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普尔斯马特倒闭,21世纪便利店关门,寓示着本土零售业的泡沫开始显山露水,寄望入世后被外资零售巨头收购套现的做法,正在被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摧毁  相似文献   

2.
《三联竞争力》2007,64(7):26-26
自从传媒巨头默多克开出天价收购道琼斯起,整个事件就一直变数不断,扑朔迷离。 2007年5月1日,几乎就在汤姆逊与路透社的婚礼上,76岁的传媒巨头新闻集团掌门人默多克语出惊人,他想以每股60美元、总计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道琼斯集团,溢价近67%,可谓真情流露。  相似文献   

3.
董妍 《国际广告》2010,(3):90-93
家电业是中国市场化最快的行业。然而,由于发展迅速,家电业也成为最快最先进入恶性竞争的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存在于行业内部的问题开始频叔出现;盲目扩张造成产能过剩,价格战火持续不断,企业利润不断走低、企业竞争力薄弱……  相似文献   

4.
智能家居标志性节点,是2014年1月Google收购Nest。在此之前,虽然Console4、Honeywell之类的传统智能家居公司已经发展多年,但这个市场一直处于沉闷、缓慢前行的状态。在Nest之后,这片市场正在被激活,国际巨头们纷纷开始着手布局,组建联盟、推行连接标准,其中以Intel、Apple、Google Nest以AQualcomm为首。  相似文献   

5.
引子:从“宝沽系列质量事件”发现国际大品牌之“中国式蚁穴” 从2005年的3月份开始,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日用消费品巨头美国宝洁公司(P&G)在中国就一直卷进-波接-波的“质量事件”:3月份,SK—I/因含有腐蚀性物质的嫌疑和虚假广告宣传被江西消费者告上法庭;5月份,“佳沽士”牙贴被媒体曝出外包装中英文标签内容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沈闻涧 《商界领袖》2004,(3):138-139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现代商业资本的运作,家电业渠道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制造商渠道、本土家电连锁巨头、跨国连锁巨头、大百货商场、家电城以及家电经销商组成的散户百花齐放、全面发展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7.
沈闻涧 《商界领袖》2004,(2):138-139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现代商业资本的运作,家电业渠道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制造商渠道、本土家电连锁巨头、跨国连锁巨头、大百货商场、家电城以及家电经销商组成的散户百花齐放、全面发展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8.
近日,百货业巨头百盛再出大手笔,以5.17亿收购江西K&M百货.从2004年12月11日从事零售业的外商开始取消地域、股权和经营范围的限制算起,在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三年后,内外资的扩张并购依然势头不减.百货业强劲的复苏势头和良好的预期,促使百货行业的扩张整合进一步提速.  相似文献   

9.
人事与关系     
李兆光荣任上海奥美ECD;OMG任命温道明为互动媒体中国区总经理;阳狮集团收购美国金融公关巨头Kekst;WPP集团向TNS发起敌意收购;Sid Lee广告公司赢得阿迪达斯经典系列全球业务;  相似文献   

10.
《新财富》2006,(6):94-94
在美国市场,迄今还没有出现Web2.0概念公司的IPO案例,但围绕Web2.0领域的并购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如2003年谷歌收购blogger.com,2004年looksmart收购furl.com。而到了2005年各大网站巨头对wleb2.0公司的收购更加频繁起来,涉及的Web2.0应用领域有博客、电子杂志、社会化网络、图片博客、分类信息、RSS、社会书签以及垂直搜索等。其中谷歌、雅虎、微软等更是频繁出手。  相似文献   

11.
丁波  李江松 《上海工商》2003,(12):38-40
在“全民造车”运动“如火如荼”,跨国巨头汽车制造项目你追我赶之时,在与其相连的另外一个战场——汽车服务领域也开始激战:AC德科、博世、“黄帽子”等世界汽车维修和售后服务的巨头们已经纷纷登陆中国,开出快修店或专卖店;通用、大众、福特等公司的汽车信贷业务部门,正在10月出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末,意大利乳业巨头帕玛拉特在中国攻略宣告失败,这似乎让本土企业对“走出去”抑或实现国际化信心倍增。要知道,在帕玛拉特之前,即2002年,本土企业三元仅花930万美元就搞掂了另一个国际乳业巨头美国卡夫,成功收购卡夫(中国)公司。  相似文献   

