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想为什么     
联想为什么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1993年我曾有一次去医院探望柳传志。当时我刚读过一本描写清朝巨贾胡雪岩的书,书名叫《红顶商人》。我认为此书写得很好,胡雪岩确实是绝顶精明之人。柳传志听后不以为然。他认为文人写书写怎么做经营其实是一种浪漫设计。表现在作者会...  相似文献   

2.
《厂长经理之友》2014,(10):118-121
好的书,即便读过多遍,也总会被我们在不经意间再次捧起。2014南国书香节那些熟悉的畅销书单,再一次印证了“文学不朽,经典长存”。  相似文献   

3.
1980年,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写了一本名叫《第三次浪潮》的书。在书中,托夫勒预言,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将进入信息时代。步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深  相似文献   

4.
你们有什么了不起的要不是我们你们到哪儿吃东西呀毛主席说啦“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我们来到你们这儿又能怎么着吧你们有什么呀瞧给你们惯的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有什么呀不就是多读过几年书吗那没读过书的人就不是人吗我们没偷你们的也没抢你们的我们每天干的活儿都是你们不想干的你们在领导面前都像孙儿似的可一到我们面前你们都跟大干部似的什么身份证儿暂住证儿健康证儿难道你们城里就不是我们中国吗谁心里都明白这话该咋说咋说谁也不比谁机灵谁也不比谁傻呀再说了你们的前几代都是农村儿的现在你们一转脸儿都变成贵族了这些年你们到底干了些…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     
内容简介《大数据时代》是国外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本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拥有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的经历,早在2010年就在《经济学人》上发布了长达14页对大数据应用的前瞻性研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书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  相似文献   

6.
卢铿 《公司》2003,(11):20-21
2000年初,“新住宅运动”第一次筹备会议在深圳开过之后,一位参加了此次会议的某建筑杂志的副总编说:“看来这些开发商还读过几天书。”对这句话,我一直记忆深刻并且反思良久。 长期以来,一提到地产商,人们的普遍联想便是“暴发户”、“土财主”。似乎地产就只是房子,就只是用钢筋混凝土堆砌的冰冷  相似文献   

7.
会走路的书     
网络上有个站.叫做“走路的书”,没有脚的书居然会走路吗?原来有人把看过的书“放生”,让其他爱书的人有机会阅读。于是.被“放生”的书有了出走的机会.不断被人传阅。在英国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英国流行把看过的书报杂志,随手搁在地铁或公车站.喜欢阅读的人尽管拿去,读过以后,再放在下一个车站。不久前,她还回答了一个问卷,正是有关“书报看完后留在车站,让下一个人阅读”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王蒙 《秘书工作》2013,(8):57-58
关于读书,我随便说一点。第一,我读书不是读得最好的,有很多书别人读过,我都没读。还有别人非常热爱读的,我老读不完。比方说《战争与和平》,写得好,我也多次看,但是读不完。还有《百年孤独》,我也读过,有一次我都读到五分之三以上,快到五分之四了,我死活不读了,因为我觉得这位大师的路子已经被我给掌握住了,就不想再看了。当然还有《追忆  相似文献   

9.
狼性的启示     
儿时,大灰狼的故事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对狼有种莫名其妙的畏惧。读过《狼性》一书才知道狼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大概是受《徐霞客游记》的影响,少时就有一个梦:走完长江全程。我曾无数次在地图上查找,知道去长江源头要翻越昆仑山。在我读过的神话书里,都讲到过昆仑山,那是神仙高人出道汇聚之圣地仙山,我对昆仑山景仰已久,梦想有一天登上昆仑山,一睹神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1.
伊万·德米特里耶维奇·绥青(1851~1934)一生经历了俄国农奴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三个时代.他是俄国图书出版业的开拓者,他只读过3年村小,偶然进入出版业,数年内开了自己的书店、印刷厂和出版社,并用50年的光阴在野蛮、落后的旧俄国将数以亿计的优秀的文化产品以最恰当的方式传达给尽可能多的广大读者.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重温他为全俄人民服务的出版理念,出尽量好的书尽量便宜的书的指导思想和他培育发行网络、注重图书宣传的农村发行策略对我们今天仍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最后一个月的月初,收到友人姜诗明著、张立魁书的《甲午新诗书雅集》,书中集纳的二十几首诗篇,分别用楷书、行书等四种字体再创作而成,这种关注时代的诗词与传统书法的完美结合艺术,以一本书的形式出现,我还是第一次发现。那隽永的诗句,辅之以书法家的潇洒腾挪,真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然而,在意外之间,也有意中之情,这种跨界之作,应该是姜诗明这位跨界人的理应范畴。姜诗明,现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相似文献   

13.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后,我曾读过一本名为《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的书,作者是美国的莫里斯·D·利维,也正是在这本书的启发下,我选择了在职攻读经济学专业硕士。多年以后,当我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一书不期而遇时,激起了我向别人推荐此书的冲动。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读过的书──《增广》③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人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须恶人磨。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  相似文献   

15.
乐书     
宗璞 《秘书工作》2012,(12):52-53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相似文献   

16.
趋势学家们早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过"后工业时代"、"去制造业时代"的到来.而去年风靡全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不免武断. 互联网对生产方式乃至社会组织形式无疑具有革命性影响,但这种影响显然仍在进行之中,促成的改变和调整才刚刚开始;参照之前数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新的工业革命仍处于酝酿或刚刚起步的阶段.而新技术、各产业领域内的新概念和新尝试,也不足以定论"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向人们走来.正是出于对轻率的趋势断言的警惕,笔者在阅读英国《金融时报》调查记者彼得·马什所著的《新工业革命》一书时,带着疑虑和挑剔.  相似文献   

17.
他对营销一生至爱,他对中国的热情出乎我们的意料。在机场翘首以待两个小时后,我们得以在第一时间分享了他的热情与智慧。从纵向思维到水平思考当代经理人:相信中国每一位营销专业的学生或者从事营销行业的人都读过您的书,熟悉您的战略营销以及10Ps模型,还有后来兴起的4C理论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最近您又提出了水平营销(LateralMarketing)理论,为  相似文献   

18.
<正>只有持之以恒的致力于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的从业者、脚踏实地地将最简单的工作千万次做好的有心人,才是物业服务企业的中流砥柱。读过陈伟处长的《物业管理的本质》(以下简称《本质》)一书,感觉受益菲浅。陈伟处长根据自己多年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亲身感悟,通过理论、法释、实务、管理四个篇章诠释了物业管理的本质及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下面就将阅读这本书时的感想和体会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万民 《乡镇论坛》2020,(3):16-17
“你知道什么是口述历史吗?”“不清楚,我没读过书,字都不认识。”“那你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什么事吗?”“我就是把村子里的事说给这些年轻人听,让他们记下来,制作成音频、视频,让子子孙孙都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前不久,由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档案局、浦南镇文化站牵头举办的“江浦村口述历史交流会”上,87岁的李锐古老人端坐在江浦村会议室,面对摄像机镜头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20.
有一些书注定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畅销书,不论它是否好看,总会有大批的人争先恐后地将它供到书架上.是否真的阅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拥有。在阅读过后是否真的有所感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此书已经成为城中盛事,有过并且读过,在合适的场合也曾经谈过.才是最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