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贸易大国,两国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经贸合作一直较为紧密。但在中美双方经贸发展走向深入的同时,美对中方发起的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也频频发生,其中不少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与中国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信息平台     
《中国检验检疫》2012,(4):57-58
美国对中国风电产品制裁美国商务部近日宣布,将对中国输美风电产品展开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调查,这是继太阳能电池后美国又一次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针对美国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中国商务部早前强调,美国此举系在全球倡导的清洁能源领域主动挑起贸易摩擦,不仅破坏中美能源合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第二大市场和进口第四大来源地。正确认识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对进一步挖掘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潜力、促进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过去10年,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贸易规模、贸易地位、贸易结构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华实施贸易救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美两国双边关系的日益深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频繁的使用各种各样的贸易救济措施来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本文通过对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的分析,探究了其发起贸易救济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美国贸易救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贸易大国,两国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经贸合作一直较为紧密。但在中美双方经贸发展走向深入的同时,美对中方发起的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也频频发生,其中不少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与中国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有着密切联系。一、2013年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的部分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回  相似文献   

6.
2017年8月18日美国宣布正式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中美贸易摩擦由此爆发并引发全球持续关注。经过双方反复征税、多轮谈判、持续协商,美国于2019年7月17日宣布豁免110种中国进口商品高关税,双方暂时达成共识,中美贸易摩擦暂告一段落。但这一贸易摩擦事件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分析贸易摩擦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直以来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而中美农产品贸易的问题也一直都是两国间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本文从过去、现状、未来入手,深入探究了中美贸易的过去发展,现状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并介绍了中国加入WTO之后如何面对关税壁垒等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美产品内贸易附加值的测算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内贸易已成为当下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在国际间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背景下,以贸易总额衡量一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已不再合适,从贸易附加值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利益更为科学合理。中美两国间一直因我国贸易总额的顺差而摩擦不断,本文采用非竞争型产出表,测算中美两国2004-2011年间C1-C16产业的贸易附加值,深入剖析中美两国的贸易利益,并对中国产品内贸易的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美贸易失衡中的贸易利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双边贸易中中方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否使中方获得了同样的贸易利益,一直是中美两国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在产品内分工框架内,构建了双边贸易利益分配的理论模型,使用面板协整对1997-2009年中美双边8个主要制造业部门的贸易利得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依靠比较优势和垄断优势占据了产品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而中国承担低附加值的中间环节;中美贸易失衡背后的利益流向并没有与贸易差额一致,中国在中美产品内贸易中获利微薄。因此,我国应该努力提升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求锁定在附加值高的环节,以赢得更多的国际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0.
<正> 今年1月17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签署了知识产权保护谅解备忘录。在备忘录中美国明确表示,从签字之日起,终止根据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法特别301条款对中国发起的调查,并取消把中国指定为所谓不公平贸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浅谈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贸易之间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贸易的巨额逆差一直是中美贸易的核心问题,也是导致两国贸易摩擦的主要诱因。人民币汇率的人为低估被认为是中美贸易产生逆差的主要原因,美国就汇率问题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以缓解美中贸易逆差。本文对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总结了影响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最后得出了客观的结论: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贸易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范围内,轴承产品贸易一直是反倾销调查高发的领域。我国轴承产品出口也不例外,中国加入WTO后在美国遭遇的首起反倾销诉讼就是针对我国轴承产品的。此后,阿根廷、印度、乌克兰、俄罗斯都曾先后对我国轴承产品发起过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13.
2009年6月2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决定对中国金属丝网托盘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这是美商务部继6月17日和19日对中国钢铰线和钢格栅板立案调查以来近10日内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的第3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不断抬头,今年以来,  相似文献   

14.
从1980年到2016年美国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前后发起262次贸易调查,累计金额高达282.2亿美元。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是遭遇美国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国家。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级。通过分析近年来中美贸易相关数据,寻找中美贸易摩擦的起因,分析两国是否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寻找两国贸易关系发展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李萍  刘慧 《北方经贸》2013,(8):17+22
聚焦近年来各国经贸往来,中国俨然成为遭受"双反"调查最多的WTO成员国。中美间的贸易争端也从未停止,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弊大于利,中国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出口产品国内附加值,实现中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提升,以求获得更大范围内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文化产品贸易是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为美国。首先分析了中美两国间文化产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状况,认为中国对美文化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硬件上,中美两国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其次,通过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计算公式实证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认为中美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是典型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7.
美国通过“购买美国货”条款已经过去大半年之久,这一带有典型强烈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政策的实施,对中美贸易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近期,美国相继对华采取的轮胎“特保”措施和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双反”调查,这些既反映了当前中美贸易关系的状况,也体现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由于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双边贸易一直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可以说谁也离不开谁,从贸易中双方都获得了共赢。然而,由于一直以来,中方一直存在巨额的贸易顺差,因而美方频频发动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并对相关企业进行制裁,中美摩擦在金融危机后进一步加剧,并由此再次把汇率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本文对中美贸易巨额逆差的原因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1)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不仅贸易总额在不断加大,产品波及范围也在扩大,致使中美知识产权贸易出现了贸易不平衡、摩擦不断等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是促进中美经贸健康发展的亟待解决的任务。通过对知识产权贸易现状分析,探究出中美知识产权贸易量将会加大,但是中国将在短期内还是最大的受害方。  相似文献   

20.
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贸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商场现代化》2007,(28):34-236
近年来,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不断上升,并且出现了对美国高技术产品的巨额顺差,这是否说明中国在高新技术上已经赶上美国?中美在高技术产品领域的贸易互补的结构是否发生实质改变?本文借助合理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并分析中美高科技产品双边贸易的分工性质,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存在巨额顺差,但是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还较低,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分工正向产业间分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