-24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期环境的变化,以及思想文化的交融,一些大学生价值观还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的路径为:以学生为本,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能力;营造教育环境,进行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正处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乡风文明的大局。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很紧迫的任务。正是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针对当前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潜规则"的分析,指出了其产生的原因、发生变化的条件,以及"潜规则"盛行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并针对"潜规则"作为思想意识层面发挥作用的特点,提出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意识引领社会思潮,用和谐文化竭止"潜规则",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帆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251-25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使命与责任。为使这项工作行之有效,高等教育要在分析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程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实现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品牌化。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完成了多层次的跨越和转变,要导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形成过程,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也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紧密围绕“共享与共建”的统一,引导学生自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高校内部各部门要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实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统一目标,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