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格玛“一词源于统计学中标准差δ的概念.“西格玛水平“则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顾客要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这里,目标值是指顾客要求的理想值,规格限(Specification Limits)是指顾客允许的质量特性的波动范围.假设过程输出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并且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目标值重合,那么δ越小,过程输出质量特性分布就越靠近于目标值,同时该特性落到规格限外的概率就越小,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相似文献   

2.
动态特性质量损失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现有的田口质量损失函数都是针对质量特性的目标值为固定值的情况。事实上.有些质量特性的目标值会随信号因子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质量特性称为动态特性。各行各业都存在一些动态特性的情况.如染料的染色性能、轧钢机轧制钢板的厚度、车床对零件的切削深度等都是动态特性。因为这些产品的性能指标都不是某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值,而是允许在一定的范同内变化.以适府人们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3.
根据田口质量观,合格产品也会产生质量损失,提出了合格产品由于质量特性值波动而产生的质量损失是合格品隐性质量成本。基于非对称二次截断质量损失函数,给出了由过程能力指数估算合格品隐性质量成本的方法,并举例进行了计算,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流程性材料重要质量特性的过程能力指数进行统计和预测分析,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并提出过程能力指数的预测目标值,从而直观地了解流程性材料过程能力的现状和动态趋势,从而准确掌握和优化流程性材料的过程能力,为流程性材料生产企业实施6 σ管理作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西格玛”一词源于统计学中标准差δ的概念。“西格玛水平”则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顾客要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这里,目标值是指顾客要求的理想值,规格限(SpecificationLimits)是指顾客允许的质量特性的波动范围。假设过程输出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并且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目标值重合,那么δ越小,过程输出质量特性分布就越靠近于目标值,同时该特性落到规格限外的概率就越小,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六西格玛管理被许多国际知名企业成功应用后,引起了国内企业的…  相似文献   

6.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障产品或服务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支付的费用以及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形成的质量损失,由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损失、外部损失等四部分构成.企业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售后服务能力、质量体系管理能力等对于产品质量的保障和质量成本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质量》2005,(9):96
一、(网络版) SPC是当今世界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软件功能包括:控制图、直方图、排列图、散布图、波动图、推移图、直通率分析图、过程能力指数计算(Cp,Cpk,Pp,Ppk)等.它的特点是:数据可以由仪器自动采集,也可以手工输入或将Excel中的数据直接粘贴到数据库.用户可以同时采集多个质量特性数据,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可以自动根据顾客提出的过程能力指数设置,采集界面设置报警系统.数据录入的同时,控制图实施过程监控,并显示当前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如当用户设置Cpk目标值为1.33,数据录入时Cpk小于目标值1.33,用红色报警提示用户注意监控,过程能力指数低时可能有不合格品出现.另有,单机版售价:1500元(中英文版售价:2500元).  相似文献   

8.
关注非经常性损失对"监管利润"的粉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经常性损益是我国证监会提出的监管概念,其中,非经常性损失能够调高监管利润,客观上粉饰公司市场形象与融资能力.笔者认为非经常性损失的不确定性越高,监管利润被粉饰的可能性越大.建议审计关注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经常性损失,防止企业将正常损失混入非经常性损失.  相似文献   

9.
《企业标准化》2005,(1):82-85
“西格玛”一词源于统计学中标准差δ的概念。“西格玛水平”则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顾客要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这里,目标值是指顾客要求的理想值,规格限(Specification Limits)是指顾客允许的质量特性的波动范围。假设过程输出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并且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目标值重合,那么δ越小,  相似文献   

