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南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南宁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提出强化南宁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壮族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促进壮族地区高校对当代壮族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地说,壮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当代壮族大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有助于对当代壮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培育当代壮族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同时,壮族传统文化有益于促进当代壮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城市文化病"的凸显,如何医治这些"文化病",丰富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塑造城市精神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塑造城市精神必须以提升城市文化精神为前提。开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城市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它是城市历史发展的需要和现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精神诉求,也是彰显城市个性、确立城市特有价值观和城市文化品牌的需要,更是消解"城市文化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初冬的南宁,阳光明媚,温暖如春. 11月14日至17日,<中外企业文化2008南宁峰会>在风景秀丽的西园酒店隆重召开.这次峰会是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举办的.会议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为主题,围绕"文化融合·企业跨文化沟通与借鉴"、"文化建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化管理·企业管理的新境界"、 "文化个性·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 "理论聚焦·企业文化重要观点阐述"等专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对话和交流.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南宁文化集中体现了广西文化的特征,南宁市具有带动广西文化旅游的条件。依托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创演展示广西文化发展历史进程的天天演商业剧对推动南宁文化旅游的发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高科技化和知识经济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改变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从而极大的带动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资源,应该通过具体结合当地的实际才能够提出适合自己的文化创意路子。南宁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黄金走廊,是最具有东南亚风情的城市,同时由于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国际民歌艺术节这两个品牌的加入,使南宁的文化创意资源丰富。因此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南宁的文化创意产业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重要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壮族铜鼓习俗是一项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出现了民俗文化再生现象。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对壮族铜鼓习俗之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之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重要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壮族铜鼓习俗是一项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出现了民俗文化再生现象。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对壮族铜鼓习俗之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之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重要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壮族铜鼓习俗是一项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出现了民俗文化再生现象。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对壮族铜鼓习俗之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之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发展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以"新天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颖 《城市问题》2007,(1):75-78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与城市改造之间的关系是显示城市文明程度和关系到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以上海"新天地"区域的改造模式为案例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力图阐明城市发展中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实践性,分别从实例分析和理论阐释层面指出,建立在认识自我和借鉴他者基础上的文化自觉精神和文化创新实践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黄木 《中外企业家》2012,(1):166-167
当今世界,城市正发生着深刻变革,文化越来越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的城市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形的城市只是一个躯体,无形的文化才是城市的灵魂,必须确立"以文化求发展"的城市战略。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迫切需要,是破解城市"特色危机"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宜居城市与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个城市的灵魂来源于内在文化,没有城市文化的依托,社会经济就很难持续高速的发展。文化"软实力"核心内容就文化实力。这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标志。随着各个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廊坊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廊坊市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城市的灵魂来源于内在文化,没有城市文化的依托,社会经济就很难持续高速的发展。文化"软实力"核心内容就文化实力。。这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标志。随着各个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廊坊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廊坊市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郭沫若先生曾在南宁留下“半城绿树半城楼”的诗句。每年一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让世界人民了解了壮乡人民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热情与魅力。如果不是受邀采访“八桂物业管理行业联盟”,我们可能永远只会把南宁与歌舞与旅游联系在一起。 每个城市物业管理这一行当的发展速度,似乎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有着密切联系。南宁作为一个经济稳步发展的城市,其物业管理现在发展得如何呢?落后抑或先进?藉此受邀采访之机。本刊记者来到了南宁。试图寻找南宁乃至广西物业管理发展历程中值得书写的点点滴滴。——编者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记忆凝聚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城市的人文精神,对城市的延续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城市的历史记忆正在遭遇消解,许多久远的、富有历史印记和内涵的城市文化"史书"已经或正在失去"记忆"。以文化失忆为理论框架,对成都市城市文化失忆表现形态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城市文化失忆的原因,提出了以城市复兴为手段,重构城市文化记忆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赵茗 《价值工程》2010,29(13):1-3
所谓"创新型城市",意味着城市在发展中产生出区别于自身历史的新质和区别于一般城市的特质;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独有的文化识别体系。城市文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广泛的基础。创新型城市的文化识别是城市文化主体自觉追求和活动的客观结果,创新型城市需要明确定位、全面展开,才有可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城镇化的根基,文化的认同是城镇化的粘合剂,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遗产城市、美学城市、生态城市和人本城市为文化维度,为全球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加强顶层设计,秉承文化自觉,传承文化基因的有效路径;为文化语境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优化产业路径,加强城乡配套,实现创新驱动的探索和实践,是寻求城乡认同,消弭城乡心灵距离,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有益方式。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多地依赖于人口素质、科技水平、精神需求和社会文明程度等一系列文化因素的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的融合日益加深。就城市的发展而言,文化的作用及影响更加突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所在。秦皇岛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滨海名城过程中,既要有经济的硬实力,又要有文化的软实力。本文首先阐述文化软实力的内涵,继而分析秦皇岛建设文化软实力的背景,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提升秦皇岛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9.
去年11月,在"中外企业文化2008南宁峰会"上,我作了主题为"‘五门事件'的文化反思"的中心发言,谈到2008年在我国企业界先后发生的几个具有影响的事件,如华为辞职门事件、东航返航门事件、唐骏转会门事件、王石捐款门事件以及大家非常关注的三鹿奶粉门事件.  相似文献   

20.
街角文化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一种衍生文化。"街角空间"最初源于城市建筑美学。街角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节点空间,担负着"交通"、"休闲"、"景观"等都市不可缺少的职能。街角建筑作为街角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对于街角空间布局和城市整体规划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