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博 《农家之友》2010,(2):41-41
一、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要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要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相似文献   

3.
冬季,气候寒冷,蘑菇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二、补水控湿,保暖防寒香菇、平菇经发菌和秋季生长,菌棒失水较多,只有原重的50%~60%,此时应及时补水。补水前应敞开棚门通风3~4天,补水时可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  相似文献   

4.
菇床的冬季管理秋蘑菇收获后,菇床就转入了冬季管理。菇床的冬季管理搞得如何,对来年春菇收成关系极大。一、搞好菇房的冬季保温和通风。在冬季,菇房的室温最好保持在3℃以上,室内不能结冰,以防冻坏菌丝。为了保持这一温度,在进入冬季前,对菇房四壁的漏风处要检查...  相似文献   

5.
秋蘑菇收获后,如不采取增温措施,继续生产冬蘑菇,那么,菇床就要进入冬季管理阶段了,主要措施有:一、搞好菇房的保温和通风在冬季,菇房的室温最好保持在3℃以上,不使室内结冰,以防冻坏菌丝。在天气暖和的日子,要注意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通风的方法:中午打开菇房南窗两三个小时  相似文献   

6.
晓文 《农家之友》2006,(12S):31-31
秋蘑菇收获后,如不采取增温措施,继续生产冬蘑菇,那么,菇床就要进入冬季管理阶段了,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7.
春节期间,临桂县临桂镇大雄村13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日均产袖珍菇20000公斤,产值超150万元。菇农李年恩说,他的5个蘑菇棚每天至少产菇1000公斤,按照每公斤5元的最低市价,春节以来仅卖菇收入就超过7万元,而给基地打工的村民月收入也超过1000元。  相似文献   

8.
吕纪增 《农家之友》2003,(11):25-25
白环柄菇为高温性菌类,适合盛夏高温季节生产,其产量与品质超过“高温蘑菇”,且栽培容易,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型食用菌。一、栽培要点1.季节安排:白环柄菇在一般自然气温下5~9月均可生长。菌丝在18~35℃温度下均能生长。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明显,应根据本地气候适当安排。2.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白环柄菇是典型的草腐菌与粪生菌,主要分解利用稻麦草和各种农作物秸秆,禾本科杂草类以及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4,(10):25-26
十七、蘑菇增温发酵剂的使用方法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研制的蘑菇增温发酵剂的原理是利用嗜热微生物生长释放的热量来提高发酵温度。加入增温剂进行常规发酵,就可获得与二次发酵相同的优质培养料。也可用于保温性能较差的薄膜棚室和不密闭的菇房。下面介  相似文献   

10.
1.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喷施、浸泡和灌穴3种方法。①喷施。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要注意“四不喷”:一是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二是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三是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喷;四是菇棚(房)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  相似文献   

11.
双苞蘑菇生产过程一定要覆土,覆土能缓冲湿度,保持菌床表面合适的小气候,使土粒中的微生物刺激蘑菇生长,另外土块对蘑菇有支撑作用等,所以不覆土蘑菇就无法生长,即使能出菇也多为畸形,失去商品价值。蘑菇的覆土材料一般选用粘质壤土、泥炭土等。土粒要晒干,成直径为1-1.5cm的颗粒状。  相似文献   

12.
《农家之友》2006,(1):17
1、塑料大棚覆盖。就地取材,采用毛竹或水泥柱钢管结构,薄膜采用0.08毫米聚乙烯农用薄膜,棚宽2米,中间高2米,棚两边着地,呈拱形状,管理上注意控制温湿度,温度以25-30℃较好,超过30℃必须开门通风降温,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为宜。  相似文献   

13.
常祖光 《农家之友》2009,(15):I0011-I0011
将马铃薯去皮冼净后,压榨出汁液,稀释25-30倍,在蘑菇菌丝布满培养料后进行喷洒,每天1次,连喷3-5天,蘑菇就会大量发生,快速露出培养料,生长快,菇体大,菇肉厚,菇形端正,不畸形,优质菇多,菇产量和品质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怀军 《农家之友》2011,(11):18-18
一、保持温度,适时喷水。蘑菇在秋菇期要根据具体情况,喷出菇水,使料内温度保持在65%左右,菇房空气相对温度保持在85%左右,。二、加强通风换气,防止秋季高温。蘑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整个生长发育中都需要新鲜的空气,所以要保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之友》2006,(1):19
1、蘑菇冬季管理:在越冬阶段仍需给予适当的水分和必要的通风时间,促使菌丝良好的生长,为春季出菇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水分管理:适当喷水,保持土层中有一定的湿度。要防止土面过湿,避免低温结冰;二是通风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三是松土和除老根。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蘑菇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且省工省料,生物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温室栽培的双孢蘑菇的菇形、菇质均明显优于常规菇房产品,100m^2的栽培面积可产鲜菇2000kg,纯收入6000元。现将日光温室双孢蘑菇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顾问》2009,(1):46-46
冬季天气寒冷,农用车工作条件恶化,如果使用冷却水不当,机体易受到损害。农用车冬季用水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先点火再加冷水。农用车启动后,发动机机体温度急剧上升,燃烧室瞬时温度可达10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答:金针菇属于低温品种,出菇期间温度调至12℃应在金针菇的出菇温度范围,如果出菇不好应从湿度、空气及光照中找原因。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0%-90%,同时必须有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生长。在地下室栽培金针菇,要配备一定的通风设备。另外,金针菇在形成菌蕾时也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因此,地下室栽培金针菇应装有一定数量的日光灯。  相似文献   

19.
肖秀芝 《农家之友》2003,(15):31-32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它是香菇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自然发生率为4%~5%。1 菇棚建造选择向阳、通风、地势干坦、土壤干燥、进出料方便处,按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6米,宽2.6米,高2.4米;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3堵墙,墙上端呈弧形,中间留2米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之友》2009,(27):37-37
控制环境 尽量将环境温度维持在生长范围内,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6~25℃。在6~15℃时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