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但促进了许多新的旅游中心地的产生,而且形成了不少新的城市旅游中心地的区域结构。这是现代旅游产业集聚的一大特征。本文把旅游消费者行为中关于多样化偏好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理论,运用于城市旅游中心地的周边旅游目的地的区位结构研究。全文从消费者对一个周边旅游目的地做单一往返旅游、对全部周边旅游目的地分别做单一往返旅游以及对全部周边旅游目的地做链路旅游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总消费效用最大化问题,最后求得城市旅游中心地在总消费效用最大化前提下最优的两种基本区域结构。  相似文献   

2.
北海作为有潜力的旅游城市,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但随着国人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周边旅游区域的逐渐开发,在发展中面临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通过分析北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提出“海”与“南珠”文化联手助推北海旅游业更上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我国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媛  徐玮 《经济地理》2008,28(3):492-496
随着国内旅游迅猛发展,城市周边旅游蓬勃兴起,环城游憩带正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关于环城游憩带的研究也处于新兴发展阶段。文章基于近10年来关于环城游憩带研究的相关文献,从研究的缘起及概念界定、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和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我国环城游憩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澳门城市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态旅游是城市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城市旅游开发模式。澳门被誉为“花园城市”、“博物馆之城”.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在开发城市生态旅游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城市生态旅游的内涵为切入点,全面分析澳门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及城市生态环境背景,认为澳门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是澳门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澳门开发城市生态旅游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甘肃黄河风情旅游带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肃省黄河周边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众多旅游景区以城镇为依托,沿黄河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带状区域。在此基础上从市场竞争力、资源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和环境支撑力4个方面入手,建立了旅游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析分析法辅以德尔菲法对甘肃黄河旅游带竞争力与黄河上游各省黄河旅游带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甘肃黄河风情旅游带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悠久的历史为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 ,二十四座金牌楼”的美誉。近两年来 ,正定县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省会休闲度假区为总体目标 ,大力组织实施“旅游带动”战略 ,提出“以旅游带城建、城建促旅游”的总体思路 ,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为重点 ,掀起了城市建设新热潮 ,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科学编制名城保护规划 ,强化规划管理 ,保护名城风貌。近两年 ,正定县先后制定了《正定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  相似文献   

