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面对新兴媒体规模化立体化传播,报纸自办发行的出路在哪里?是牺牲专业化走向物流配送,还是发展成专业化的规模经营,抑或干脆变革为一种新的传播模式?中国报业"自办发行"正面对自身产业发展和业态变化带来的生存拷问。曾备受业内推崇的"自办发行"已经走过近30年,如今面临生存困境:传播业态的转型和不断高涨的人力成本,使本已存在的因发行"割据"造成的资源低效配置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将报业推向市场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作为报业市场经营环节之一,发行一直是报业改革的前沿地和试验区。发展到今天,虽然邮局发行体制以市场促效率的改革初见成效,以服务精准化为导向的民营发行机构正在分割发行市场,但是依附于报刊的自办发行网络(发行公司)已经占据了报刊发行的半壁江山。然而,当前报刊自办发行网络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挑战,如自办发行的用工成本不断攀升,自办发行经营的整体投入不断增大等。  相似文献   

3.
黄平 《中国报业》2013,(5):40-43
自办发行在报纸发行领域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并不算新鲜事物。而党报的自办发行却因多种原因未能得到较快发展。今天,我们之所以再次聚焦党报自办发行,是因为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作为我国西部省级党报集团,在自办发行方面闯出了新路,让自办发行这棵"老树"焕发了"新芽"。自办发行是党报强化经营管理的一种有效探索,对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秉持"信心、决心、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以"办报要谨慎,经营要冒点风险"的胆识和魄力,为行业发展积极尝试,做出了表率。对于党报集团探索自办发行,我们所希望的,不单是"老树发新芽",而是努力构建一片"果园",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出版社自办发行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产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创办,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图书发行的一条重要渠道。出版社自办发行具有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缩短发行周期、及时反馈供求信息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库存管理混乱、基础管理跟不上、应收帐款不能及时回笼、存货资金占用过大等问题。本仅就自办发行中货款回笼的良性循环,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办发行在报纸发行领域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并不算新鲜事物。而党报的自办发行却因多种原因未能得到较快发展。今天,我们之所以再次聚焦党报自办发行,是因为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作为我国西部省级党报集团,在自办发行方面闯出了新路,让自办发行这棵“老树”焕发了“新芽”。自办发行是党报强化经营管理的一种有效探索,对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秉持“信心、决心、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以“办报要谨慎,经营要冒点风险”的胆识和魄力,为行业发展积极尝试,做出了表率。对于党报集团探索自办发行,我们所希望的,不单是“老树发新芽”,而是努力构建一片“果园”,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报发行中坚持党的领导和面向市场孰轻孰重?自办发行与邮局发行哪个更好?党报零售如何实现突破?组织动员与市场开发的对立统一所谓组织动员,是指党报发行依靠各级党委和党委宣传部门,开会动员、下发文件、分解指标等,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订阅党报党刊;所谓市场开发,是指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纸自办发行1985年始于洛阳日报社,这一创举有效地解决了当时邮发的诸多弊端。20多年来,自办发行从边缘到中心,成为市场化报纸的主要发行方式。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日趋激烈,发行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办发行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党报发行中坚持党的领导和面向市场孰轻孰重?自办发行与邮局发行哪个更好?党报零售如何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9.
郑波  贺茂国 《中国报业》2012,(11):69-71
中国报纸自办发行1985年始于洛阳日报社,这一创举有效地解决了当时邮发的诸多弊端。20多年来,自办发行从边缘到中心,成为市场化报纸的主要发行方式。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日趋激烈,发行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办发行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田珂 《中国报业》2014,(1):31-33
近年来,我国报业发行市场一直是行业焦点。依据世纪华文全国报刊发行监测数据,2013年,我国报业发行市场整体呈下降趋势,环比下降2.16%,同比下降10.83%,但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党报、社区报、时政类报纸发出了"好声音",呈现不同程度上涨态势,而订阅市场也呈现稳定状态。我国报业发行市场竞争现状如何?报纸发行市场今年新的发展趋势如何?本文从数据与市场研究的角度,对我国报业发行市场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陈兴旺 《中国报业》2012,(18):13-14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涉农类报纸发行量均快速滑坡。2006年以来,在面临残酷生存压力的形势下,河北农民报积极组建报友俱乐部探索发行办报新模式、创办报农公司延伸产业链条开辟为农服务第二战场,有组织整合了读者资源,深度开发了品牌优势,继报纸和广告之后,成功完成了"第三次销售",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发行竞争最为激烈,成为报业竞争的主战场。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报纸面对的读者市场是广告市场的基础,办报人不得不将发行工作上升到关系报纸生存的高度来认识。3G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报网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体的发行越来越举步维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传统媒体寻找新的经营模式之时,如何创新发行工作也摆到了媒体经营者面前。  相似文献   

