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进入网络时代。特别是Intemet的高速发展给网络带宽和服务器带来巨大的挑战。并且网络带宽的增长远远地将处理器速度和内存访问速度的增长抛之脑后,这种Intemet用户与Intemet流量爆炸式地增长,从1995至2000年Internet连接主机数从5,000,000增至75,000,000,并且增长趋势较以往更迅猛。一些热门的网站每天都要处理数以亿计的页面,针对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成了我们研究大型服务器负载均衡的研究内容。一方面。服务供应商(SP)扩大网络带宽,提高网络服务器的性能。增加高速存储器,可以缓解由此带来的问题。但是在现有的服务器基础之上,进行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方案设计的研究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他能在现在服务器的性能水平上,通过一些策略及访问连接的需求进行了实时的调整,以达到发挥服务器运行的最大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分析了网络视频服务器在学校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网络视频服务器技术特点、并进一步指出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如今宽带网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享受高速上网带来欢乐的同时,你可曾想过将你自己的计算机变成一台网络上的服务器呢?也许你会感到惊诧.认为服务器的组建只是网络公司才能办到的事情.自己做一台网络服务器肯定非常困难吧?如果你觉得架设FTP Server太麻烦.那么试试专为个人用户所设计的HTTP文件系统——Http File Server吧,使用它.创建一个HTTP虚拟文件服务器是非常方便的。  相似文献   

4.
ORACLE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在网络环境中,每个具有多用户处理能力的硬件平台都可以成为服务器,也可成为工作站。多个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对用户来说是一个逻辑上的单一数据库整体,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及安全性都是对这一逻辑上的单个数据库进行控制的。服务器对共享数据的存取进行管理,而非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处理操作可以由客户机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应了那句“夺天下难,守天下更难”的话,信息系统的维护就好比“守天下”。稍乱分寸即会使整个网络陷入瘫痪。作为网络管理的一员,应该考虑如何维护和保持服务器的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可以分为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两种,而同时,维护服务器又需要对服务器的硬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浅谈基于Internet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成了学校教学的基本手段,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平台来实施教学活动.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就是利用学校现有的局域网,引入Internet技术,架设WEB服务器、MAIL服务器、FILE服务器、考试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论坛等,从而构建起一个网络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7.
Internet技术成熟和普及推动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网络上的数据库服务器和数据仓库服务器的远程客户机提供并发和共享的数据服务。数据库和数据仓库都是数据资源,将模型资源和知识资源以服务器的形式在网络上为远地的客户机提供并发和共享的模型服务和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第一个在网络上流传的病毒是198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生Robert Tappan Morris撰写的,因此病毒也被取名为Morris,这个仅有99行程序的代码,释放到当时网络上数小时,就使数以千计的UNIX服务器受到感染。最初该软件的原始用意并非用来瘫痪电脑。编程的目的是得到可以自我复制的软件,由于程序的循环没有处理好,使得服务器不断执行,复制Morris,最后导致死机。  相似文献   

