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平板涂布、划线及革兰氏染色法,从青岛市售酸奶中分离到4种乳酸菌,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菌均能利用葡萄糖及乳糖产酸不产气,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不水解淀粉;结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初步鉴定4种菌分别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乳球菌。对4种乳酸菌进行抗生素耐药性试验,抑菌圈直径测量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头孢唑啉普遍敏感,对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部分敏感,对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存在普遍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在奶酪成熟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从新疆伊犁地区3个县采集了3份样品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观察单菌落形态及革兰氏染色结果筛选出8株疑似乳酸菌。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S-3为乳明串球菌,B-9为乳酸乳球菌,D-2为格氏乳球菌,D-12为嗜热链球菌,B-6为鼠李糖乳杆菌,D-14为干酪乳杆菌,S-7为瑞氏乳杆菌,S-4为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3.
滥用抗生素——导致疾病和死亡的社会问题梁奕宏柳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生(菌)素顾名思义是对抗细菌的药物,其作用是将细菌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它只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在使用抗生素方面,目前有一种倾向应该纠正,即:人们一有发烧或一见白细胞增加,就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抗生(菌)素顾名思义是对抗细菌的药物,其作用是将细菌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它只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 在使用抗生素方面,目前有一种倾向应该纠正,即:人们一有发烧或一见白细胞增加,就用抗生素.因为引起发烧的原因,并不一定都是因细菌感染而成,即使是感染性疾病,也可能是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造成,绝不仅仅是细菌.白细胞增高的情况也是这样.另外,不是任何种抗生素对什么细菌都能起作用,而是有针对性的.不能认为只要用了抗生素,就可以放心了.还有的人认为即使是病毒感染,用了抗生素也能起到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FDA认为食品辐照是安全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什么是食品辐照? 食品辐照是将食品置于一定受控剂量的辐射能中进行照射,以杀死类似于大肠杆菌、空肠弯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细菌的过程.另外,这过程还能控制食品中昆虫和寄生虫的生长,防止食品变质.  相似文献   

6.
从我市三个奶牛场采集104份隐性乳房炎乳样.经分离纯化,鉴定出93株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是主要致病菌.选取8株肠杆菌、10株链球菌和16株葡萄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和溶血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主要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自制泡菜为原料,通过平板涂布、划线分离、革兰氏染色和接触酶试验得到3株乳酸菌,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3株菌株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utum)1株,并对其胞外多糖产量进行测定,筛选出产胞外多糖含量最高的菌株。分离出的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可为研究、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原料,并为后续胞外多糖的工业化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28年青霉素抗生素发现以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增至几百种,其品种和数量居各类抗生素之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食物源性动物体内残留,易使人类产生过敏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目前许多国家已开始严格监控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剂量和方法。为全面了解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检测研究现状,本文详细介绍了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的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食品保鲜是食品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食品保鲜中常用的微生物防腐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食品防腐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或直接杀死微生物,是一种天然、安全、高效的防腐剂,在食品保鲜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分析微生物防腐剂的种类,然后具体介绍了在食品保鲜中使用最广泛的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的具体应用,对于微生物防腐剂在食品保鲜上的应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简称TP),是茶叶中所含有的酚类物质及衍生物的总称。研究表明,茶多酚起抑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黄烷醇和儿茶素,其对近百种致病细菌具有广谱抑制作用,而对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群具有较好的增殖作用。茶多酚独有的特殊生物活性功能以及双向调节微生物的作用将在食品加工、保藏、医药、养殖业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将茶多酚微胶囊化的产品在食品、医药、日化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