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有关研究表明,到2030年人口高峰期,我国人口将达16亿。按人均每年400公斤谷物的温饱型基本需求计,粮食总产必须达到6.4亿多吨;如以450公斤的足够标准计,粮食总产要达到7.2亿吨。按照目前5亿吨的粮食产量.我国还需要增产1.4~2.2亿吨.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粮食需求。  相似文献   

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996年10月中国政府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中指出:未来中国粮食需求量为:2000年人口接近13亿,按人均占有385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亿吨;2010年人口接近14亿,按人均占有39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5亿吨;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64亿吨左右。并指出保持耕地面积长期稳定和通过提高复种指数,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公顷左右。我国许多经济学家及粮食专家根据我国国情及长期实践得出的结果,认为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不宜低于11亿公顷,并将近期粮食安全警戒线定…  相似文献   

3.
《齐鲁粮食》2002,(12):39-39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我国粮食消费标准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研究,2010年达到小康水平,人均粮食需求量42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5.88亿吨。203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440公斤。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为7.04亿吨。目前,国际市场粮食供应能力每年为2.1~2.3亿吨,未来也不会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一、饲料粮的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密切 伴随畜牧业及饲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全社会对精饲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据预测,我国到2010的人口将达到13.6亿,对粮食的总需求量约为5.4亿吨,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左右,对粮食需求将达6.4亿吨.因此,未来饲料粮供应还面临很大压力.我国人均耕地少,而粮食(谷物)基本上只能在耕地上生产.尽管粮食单产还有增产潜力,但要进一步提高单产要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高.因此,中国的粮食资源是特别宝贵的,在粮食(谷物)的消费上应该尽可能地精打细算.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科学院刘志澄撰文认为,从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科技条件和农业综合开发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在本世纪末中国能够实现生产5亿吨粮食的目标,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16.3亿人时能够达到7.3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中国完全有能力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其依据:①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能够年平均增长77亿公斤粮食;②从增产潜力上看,中国能够使每公顷产量年平均增长60.2公斤;③从膳食结构上看,按照“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到2030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50公斤上下,即可满足需求;④从宏观环境上看,实施“米…  相似文献   

6.
6月6日,世界银行发布2014年6月中国经济简报,专题研究中国粮食消费结构的转变对国内供给和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粮食消费量将不断增长,由于国内生产增长受到限制,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量将不断增加,预测到2020年中国玉米产量为2.2亿吨,2030年为2.43亿吨;预测到2020年中国玉米需求量会达到2.4亿吨,2030年达到2.85亿吨,使玉米的供求缺口加剧.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九五”计划,到本世纪末,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五亿吨,人均粮食产量400公斤,粮食增长速度要略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到2030年,总人口按16亿计算,粮食总需求量约为6.4-7.2亿吨,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受制于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即粮食播种面积不...  相似文献   

8.
一、饲料粮的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密切伴随畜牧业及饲料工业的高速发展 ,全社会对精饲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据预测 ,我国到 2 0 10的人口将达到 13.6亿 ,对粮食的总需求量约为 5 .4亿吨 ,到 2 0 30年我国人口将达 16亿左右 ,对粮食需求将达 6 .4亿吨。因此 ,未来饲料粮供应还面临很大压力。我国人均耕地少 ,而粮食 (谷物 )基本上只能在耕地上生产。尽管粮食单产还有增产潜力 ,但要进一步提高单产要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高。因此 ,中国的粮食资源是特别宝贵的 ,在粮食 (谷物 )的消费上应该尽可能地精打细算。我国的直接口粮消费出现了下降趋势 ,越…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正常粮食消费量每年大约4亿多吨,其中,商品需求量1.3亿吨,按常规需求增长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设计的食物构成方案预测,到本世纪末大约需要消费粮食5—5.3亿吨,人均400—425公斤,其中商品粮食2.5亿吨左右。但是,我国人口多,每人多消费一点或节约一点,总计起来都是很大数量。从这一点说,中国粮食需求量是有一定弹性的。从我  相似文献   