9.
硬盘播出系统发展到如今,其功能已变得越来越全面,所涵盖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节目的存储从一开始的播出节目素材的本地在线存储逐渐延伸到网络异地近线、离线等存储。二级存储在功能上已经涵盖了播出服务器近线存储功能;内容浏览(文件级审看)功能;向视频服务器传送媒体素材功能;完成二级存储媒体素材生命周期管理功能以及实现与将来的新闻直播网、制作网及全台网的连接。现在国内主流公司都是把服务器上载功能提取出来,高昂的硬盘费用剥离出来,减轻服务器负担,简化服务器结构,实现灵活配置,在播出系统采用“上载一存储—播出”分离的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终端/主机的网络模式时代,终端功能简单,无需维护工作,在主机一端进行专门的管理与维护,具有资源共享、便于管理的特点。但是,主机造价昂贵,终端没有处理能力,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化发展。之后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推进了计算产业的标准化和开发化的发展,为系统提供了相当大的灵活性,但是随着分布系统规模的规模扩大,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开销。而服务器群集系统中,服务器不再分布在各处,而是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管理和维护。它保持了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开发性、可扩展性的优点,同时又具备了终端/主机模式的资源共享和集中易于管理的优点。相对集中的群集系统,降低了系统管理的成本,而且还提供了和大型服务器系统相媲美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E-mail电子邮件炸弹攻击是黑客常用的一种攻击手段,它是用伪造的IP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向同一信箱发送数以千计、万计内容相同的恶意邮件,也可称之为大容量的垃圾邮件。由于每个人的信箱容量是有限的,当庞大的邮件垃圾到达信箱的时候,就会挤满信箱,使之无法接受正常的邮件。又因为它占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常常会导致网络阻塞,使用户不能正常地连接邮件服务器,严重者可能会给电子邮件服务器操作系统带来危险,本文就E-mail炸弹作一些简单而又比较全面的透视,希望对新手朋友们有些帮助,高手就免看了。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如何建立电子阅览室,本文认为只有创造舒适的环境,创建无盘工作站和网络镜像服务器,提高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素质,对读者进行培训,追求快、准、精的阅览和检索效果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很多创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信息化设备是一家企业的标准配置。这时服务器除了对企业运营效率有很大帮助外,更是与外界联络、数据变接及网络推广必需的设备。  相似文献   

14.
基于ADSL互联网络的视频、数据传输系统是通过网络视频服务器和串口服务器将图像数据和检测数据转换为符合TCP/IP协议的网络可传输数据,经ADSL拨号上网,进行网络传输,在主服务器端通过动态域名解析的方式,建立主服务器与检测现场的一条虚拟的连接通道,接收和传送网络实时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机架式服务器比较适合在企业的数据中心以及企业具有多种应用系统的环境下使用,对于关键性业务,集群系统机架式服务器也是首选机型。 机架式服务器具有机箱尺寸小巧的特点,在机柜中可以同时放置多台服务器,获得更高处理能力的同时节省了托管空间。同时由于机箱尺寸比较小,所以在设计上包括了许多服务器特性,例如集成Raid阵列卡、冗余的网卡配置等。对于需要大容量数据存储的用户,可以选择外置扩展存储的方式满足需要。今天给大家介绍四款万元级的机架式服务器,供大家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就网络通信中,服务器对目标对象的快速查询问题,提出了简化的网络结构,提出网络结构中对数据结构的选择建立。在构造实现时间、平均查找时间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较优的数据结构及查询方式,使服务器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搜索。  相似文献   

17.
在病毒肆虐、黑客技术流行的今天,再也没有几个网络管理员主动地把服务器上的目录共享给用户使用了,然而文件共享的问题毕竟需要解决,有什么折衷的办法呢?FTP是个不错的办法,只是FTP受到协议的限制,在网络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难以有效使用。而HTTP就简单多了,它是无界的、面向对象的Internet协议,不过,有一致命弱点:安全性不高。笔者研究发现,利用Windows 2000 Server现成的IIS服务器,通过HTTP完全可以实现高度安全地共享文件的功能。下面我们就以将服务器D盘上的WWWROOT目录共享给用户为例,介绍具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inter网的普及,使得商务处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商务作为商业贸易领域中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对商业贸易领域中传统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是商情沟通、资金支付和商品配送3个环节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1U机架式服务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小巧轻便,占用空间少。可以有效节约珍贵的机房空间,与2U相比更具性价比,尤其在主机托管和服务器集群领域还可以节省一定成本。而且从近期的服务器市场行情来看,1U机架式的出货量较去年有了明显的提高,比较适合于WEB服务、虚拟主机、下载服务、网络游戏等企业密集部署应用。选购一款服务器当然要花费不少心思,本着实用的原则,今天向大家介绍以下这六款高性价比的1U机架式服务器,希望对那些有购买意向的读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马晓辉 《时代经贸》2008,6(7):236-237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提供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手段。而建立数据中心的容灾中心正成为企业业务保驾护航的必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容灾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