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田源 《物流技术》2004,(6):43-44
在资料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2002年与2003年的供应链管理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3-2012年我国制药业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分析了我国制药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003-2012年,我国制药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呈现U型关系。依据实证结果,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同时区别对待国内外知识产权成果、加强制药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旨在一步提高我国制药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2003年,我国起重机械行业生产在2002年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2002年我国起重设备年产量为76.5万吨,比2001年增长12.7%。2003年1~9月份,累计生产73.3万吨,同比增长28.3%。预计2003年全年产量可突破100万吨,年增长率可达30%以上。我国起重机械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我国冶金、港口、电站、建材等行业的建设发展。另外,我国起重  相似文献   

4.
黄槟槟 《财会月刊》2011,(36):35-38
本文通过研究2000~2009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与贷款定价的关系来检验我国2003年以后银行业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以后的制度变革对两者的关系有显著影响。2003年以后,银行能根据借款人的盈余质量相应地调整贷款定价,盈余质量越高,贷款定价越低,但2003年(含)以前的回归分析没有证明上述结论,这说明2003年以后的银行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银行的借贷行为更趋于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2003年中国ERP/管理软件市场似乎没有特别大的一件事情,但是2003年开始出现或发生的现象,将对今后几年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2003年的我国ERP/管理软件行业来讲,用相对平静的一年来评价,应该是比较恰当的。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国ERP产业2003年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国起重机械行业生产在2002年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2002年我国起重设备年产量为76.5万吨,比2001年增长12.7%.2003年1~9月份,累计生产73.3万吨,同比增长28.3%.  相似文献   

7.
前言第一箱稼合报告-第一章2003年中国物流发展综述与2004年展望第一节2003年中国物流发展的环境第二节2003年中国物流的新进展第三节2003年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节2004年中国物流发展展望第二章权威分析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及其取向2003年中国现代流通业发展分析与2004年展望抓住历史机遇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摘登2003年交通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2004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中国民用航空货运业在整合中发展建立现代物流监控体系第二篇专…  相似文献   

8.
业界看板     
《人力资源》2004,(8):6-7
每百位成年人中有11.6人参与创业 日前,清华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发布了《全球创业观察2003-中国报告》。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创业最活跃的地区是上海,其次是北京,最不活跃的是河北。 2003年中国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为11.6%,即每100位年龄在18-64岁的成年人中有11.6人参与创业活动,相比2002年我国全员创业活动指数12.3%来说略有下降。报告同时显示,我国2003年生存型创业活动占整个创业活动的53%,机会型创业占47%;而全球观察成员中则是机会型创业为主,占到整个创业活动的70%以上。可以说,2003年我国的创业活动并不活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励、引导中国民营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塑造中国民营企业的质量形象,中国质量协会为配合2003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拟在2003年11月举办“中国民营企业卓越质量经营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旨在给广大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与我国经济学家、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投资的主要问题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投资进入高峰期2003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势头,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投资增长26.7%。扣除投资品价格上涨因素,全社会投资实际增长达22.3%。根据可比价计算,2003年的投资增长仅次于1985年的26.7%、1992年的25.3%和1993年的27.8%。2000年—2003年,我国全社会投资增速逐年加快,年度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3.5个、3.5个、4.1个和4.7个百分点。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46.6%,高于1993年投资过热时期10多个百分点。近两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GDP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2001年,投资增长贡献率为46%,2002年就迅速上…  相似文献   

11.
《数据》2004,(4):23-23
由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组织开展的2003年全国住宅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显示,我国住宅产业2003年用户满意指数为64分,比2002年提高了0.7分.  相似文献   

12.
《企业标准化》2004,(9):37-38
啤酒是我国的主要饮料酒,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啤酒生产大国,2003年我国的啤酒总产量达到2540余万吨,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励、引导中国民营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塑造中国民营企业的质量形象,中国质量协会为配合2003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拟在2003年11月举办“中国民营企业卓越质量经营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旨在为广大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与我国经济学家、质量专家、学者、政  相似文献   

14.
朱涛  李兰瑛 《中国审计》2003,(16):56-57
国家建设部、质监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2月17日联合发布了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简称量价规范),于2003年7月1日起实施。它总结了我国建设工程工程清单试点工作的经验,借鉴了国外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做法,是使建设工程承发包市场行为规范化、法制化的一项改革性措施,是我国建设工程计价模式与国际通用的计价模式接轨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对我国建设、投资、审计等项工作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量价规范》是按照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要求,本着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5.
严先溥 《数据》2004,(5):27-27
2003年我国手机产业在国家进一步拉动内需的作用下,生产、销售和出口均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 2003年手机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伟 《上海房地》2006,(11):33-34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始终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中。对此,经济学者们众说纷纭,反观中国这几年的投资热点,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房地产、能源,房地产赫然名列其中,而且,由于房地产业与国民生计的紧密关系,其作用与影响更易于受到人们的关注。一、2003~2005年我国房地产形势简介与分析如果以经济增长的程度对我国1997年至2005年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至2001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经济由低谷走向复苏的阶段;第二阶段:2002年至2005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阶段,其中,经济拐点的出现尤以2003年最为明显。尽管中…  相似文献   

17.
海一 《中国质量》2004,(4):25-26
由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组织开展的2003年全国住宅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日前已圆满完成.结果显示,我国住宅产业2003年用户满意度指数为64分,比2002年提高了0.7分.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二元住房制度并存时期(1978~1998年),二是住房制度由二元向一元转变时期(1998~2003年),三是市场化住房制度的完善时期(2003年至今)。以上每一阶段的住房制度改革都为我国的住房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关要求,也提供了相应的动力,因而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能够折射出我国住房金融体制改革的脉络。通过现阶段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任务与要求,我们也可以对我国住房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向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9.
经济形势喜中有忧回眸2003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非典以及频繁发生的多种自然灾害下,我国经济在投资、内需和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下,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估计,去年我国经济有望增长8.5%。以2002年我国GDP10.2万亿人民币为基数匡算,2003年我国GDP突破11万亿元。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延续2002年的良好态势,在加快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继续稳步增长,GDP增长率高达9.9%。但是由于美伊战争等国际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全球经济前景扑朔迷离,我国目前的非典型肺炎等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难以估量,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