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讯:据中国经营报报道,9月4日,印尼贸易和工业部部长里妮·苏万迪在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和中日韩经济贸易部长会议结束后宣布,东盟十国已经正式承认中国的全面市场经济地位。相对于美国提出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概念,这是中国第一次获得世界区域性合作组织对自己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一位法律事务官员曾撰文指出,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应限制在反倾销领域,它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有限。为此,有观察家认为,此次东盟承认中国全面市场经济地位,也更具“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日本作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投资大国,已成了世界经济大国。而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正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令人瞩目。显然,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各有自己的优势,经济上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因此,日本和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走势,对东北亚地区间的经贸合作及中国的改革开放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途径.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各区域加快了其内部的货币联盟,亚元便是在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氛围中催生的.为了稳定亚洲的货币市场,近年来在东盟及"10 3"机制框架内,亚洲各国也进一步加快了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率先启动的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比东盟与日本、韩国的合作更具有优越性和旺盛活力.中国可以借助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货币融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取代日本主导区域货币亚元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在亚太地区,继1979年成立“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后,于1989年11月正式建立了官方协调组织“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1991年我国正式参加。这无疑使这个地区的经济合作取得显著进展,有了政策协调和约束的机制。尽管建立了这种机制,然而东亚地区仍没有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仅有一个较大的次区域性的东盟。东亚各国人士也曾纷纷提出成立这种东亚地区或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的种种设想或建议,但迄今一无所成。这表明,东亚  相似文献   

5.
东盟的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东盟近期的经济一体化目标是实现区内零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的目标是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东盟安全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三个"共同体",实现"东南亚一体化"。此外,东盟还积极推动"地区对国家"、"国家对国家"和"地区对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使东盟在亚洲以至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6.
邵忍丽 《生产力研究》2006,(10):144-146,198
东亚经济一体化目前呈多层次、多中心的模式,而这种模式要走向一体化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因此,这种模式会影响一体化的进程,也会影响东亚经济的安全和发展。所以,文章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可依“滚雪球式”的模式发展,即:以中日两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为突破口,依次扩大到亚洲四小龙、东盟,最终实现10+3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亚地区掀起一股谈判和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热潮.继中国和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文件后,日本与东盟也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比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地位、优势及合作模式、面临问题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任瞳 《经济研究导刊》2009,(18):153-154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亚地区掀起一股谈判和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热潮。继中国和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文件后,日本与东盟也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比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地位、优势及合作模式、面,临问题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通 《经济视角》2012,(5):36-38
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成立与发展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然而同样是区域性国家间组织的东盟,其推行的“东盟经济共同体”计划并不为人所熟知,本文就试图简要描述其构想并探讨其进程的推进性。本文先介绍东盟,包括东盟的成立与其发展过程,再以尽可能简练的文字介绍东盟十国的经济状况;接下来引出主题——东盟共同体的建设构想,并分析阻碍其成功的因素和可能有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东亚经济的调整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恩富  夏晖 《财经研究》2003,29(7):34-38
本文描述了东亚经济及其模式的一般特点,重点阐述了其显露和隐含的问题。文章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东亚国家必须突破日本一雁领头的“雁形结构”,尽快形成由日本和中国领先的“双头鹰结构”,或由日本、中国和韩国三足鼎立的“鼎形结构”,提高产业调整速度,共同实现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要在和平条件下提高区域合作紧密化程度,其中,“东盟 中国 日本 韩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组织的不断完善,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将为东亚和整个亚洲经济的高效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与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年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成为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回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实施“早期收获”计划、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签署《服务贸易协议》、签署《投资协议》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形成等五个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主要源于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与东盟双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及“东盟+3”合作进展缓慢等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80年代,东亚在“雁行模式”下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洲经济奇迹”。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在“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崛起的同时,日本却经历了经济的长期萧条,从而导致了东亚“雁行模式”的终结。在新的世纪东亚经济发展中。日本和中国将以其资金和市场潜力的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东亚经济“双引擎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从五十年代起,以欧洲共同体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热席卷全球。然而当时的亚洲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中,经济合作根本排不上日程,东南亚条约同盟(东盟)可能是个例外。可是当时的东盟主要是一个政治组织。经济合作尽管也是成立东盟的初衷之一,但直到最近,实际取得的成果极  相似文献   

14.
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现实基础1.经济发展水平。东亚除日本外都是发展中国家,从经济总量上来看,中、日占主导地位,如果再加上“四小龙”,则占了整个东亚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从人均GNI来看,日本为第一层次,亚洲“四小龙”为第二层次,“四小虎”为第三层次,中国为第四层次,其他国家如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为第五层次。东亚各国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经济差距较大,比如,  相似文献   

15.
陆彩丽 《经济视角》2013,(10):51-53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中,区域经济合作趋势明显增强,欧洲有引人注目的欧盟(EU),北美洲建有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这是两个由发达国家强强联合组成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在亚洲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东盟(ASEAN)成功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先河,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文章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常见形式,第二部分比较东盟与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差异,第三部分结语。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深入发展,目前处于“无制度”状态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率先提出建立经济货币同盟的目标,经过30年的努力实现了这一目标,欧元正式启动,形成欧元区。欧元区、欧盟和中东欧地区将形成以欧元为中心的地区货币体系。美洲一些国家提出了美元化主张,考虑到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的特殊历史地位,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整个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以美元为中心的美元化地区货币体系将成为现实。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在积极探索建立亚洲地区金融货币合作机制问题。日本政府首先提出的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构想,2000年初,“东盟 3”的财政部长会议提出建立“亚洲外汇储备基金”,并达成一致协议,这是朝建立亚洲地区货币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一体化程度提高和经济合作的加强,亚洲有可能形成亚洲或东亚)地区货币体系,但比欧元区和美元化地区货币体系的发展需要难得多。21世纪前半叶,区域性货币同盟或体系将是维系世界货币金融稳定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欧元区货币体系、美元化地区货币体系和亚洲(或东亚)地区货币体系,将形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套车”架构。这将是一个比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高得多的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7.
曹新 《经济导刊》1998,(6):46-50
经济猛开快车之后都有一个大的调整,这几乎是经济运行的一个铁律。而世界经济格局正是在各主体经济的增长与调整之中不断演变。战后英国经济的衰落和日本经济的崛起使世界经济演变成了“三极”格局,日本产业的转移又带动了“四小龙”、“四小虎”的起飞,创造了亚洲经济...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亚以日本为首,亚洲“四小”、东盟四国、中国随后的“雁行形态”经济发展模式倍受中外学者关注,大量的研究从正面积极评价了这一创造出“东亚奇迹”的经济理论。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以及中国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后,对“雁行形态”的重新探讨蔚然成风,褒贬不一。本文对该理论最新的研究动态做一综述,这对中国未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发展定位及国内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结构升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区域经贸安排已突破传统的地缘概念,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洲和跨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此外,世界上还成立了其他形式的合作机制,如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把更多的经济体纳入到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内,充分地扩大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从自身的现实利益出发,积极寻求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一个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也正在成为新世纪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一、应对全球化,中国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置身事外”到“作用其中”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一方…  相似文献   

20.
浅析影响东盟一体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是东南亚的一个地区性的国际组织,近年来与中国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并在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现在东盟国家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东盟一体化的进程及现状,分析影响东盟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区域内贸易的落后和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差及东盟机构自身的缺陷是影响东盟一体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