13.
商业     
《现代商业》2004,(3):7-9
西南零售巨头斥资三亿进京 对国美发起价格战;天津家世界拟上市;传沃尔玛有意收购法商家乐福;百联集团全力进军购物中心  相似文献   

14.
方光明 《大经贸》2001,(11):80-81
2001年9月26日,中国 IT 业巨头联想集团推出国内第一款蓝色家电,10月,在广州举办的联想蓝色家电产品消费者系列试用会上,蓝色家电首次亮相广州,引起较大轰动,"蓝色家电"这个神秘的家伙,成为争相议论的话题。蓝色家电的出现无疑是中国加入 WTO 前 IT 业进军家电业的信号,同时也可以看成是 IT、家电业重新洗牌的标志,联想为什么要进军家电业?联想集团副总裁刘军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像是爬珠穆朗玛峰,你从北坡爬,我从南坡爬,上边是一块全新的天地,就看谁先到"。蓝色家电是个什么东东?为什么会引起中国家电业如此大的恐慌?我们一同来解开这个谜。  相似文献   

15.
章文 《商界领袖》2003,(5):46-49
率先跳入市场汪洋接受生存考验的中国家电业如今已经成就了一身的过硬本领:沉着机智地面对来到自己家门前“抢食”的洋巨头而全力捍卫本土市场并勇敢果断地出击国际市场,在撒下了笔笔真金白银之后,终于拿到了出口增长30%的最新成绩单,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意味着中国家电业命运趋好的转折,因为我们发现,放飞的钞票回报的不全是微笑  相似文献   

16.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流通领域再怎么呼风唤雨的商业巨头,一旦入了家电业的行当,同样最怕“嫁错郎”——错“嫁”给品行不端的“溺水鬼”或身患重疾的“短命鬼”。  相似文献   

17.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2):3-3
美国陶氏化学转型倾向应用市场。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让全球石油化工巨头纷纷走上了战略转型的道路,2007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美元的美国化工巨头陶氏化学的转型步伐正在加速。陶氏化学的战略转型从2006年就开始了,在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陶氏化学将通过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将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能源化工业务的资本密度稀释,  相似文献   

18.
崔明超 《安徽工商》2001,(10A):12-14
麦肯锡用一份调查报告为零售业下了一个谶语:在3—5年闷,将会涌现3—5家缎界级零售巨头,它们将创造零售商业60%的价值;国家级品牌将创造30%的价值;地域性品牌短期内可以生存。但长期米讲,它们将面临被世界级或国家级的品牌以兼并,收购等方式吃掉。正逢中国连锁业十年发展、花好月圆之际,它会被外资巨头扼杀在摇篮里么?  相似文献   

19.
魏武挥 《商界》2014,(4):50-63
移动时代,巨头们躺着挣钱的日子一去不返,频频发生的大手笔收购投资之举,都是在为高毛利生意布局和谋划。这就是今天正在发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中国零售业似乎步入了一个并购时代。 2005年年初,百安居收购了借牌运营而倒闭的普尔斯马特;4月又收购了欧倍德在中国的所有资产;2005年9月,华润以2.8亿元收购了宁波慈溪市最大的零售企业慈客隆超市的100%股权;11月,百盛集团在香港公开招股时透露,该集团计划将集资所得的约4.81亿港元用于收购10~14家百货公司;2005年11月,英国Ashmore投资管理公司以3亿元收购深圳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52.24%的股份;2005年12月初,家乐福接收了乐客多大卖场上海七宝店,实现进入中国10年来的首次收购;而乐客多在上海的大华店和浙江的4家店则由乐购包揽;2005年,五星并购了“中永通泰”之一的青岛雅泰的5家店;上海永乐则用短短的两年时间收购了广州东泽、河南通利、四川成百、厦门思文、台湾灿坤以及北京大中;2005年7月,国美收购了华南的连锁企业易好家。 2006年,美国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并最终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五星电器;紧接着持有永乐家电20%股权的摩根士丹利却开始狂抛永乐股票;未几,永乐宣布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与大中合并;7月,国美突然宣布以52.68亿元港币“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 中国零售连锁企业近几年来的并购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透过这种局面,我们不禁在思索:这些企业并购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