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002年5月28日,随着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成都市钢铁“航母”起航,它不是原成都无缝和原成钢两家冶金企业简单的产能叠加.而是通过搬迁改造提升装备水平.实现资源优化利用、产品升级换代、品种结构合理调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搬迁和治理.成都市区和青白江两地环境得到改善,时至今日,“航母”已起航三年半.它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正在努力履行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山东建设》2005,(23):18-19
近来市场有传闻称,国内能源业“航母”中石油集团将挟巨资进入房地产业。消息经过若干媒体转载后,主角企业仍表现无动于衷,显示这则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很可能已处在运作阶段。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5,(24):16-17
大连特钢、抚顺特钢、北满特钢曾是中国三大特钢企业,同在东北,过去却争得你死我活。2004年9月,整合了三家特钢企业的东北特钢集团成立,一个年产特殊钢三百万吨、销售收入超过一百亿元的中国特钢“航母”正式启程。  相似文献   

4.
孙玲 《中国报道》2011,(8):36-39
在国内外媒体多年的猜测下,中国航母终于就要亮相了。中国的航母之路将从“瓦良格”号开始。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艘航母即将下水、为建党90周年献礼的消息,让国人兴奋不已。不过就在消息传出不久后,4月26日,某知名媒体军事评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反时中国建造航空母舰,支持或反对并不足奇,奇怪的是他反对的理由:“中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海洋国家,造航母用处不大”;“英国是一个海洋大国,都不自己造航母了,觉得花几十亿美元不值,因为它不存在需要用航母对抗的敌人了”;现在中国造航母,如同“小姑娘开悍马,不相称”。  相似文献   

6.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沈阳机床集团坚持改革、创新、突破的工作主旋律,紧紧围绕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的目标,“立体式”整合国内外资源,走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有机结合打造机床业内航母的企业发展道路。这一整合模式对我国振兴发展机床制造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扫描 环球     
《环球财经》2013,(11):8-9
英国 日前,英国皇家海军正式决定向全球潜在买家出售其目前惟一一艘航母“卓越”号。由于最新的“伊丽莎白”级航母要到2017年才能试水,昔日全球最强大海军已经注定要在未来几年体会没有航母相伴的日子。卓越号是英国皇家海军最负盛名的标志之一,在32年的服役期中,它曾在海湾战争中用于运送装备,也曾帮助英国从塞拉利昂撤出侨民。  相似文献   

8.
地方     
《中国经济信息》2006,(1):10-10
漳州打造家具“航母”,四川力推冬季旅游,重庆力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济南青岛欲造山东金融中心,青藏铁路开行旅游观光列车  相似文献   

9.
醉雨 《珠江经济》2003,(5):48-50
“明思克”航母世界座落在深圳市盐田港沙头角海滨,毗邻闻名遐迩的中英街,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以航空母舰为主体的军事主题公园,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国防教育于体.由明思克航母世界实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海南农垦大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国初期承担“对内保障”历史使命的橡校种植基地,到如今年产值突破60亿元的超大规模企业群体,再到通过内部改制打造市场化的集团军,海南农垦正在人们的淡忘中开始实现其“海南航母”乃至“中国航母”的未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创建学习型企业、深化企业文化、强化员工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执行力,是企业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内在条件,是“企业航母”前进的心脏,下面就这几个点,结合当前部分国营企业经营现状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2.
七月亮剑     
文峥 《环球财经》2010,(8):25-25
针锋相对 连日来,美国究竟会不会派“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参加美韩在西海(即中国黄海)的联合军演,让国人一直纠结于心。最新的消息是,美国官员预计航母将到东海(日本称日本海)参演。从地缘上看,无论是黄海还是东海,都是中国门户,美国军演派遣航母到上述任一海域,对中国都是一种威慑。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两会”期间证实,为合理利用外汇,国家将成立外汇投资公司。公司名称目前尚未确定,据说,极有可能直呼“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不再另起他名。 与公司名字一样,存在变数的还有:这一想象中的“航母”级公司到底有多大?资本金从哪来?各方如何看待这只超级“航母”?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区》2007,(5):8-8
IT外包巨头EDS落户;武汉建芯片制造航母;第二届中国光谷国际动漫节开幕;“百万市民游光谷”活动启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事件回眸     
《浙江经济》2006,(2):63-64
浙江“非公32条”出台;浙江着力培育国企航母;温州商贾瞄准了改制中的国企;浙江企业大涨旗鼓引“内资”;杭州企业摘下香港股市“新年第一股”;彭博社: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乖离倾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国际间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较量 ,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然而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随着世界经济资本大规模地跨国界流动 ,企业的发展正在打破国家的界限。以进出口贸易显示一国竞争力的指标已经不能够真正反映一国的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丰富了。“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乖离的现象启示我们创造出一批优秀企业是强国富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于从事企业工作的人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概念。提到企业文化,便想到企业竞争力的存在;谈及企业竞争力,似乎又有企业文化的光环在映衬。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企业差别化竞争越来越鲜明的表现为企业文化特色与竞争力强度的竞争。按照中华民族独具光彩的伦理思想体系,立足企业能力和产业经济的观点,用企业人性化主义去挖掘企业内部所蕴藏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个行业里。如果企业以不道德作为“竞争力”.那只能意味着,这个企业根本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复制和模仿的“竞争力”就是“不道德”。  相似文献   

19.
自“低碳经济”的概念提出后,“低碳”一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做到“低碳”,如何做到保护环境早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各个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途径之一。本文就影响低碳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碳足迹、碳排效率、碳排弹性)做了进一步的低碳竞争力成因的分解分析,本文采用DEA评价方法,构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DEA模型,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评估值中,期望增强企业低碳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俞滨局 《浙江经济》1999,(12):57-58
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是每一个企业首先要处理好的一对关系。现在,对这个问题还有些认识上的误区。有的信奉大,认为企业越大越好,有规模就有竞争力,有规模就有市场,有规模就有利润有的觉得企业大一些,当“老总”的就体面些.似乎规模比人家大了,级别也就比人家高了,所以,一些企业想一口吃成大胖子.把“韩信将兵,多多盖善”作为经营策略,喜欢做加法,搞“大集团”、大组合,竭力把规模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