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奉彬 《商界》2004,(12):54-55
贼。“做速递像做‘贼’!”刘杨语出惊人。但记者左看右看,也看不出这个速递业的老江湖有半分“贼”样。他反倒像个学者,因思考而沉重:中国的民营速递从诞生以来,成长状况就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可以说是“发育不良”,再无转机,这个行业就毁了……  相似文献   

2.
河北惠友集团董事长张健一贯以低调谦逊的态度示人,记得在四年前记者第一次采访惠友时,张健谦逊地说惠友是个“小企业,不值一提”。尽管当时,惠友超市已经是河北涿州市场上的老大。四年后,记者再一次采访他,他依然说:“我们这个企业还很小,不能和步步高、家家悦这样的区域巨头比。”就是这样一个“不值一提”的小企业成就却不小,在四年的时间里,张健把它从涿州老大,变成了保定老大。“应该说,惠友已经是河北知名的零售企业了。”张健不经意间也表达出自己对惠友近几年业绩发展的自豪。  相似文献   

3.
这个十年 中华医学宝库又添一宝——黄山民间医术 这个十年 技法精湛绝奇磨出南山一剑——汪氏授业之道 倾情十月“黄山医术特训班”利好学员 如何投资才能成功?相信这是每一位读者创业者心中最大的问号,你一定曾经千万次地问自己:千万里奔波,然而最终一无所获,甚至血本无归。为什么会这样?诚实地说我们不知道。投资就像婚姻一样,成功者大都相同,而失败者各有各的不幸。  相似文献   

4.
刘阳 《市场周刊》2014,(9):76-80
当你的“十一”黄金周在景区围观人山人海时,正有十万中国小伙伴奔赴韩国度过他(她们)的“整容小长假”。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你以为现在的闺蜜小聚都只是喝茶聊天?那你就out了。现在最流行的,是——“走,一起去打玻尿酸”。在这个看脸时代,“整容改变命运”已经不是一句玩笑,“换脸”也不再只是少数明星才会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徐元锋 《华商》2013,(9):70-71
四营是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牛栏江镇政府驻地所在,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纵贯村镇,虽然坑洼但仍显“阔气”。 新营幼儿园就在这条街边,门口高悬的招聘启事让它与周边的商铺、小吃店“气质”不同:“跟随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巨人,好处你懂的。” 1981年出生的王丽琼是这家幼儿园的园长。没留什么发型,衣着更简洁——王丽琼和这个西南小镇一样朴素平凡。但职业的直觉告诉记者,这个人身上有那么一股子劲儿……  相似文献   

6.
“想要了解他,是否要忽略他的外表?因为有这样外表的男人似乎不该具备这样的才华;那就是应该忽略他的才华?因为有这样才华的男人不该拥有如此儒雅的风度;最后我们应该去忽略他的风度?但是没有办法,5分钟之内,你就会跌进他23℃的季节里,迷恋上这个风度翩翩的香港男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陈龙 《糖烟酒周刊》2007,(25):62-63
翻开字典,没有任何关于“功能饮料”的定义,但是我们又必须说,“功能饮料”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原因何在?也许只有“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个理由可以解释。功能时代的鼎盛时期,“功能饮料”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周围,让消费者不可抗拒。虽然很少有人能准确说出什么叫功能饮料,但是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能对其品牌脱口而出:脉动、激活、劲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经典的美国老笑话:“你妻子怎么样?”“这要看你跟谁比了……。” 在万众瞩目的苹果iPad面市后,业界和媒体的评论就像在无数次重复这段对话——人们拿iPad与Kindle以及一系列名字古怪的电子阅读器相比较,与诺基亚、Google的智能手机乃至苹果自己的iPhone比较.  相似文献   

9.
鲁渝华 《商界》2006,(10):57-59
如果非要给人划分种类的话,郭子龙则天生就是商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不赚钱就是庸才”。 郭子龙的“赚钱”经历有得一数。小学就开始做生意.21岁成为百万富翁,随后毅然“出走”广州.几年时间成为了中国音像出版业的老大……如果这些都不足以让人“震撼”的话,那无数家庭在购买DVD碟片的时候一定忘不了“中凯文化”这个招牌。郭子龙,就是中凯文化的老板!  相似文献   

10.
樊良  鲁渝华 《商界》2006,(1):26-28
好记星作为行业遥遥领先的老大.杜国楹不愿甚至也“不屑”与后面的企业做比较;而像e百分这样的企业从先行者变成了追赶者,则认定好记星“成名”不过也就一两年的光景。未来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相似文献   

11.
梁剑 《华糖商情》2001,(17):10-10
“经销商不像企业.企业要顾及收益、品牌和中长期发展,而经销商,只要有利润还追求什么呢?”——这是某大厂经理在向笔者诉苦时的一段话。除了利润,经销商还要求些什么呢?4月13日,长沙的李广文先生打来了电话.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儿:“厂家都把经销商看成了什么——铺市的工具,还是靠厂家施舍利润才能活下去的寄生者?经销商是独立的,经销商群体也是独立的,经销商要靠利润生存,但这个利润是经销商的“工资”,它只是经销商价值的一小部分。除了赚钱,我们更渴望尊重,被厂家尊重,这个尊重并不仅仅是几个点的年终返利。”  相似文献   

12.
夏鸿 《广告导报》2006,(9):129-129
“也许因为这个行业的整合已经开始,于是就有人认为我们碰到行业的天花板,因此开始讨论所谓瓶颈问题——坦率地说,我个人不这么认为,相反,可能我们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业者还没有找到“宝瓶”遑论瓶颈?”  相似文献   