13.
发行是报业经营的关键环节。发行工作肩负着将报纸传递到读者手中的重要使命,是连接报纸与读者的桥梁。发行工作的好坏决定着报道价值的实现;发行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报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畅通、高效的报纸发行渠道是保证报业经营价值链得以顺利完成必不可少的环节。与都市报等其他类型报纸相比,党报的发行工作尤其具有重要性。政府办公厅发文要求、党委宣传部门号召订阅、各级党政机关支持……在我国,党报的发行工作历来具有行政力量支撑的独特性。可以说,发行工作攸关党报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泽频 《中国报业》2016,(23):48-49
当前社会新媒体发展迅速,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党报市场发行遭遇"螺旋式下降",陷入制度性困难。为了促使党报发行摆脱困境,需要采取措施,构建符合党报特点的市场发行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行政手段,不断提高党报的区域集中度,为其市场化运营铲除障碍。  相似文献   

15.
王广 《中国报业》2009,(8):66-68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20余年,各地争奇斗艳。许多前所未有的商业做法被广泛地应用到自办发行中来,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6.
陈定亮 《中国报业》2012,(14):155-157
在新形势下,发展报业必须同发展企业一样,坚持"大开放"的理念,用现代经营理念和模式进行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实现主业规模化、业态多元化、资产证券化步伐。报业与一般产业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从业态发展方向上说,二者都必须遵循专业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多元化并非指无限制地随意扩张,导致陷入"小而全"、"大而散"的深渊,而是指报社应根据媒体的属性,以建立两种产业体系为前提——一种是以报刊为核心的传媒产业体系,另一种是以传媒产业为支柱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报社只有围绕上述两种产业体系,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才能避免走弯路、走歪路。  相似文献   

17.
黄峥  吕海洲 《中国报业》2008,(10):63-64
自办发行是当前市场化报纸的主流发行方式,报社发行管理的目标即是取得最大的发行效果。对于零售而言,就是在目标发行区域内获得最大实销量。对于征订而言,则存在于两个环节中,一个是在征订环节,另一个在投递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业》2012,(23):8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聚集《广州日报》成立60周年。60年,弹指一挥间,但你会发现,在中国报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处处闪现着广州日报的影子。国内第一家报业集团,全国首批自办发行的报社,全国首批实行广告代理制,最早上市的报业集团之一,1994年至今连续18年广告收入居全国平面媒体第一……地处广州,说它引领国内报业发展潮流,亦不为过。"勇于担当、精于专业、努力创新、以人为本、追求超越",正如广州日报社社长汤应武概括的那样:"广州日报承载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报社比作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的话,那么采编就是它的躯干,而广告和发行则是它的两翼。一般认为,对报纸来说,发行具有以下三个意义:第一,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第二,度量报纸的传播功能;第三,获得报纸的销售收入。报纸发行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报纸传播功能的实现,更影响到报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锋 《中国报业》2008,(1):69-71
从1985年《洛阳日报》首创“自办发行”至今,我国自办发行走过了20余年历程。目前全国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社约800家,虽然仅占报纸总数的40%,但这些报社创造的广告收入占全国报业广告经营总额的80%以上,其发行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邮发模式。在自办发行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目前也遇到新难题,受发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国内外石油价格不断上扬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