10.
产品实现过程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中产品形成并提交给顾客的全部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能否赢得顾客满意的关键.关于产品实现,朱兰博士曾用质量螺旋圈来加以描述,并用其表达质量是通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步曲来实现,使之不断提升质量水平和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11.
江玲  左继炜  龚懿 《价值工程》2022,41(1):180-182
结合ISO9004组织质量对实现持续成功的指南中过程管理方法,提出基于过程的质量目标设置方法,并阐述如何基于过程确定质量目标项和设置质量目标值,解决当前质量目标管理质量目标设置有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丽 《物流技术》2023,(6):81-86+117
指出复杂产品生产过程中,网络各环节的质量损失沿供应链不断传递和累积放大,并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如何诊断其中的关键质量损失源,对于保证和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测度供应链各节点供应商多元质量损失,构建关于“供应商-主制造商”的质量损失流动的贝叶斯网络模型;以该模型为研究平台,设计相关的算法探测和诊断复杂产品供应链中关于供应商与主制造商之间的质量波动,识别供应链网络中的关键质量损失源。最后以上海地区某一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进行了算例研究。  相似文献   

13.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而将产品保持在既定的质量水平上所必须发生的耗费以及可能发生的损失。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堡姆首次提出质量成本概念。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引进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过程能力是指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保证产品质量的能力。一般来说,过程能力越高,产品质量波动越小;反之,质量波动越大。对于任何一个质量改进活动,了解过程,量化过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能力分析已成为应用统计过程控制,实现产品质量不断改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的过程能力与产品规格范围的关系可以用过程能力指数来量化。  相似文献   

15.
对销售订单的效益进行准确客观评价,能够为企业精准定位产品市场、优选产品品种规格、锁定最佳客户提供数据支撑和客观评价标准.通常评价销售订单效益的方法是应用历史经验,结合当期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单位产品的边际利润或毛利.笔者发现,影响销售订单效益评价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质量成本无法准确计量和确定归属.即在实际财务核算中,按现有的成本核算规则以及ERP系统中对成本费用的归集方式,生产过程中因改判、降判、废品形成的质量成本损失很难精确归集到某一具体订单和产品批次,只能采取按一定比例分摊的形式,将质量成本分摊到一定期间内的所有规格产品上,造成了成本归集后部分品种规格产品成本虚高或虚低,无法真实反映销售订单的盈利能力,甚至可能为管理层提供错误信息、误导销售接单.  相似文献   

16.
质量多棱镜     
《福建质量管理》2012,(9):56-57
【质量名人】时间如流,目光定格在创造不凡的他们世界质量大师:田口原一田口原一出生在日本,3次荣获戴明奖,现任美国供应商协会执行总裁,因其开发了设计实验过程优化的田口原一方法而一举成名。田口原一把质量损失定义为"产品性能差异度及所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环境破坏和运作成本。"换言之,质量损失是产品差异及产品使用中所带来有害副作用造成的。这一原则表明,每次偏差都会导致经济损失按几何级数上升。利用田口发明的损失函数,将质量特性和成本联系起来,是质量工程学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也使节省成本的  相似文献   

17.
医药生产实施的GMP是全面质量管理在制药行业的体现,它要求对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并对产品实现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进行验证,以证实过程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单侧公差过程能力指数公式(C(pU)、C(pL))存在的错误已被笔者纠正,采用的方法是设立目标值,推导出4个公式(C(pUr)、C(pLr)、C(pUk)、C(pLk))。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设立目标值?文章给出了目标值设立的有效方法,并列举典型案例详加说明。  相似文献   

19.
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从系统可靠性的视角,综合运用可靠性方面的知识,构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混联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可靠性分配理论与故障树分析方法相结合,根据系统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混联系统的第一层次各单元事件的可靠性目标值,对构成各单元的各个下属单元采取最小工作置可靠度分配方法,研究表明,可靠性理论可以成功地应用到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使系统在给定的目标值条件下达到系统的安全性优化,从而实现建筑施工安全保障效能,减小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20.
质量成本系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产品未达到既定质量水平而产生的一切损失的总和。它包括四个内容:①厂内损失成本:指执行产品质量计划与保证产品质量标准而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损失;②厂外损失成本:系指由用户发现属于制造原因而发生的产品降级、赔偿、调换、修理、邮寄费用的损失;③鉴别成本:系指在一次交验合格情况下,为鉴别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④预防成本:系指为了降低厂内、厂外损失成本和鉴别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支出。质量成本分析就是要以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及各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为依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造成成本差异的真正原因。它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