10.
“石油农业”时代的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015亿吨,粮食消费量约为5亿吨(含大豆),产大干消,供求基本平衡,略有剩余。2007谷物净出口为796万吨,大豆净进口3082万吨,粮食(含大豆)的自给率超过95%: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占有的粮食也达到400公斤。2006年期末库存消费比约为35%,2007年期末估计约为40%-45%。按照相关的粮食安全标准,我国目前尚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人口结构对粮食需求的影响纳入到粮食供需分析当中,基于不同人口增长情景以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形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供需平衡,但全面二孩政策在中长期将显著增加粮食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未来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若未来粮食供给能力只能维持在目前规划设计的5.5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那么全面二孩政策下将出现严重的粮食供需缺口,预计2029—2030年供需缺口最高峰将达到7800~8500万吨,缺口率为12.5%~13.3%。2025—2030年是粮食消费需求和供需缺口的峰值阶段,应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平稳度过最具挑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中长期消费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中长期消费需求预测是粮食经济、粮食安全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估计了4个人均粮食消费需求函数方程;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确立了2030年和2050年中国的人口、收入、价格和工业用粮比例等重要参数;结合上述参数和估计结果,对中国的长期粮食消费需求进行了不同情景的预测和模拟。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粮食消费总需求将稳步增长,到2030年为5.6亿~5.8亿t,到2050年为6.1亿~6.5亿t;3种主要农作物的消费份额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玉米的消费份额增加,水稻和小麦的份额减少。中国的粮食政策应当根据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需求用途结构和品种结构变化特征的基础上,从合理营养标准的视角确定人均食物需求,预测了2020年中国主要粮食用途和品种的需求数量。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粮食需求总量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约6.1亿吨;需求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饲料用粮预计达到2.98亿吨,将取代口粮在中国粮食用途中排第一位;玉米需求量预计达到2.3亿吨,将超过稻谷成为未来中国粮食消费的最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4.
海外粮情     
粮农组织全球预测研究 机构公布新报告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全球预测研究机构最近公布的《农业: 2015年— 2030年展望》预测,世界人口到 2030年将突破 80亿,在今后的 30年农业产量仍能养活所有的人。   2030年之前,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只有 1.5%,但还是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从提供热量的多少来看,谷物仍将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全世界谷物需求量和产量的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减慢,但还是会增加近 10亿吨,从目前的 18.4亿吨增长到 2030年的 28亿吨。动物食品将占到人类食物需求的 44%,成为推动世界谷物生产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印度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1年,全印粮食总产量只有5082万吨,1997年达到2亿吨,增长近4倍。在此期间,作为主要粮食的大米增加了3倍,即从2058万吨增至8131万吨。小麦增加了10倍,即从646万吨增至6927万吨。然而,由于人口绝对数的增长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印度在1982年还进口大米和小麦共2192万吨,而1996年则出口了156万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5%,而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八五”期间前四年平均减少耕地500万亩,现全国人均耕地1.199亩,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九五”期间年增人口仍将在1300万以上,按人均每年占有粮食750斤计算,1300万人口每年需要增产100万斤的粮食,增幅比10年前提高一倍。经有关部门予测到2010年国内需求粮食总量为7亿吨,而实际生产能力为5亿吨,缺口为2亿吨,玉米、水稻将出现短缺。为此,国家向全国提出到2000年粮食计划新增1000亿斤,并要求“九五”期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300亿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为150亿斤,吉林省为100亿斤,辽宁省为50亿斤。1995年7月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的决定。计划到2000年,使全省粮食总产在1994年的基础上新增150亿斤,达到65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15%,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将在1994年基础上新增500亿斤,达到100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粮食供给: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供给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和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中国粮食供给作些回顾与展望。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粮食供给回顾:从三亿吨到五亿吨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只有3.0亿吨,1996年则达到了5.0亿吨,19...  相似文献   

18.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农业问题,尤其是粮食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也涉及到世界经济秩序并影响到与一些国家的关系。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证明了“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人吃饭问题是多么的重要。199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67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创造了粮食自给自足的人间奇迹。2030年以前我国人口将达到15—16亿的高峰,粮食总供给量将低于总需求量,粮食净进口预计达每年2500—2700万吨,粮食自给率为95%—96%,2010年…  相似文献   

19.
<正>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性研究小组在一项新报告中指出,2030年,全球人类每年消费水产品总量将增至1.5亿吨。FAO全球性研究小组在一项新报告中指出,全球人类每人每年平均消费水产品将从1997年的16kg增长到2030年的19kg至20kg。届时,全球水产品总产量将会增至1.5亿至1.6亿吨,而每年海洋渔业的持续产量估计不会超过1亿吨。该报告最后指出,水产品的增加势必带来水产养殖业的繁荣。 我国水产品出口优势 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直接表现为一  相似文献   

20.
农业连续几年丰收,国家存粮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出现了粮食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局面。有专家认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达到了4.85—5亿吨的水平,并呈相对稳定状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1)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和粮食实际产出的增长仍然是个突出矛盾。到201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到5.5亿吨,到2030年将达到6.4亿吨左右。就是说,全国每年要比上年增产100亿斤粮食,年递增1%以上。对于农业这样一个自然风险很大的产业来说,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就说8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就曾出现过几次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