13.
笑一笑     
《光彩》2002,(10)
割耳朵与剥皮从前有个姓陈的财主,给孩子请了一个姓庞的教书先生。这个庞先生见了姓陈的财主说:“吾久仰东家,只是无缘,不曾拜会,望东家日后多多关照。”姓陈的财主不懂东家这个词,他听了先生的话后,心里骂道:“什么狗屁先生,我明明姓陈,怎么叫我东家?这不是糟蹋人吗。我也该报复报复他。”于是就回答说:“龙先生,我姓陈,不姓东。”庞先生一听叫他龙先生,立即辩解道:“我姓庞,不姓龙。你怎么叫我龙先生?”姓陈的财主怒冲冲地吼道:“你把我的‘耳朵’割了,我就不敢把你的‘皮’剥了?”鹦鹉的愤怒一个人走在街上看到一个…  相似文献   

14.
陈鹏  赵镜亮 《华商》2010,(11):30-31
老子不信邪——简直狂妄至极。天下非常之事业,是你一句“不信邪”就能成的吗?一个只会死命往前冲,却不讲求策略的人,永远当不了“英雄”,是“莽夫”。这个道理普通人懂,简伯华当然更懂,他是“勇”也有,“谋”也要。  相似文献   

15.
陈旭  沈毅 《广告导报》2005,(9):42-43
约这篇稿子的时候让我有些想笑,和万马堂的沈毅说明了约稿想法后,他很认真地做了稿件要求的笔记后,又很认真地说:“嗯!我知道了,我马上让客户写……”不会吧!?让客户写?什么时候广告公司这么牛了——可以“支使”客户干这干那?而沈毅却平静地说:“很奇怪吗?我们加班,客户还送过PIZZA来呢(你服务的客户就是PIZZA店吧,哈哈——开个玩笑)”。那么,话不多说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作为领先的生产数据媒体,能量,影音的IT企业,MAXELL 日立麦克赛尔公司及其代正是公司联手撰写的广告运动是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   

16.
笑一笑     
《光彩》2003,(1)
蜘蛛和蜜蜂要结婚了……蜘蛛感到很不满意,于是就问他的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娶蜜蜂?”蜘蛛妈妈说:“蜜蜂是吵了一点,但人家好歹也是个空姐。”蜘蛛说:“可是我比较喜欢蚊子耶……”蜘蛛妈妈说:“不要再想那个护士了,打针都打不好,上次搞得妈水肿……”蜜蜂也感到很不满意,于是就问她的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嫁给蜘蛛呢?”蜜蜂妈妈说:“蜘蛛是丑了一点,但人家好歹也是搞网络的。”蜜蜂说:“可是人家比较爱蚂蚁耶……”蜜蜂妈妈说:“别再提那瘦巴巴的工头,整天扛着东西东奔西跑连台货车都没有。”蜜蜂说:“那隔壁的苍蝇哥哥也…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与一个已通过网站广告代理赚进数千万的商界人士聊天,谈起网络新媒体,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网最赚钱?”一幅迫不急待的样子。一旁的朋友兴奋地提起了几个项目,都被他否定了,“这个赚钱太慢”、“这个前景不明”、“这个投资太大”——现场有人提出质疑,你是不是真正了解新媒体?或者,胆量和魄力不够?  相似文献   

18.
语录     
《浙商》2011,(10):22-22
“各位员工,开会前我先说说药家鑫这个案子,他被判了死刑,这就是药家鑫的下场。好了,再回到会议中来,昨天有谁提出要加薪(药家鑫),今天再确认一下,有木有?有木有?此刻所有员工鸦雀无声!马加爵,已毙了!药加鑫,判死刑!加爵、加薪都是要不得的,只有加班是最安全的……”——网络上流传的一个老板“教育”员工的段子  相似文献   

19.
<正>2022第二十一届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上,上海天文馆展陈总设计师Alexander Brandt飞苹果,从“睿见未来”的角度,为我们开启一扇窥见未来广告形态的窗户。本刊在现场进行了专访。“飞”这一意象对您的意义是什么?在中国做设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或感触?在我还不太会说中文的时候,问一个朋友Flying Apple对应的中文含义,他告诉我是“飞苹果”,从那之后我就叫飞苹果了,他告诉我这个“飞”不是姓,但我还是想坚持叫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20.
2002年3月,赵强离开格兰仕北上,出任婷美集团总裁。 人们再次把聚光灯打在这位年轻的职业经理人身上:两年前,是他急风暴雨式的强势营销下,小字辈“名人”一举击败风头强劲的“商务通”,坐拥全国40%的市场份额,他却闪身加盟格兰仕;而今在格兰仕总裁助理的位置上还没坐满一年,他为什么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去?难道职业经理人和老板的关系果真如业界所传“来来往往两三年”?赵强今日“漂”之婷美,明日又将“漂”到何方? 面对人们的疑惑,婷美集团董事长周枫第一个站出业说话了。他说:“赵强来婷美后不会再‘漂’了,因为他在婷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而是事业经理人。”周枫还用了个诙谐的比喻:“事业经理人与企业更像‘夫妻’,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更像‘情人’。” 可周枫、赵强会是“模范夫妻”吗?事业经理人是职业经理人的“颠覆”,还是概念的炒作?赵强到底是怎样被“祭”上中国“事业经理”第一人的“宝座”的?2003年6月,面对本刊记者,赵强首次“坦白”了幕后详情。 以下是赵强的口述实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