7.
苏州夜间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卉妍  孙厚琴 《经济师》2009,(6):255-256
近几年,城市夜间旅游的开发悄然兴起。夜间旅游被普遍认为是提升旅游者审美情趣,丰富旅游体验和拉动夜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简介夜间旅游的概念、类型、特点、开发意义及成功案例,然后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结果,分析苏州夜间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苏州夜间旅游发展的目标及“行在苏州——吴文化的体验与探索”的夜间旅游主题定位,并从旅游吸引物、旅游宣传和配套服务三方面提出苏州夜间旅游开发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8.
骆高远 《经济地理》2006,26(5):857-860
城市郊野已越来越成为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的热点区域。金华郊野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民间风俗、农业特产等相当丰富,极富特色,很有规划与开发的必要,以满足市民的“自然—城市”两栖生活的需要。文章以金华为例,分析了城市郊野旅游开发的条件与功能,指出金华郊野旅游开发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开发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城市郊野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但不一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口市属于资源非优省会城市。旅游发展中存在资源特色不够明显,竞争力不够突出、文化氛围不浓、城市形象不鲜明、旅游产品低端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规划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今后应突出省会优势和文化特色,抓好节庆旅游会议旅游;抓住周边市场和本地市场,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实行连片开发;开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挖掘文化内涵,搞文化旅游;依靠科研力量,开展科普旅游;做好旅游服务,开展商业旅游。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城市的经营和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开发是可以并行的。而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南城古镇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做到旧城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文章从南城古镇旅游开发入手,提出以保护性开发为主、建设城市休闲度假带的发展思路和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试论杭州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晓 《经济论坛》2006,(20):22-24
近年随着杭州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杭州旅游产品已经不能仅仅围绕西湖风景区景点,杭州有望成为世界级的休闲、度假、会展之都,需要进行集观光、休闲、会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与优化。对于城市旅游产品内涵的界定,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城市旅游产品指的是:以都市旅游景观和旅游设施为主体,结合满足各类不同需求、任务的服务,构成完整的旅游线路和达到一定目标的旅游项目,具体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目前准备脱离“西湖景区”束缚的杭州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杭州旅游产品定位显现出与其它城市景区相同的趋势,使得杭州旅游产品个性在竞争中逐渐丧失。如何围绕“杭州城市”这个中心,在现有的旅游资源上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已成未来杭州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吕明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2,(17):104-105,115
选取国内外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湖泊案例,在借鉴其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城市业态发展情况,提出湖泊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总结出城湖联动的三种模式:以城带湖模式、以湖扬城模式、城湖共生模式,为湖泊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继“冰雪节”之后哈尔滨又一张城市旅游名片。在扩大哈尔滨夏季影响力的同时,通过松花江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壮大了哈尔滨的旅游产业,更为哈尔滨市经济转型和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卞显红  张树夫 《经济地理》2004,24(2):206-211
文章首先论述了城市RBD的概念、类型、区位特征及其旅游休闲功能。然后,借鉴Douglas G Pearce(1999)关于巴黎的“Printemps Haussman”,“Galeries Lafayette”及“Carrousec”等知名城市RBD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城市RBD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城市游憩商业区开发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开发河东华夏祖基文化旅游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东乃我先民定居生息 ,繁衍种族的祖基 ,是黄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人文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 ,以旅游为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如何把河东的文化旅游产品推向世界旅游市场 ,把河东开发成我华族的“爱琴海” ,由此引发了作者的一系列思考。文章从河东的地域范围及开发河东华夏祖基文化旅游带的现实意义出发 ,在分析丰富而深厚的河东华夏祖基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探讨了河东华夏祖基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原则 ,重点提出了河东华夏祖基文化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和开发河东华夏祖基文化旅游带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6.
论“大湘西”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湖南旅游界提出的“大湘西旅游圈”成为湖南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强劲增长点,如何充分发挥“大湘西旅游圈”旅游资源的优势,将其开发成我省新的极具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在分析了“大湘西旅游圈”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英  刘思华 《经济地理》2012,32(6):173-176
环城游憩已经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环城游憩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乡村景观异化、定位不清;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开发长沙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尊重历史、张扬文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长沙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增长极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源非优型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如今全国各地的几乎每个城市,无论大小,不管自身旅游资源禀赋如何,经济条件如何,都想在旅游上花点心思,做点文章,捞点旅游收入。很多城市都在争创“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或者要把自己塑造为所谓的旅游名城或者旅游强市。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盲目开发带来的巨大浪费。旅游开发的结果是不但钱没有赚到,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这些城市对其旅游发展方向的选择失误造成的。截至2005年底,在我国的663个城市中,有246座城市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但即便是在这刚过1/3的城市中,也有相当大比…  相似文献   

19.
海洋旅游产品调整优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国忠 《经济地理》2006,26(5):875-878,883
首先廓清海洋旅游和海洋旅游产品的概念,分析了国内海洋旅游特点和产品开发类型,继而以浙江省为例分析海洋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海洋旅游产品调整优化的构想:①构建“一二三四五”即“一核、两带、三中心、四品牌、五区块”的海洋旅游格局;②多元化与精品化开发相结合,优化浙江海洋旅游产品结构,打造海洋旅游精品;③加强区域合作,增强海洋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④海陆联动,立体开发,延伸海洋旅游产品的内涵;⑤针对高端市场,适当开发航海旅游和置业旅游。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苏州古运河的旅游开发,环古城河观光游船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苏州旅游产品,带动了古运河两岸及其周边旅游景区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游船游客体验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苏州环古城河游船旅游主要存在基础设施、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