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张阳 《经济纵横》2010,(6):58-60
本期案例不到半年,富士康接连发生了十几起员工跳楼事件。据了解,富士康公司的普工工资收入由当地最低底薪900元加上每月不定的加班费组成,于是加班费就成了很多工人的寄托。每个月富士康工人都要和厂方签订一份协议,表明他们是自愿加班的。于是在富士康,国家法律规定每月上限36小时的加班就不再是一个问题。签署后,员工的工作情况基本为:"13+1",即干两星期休息一天,在富士康,深夜加班到12点甚至凌晨2点的情况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2.
不管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如何不愿意承认员工自杀公司有责,其实仔细分析之后,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富士康的公司文化"杀害"了这些年轻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何以闻名世界?流水线员工是创造这一切的基础.自从富士康等事件发生,人们开始关注这一群体.本文以自行车轮胎流水线生产过程为例,分析流水线作业过程中的问题,探讨如何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4.
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外对此已有数十年研究,而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以富士康公司员工12连跳为例,基于组织公正的角度,分析其与工作场所暴力的关系,以期对如何预防工作场所暴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12,(10):50-53
美国非营利性机构"中国劳工观察"报道称,富士康郑州工厂10月发生的罢工事件,约有3000至4000名工人参与,这将影响iPhone 5的产量。富士康工厂的劳动条件、工人工资和工作时长等问题近期备受关注。报道称,此次工人罢工抗议主要针对几乎不可能达到的、超高的工作质量标准。根据"中国劳工观察"的报道,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点,富士康郑州工厂发生罢工。有工人表示,除了要求  相似文献   

6.
富士康"糊里糊涂"地成为了地产大亨. 2012年10月,位于南京浦口富士康(南京)智慧数码科技城正式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这已经是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一年内第三个大型地产项目.在此之前,2012年3月份,富士康科技集团鸿富锦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光杰拜访贵州省商务厅,希望能在贵州设立"精品赛博"旗舰店,打造全新的生活购物广场.记者也从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了解到,就在同一个月,富士康长春玉山新天地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根据协议,富士康将投资70余亿元,在朝阳区打造系列城市综合体项目.  相似文献   

7.
易容术     
关祟威 《新经济》2013,(15):82-83
对于富士康国际的更名,业界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名是为了摘掉富士康"血汗工厂"的帽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改名是为了实现公司理念、运营模式的蜕变。港股代码02038,从富士康国际变成了富智康。6月14日,一直为苹果生产配件的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集团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发布公告称,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采用"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富智康")为公司正式中文名称,英文名则从"Foxconn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频频发生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心和讨论,跳楼事件背后反映出来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例,对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建设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经济纵横》2010,(6):26-26
当富士康的"连连跳"发生后,舆论着实可以用"沸腾"这个词来形容。舆论的声音显示,有人觉得富士康最要紧的是要反思和解决员工管理上的问题,也有人觉得不是单个的富士康而是这一代工人和社会出了毛病。  相似文献   

10.
《商周刊》2012,(21):24-25
今年是"90后职场元年"。创新能力、好奇心更强,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加多元化的这一代年轻人,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职场,企业亦将同时面对机遇和挑战。这不仅是富士康遇到的新命题,也将是所有企业必须面临的新变化。富士康的新命题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富士康以其极为出色的代工能力征服了全球合作伙伴,却始终苦于没有一套让自己满意的"员工解决方案"。身为"90舌"的一员,王大桥(化名)2010年来到富士康,成为深圳龙华厂区iPad 3生产线上的一名工人,平时的工作是把那些从各个地方运来的零件组装起来,成为一台完整的iPad 3。电池、主板、摄像头、屏幕和外壳——这些零部件会按照不同的组,分配给工人进行流水作业。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的邓汉仪说:千古艰难唯一死。一般情况下,求生绝对是人的第一本能。不到自认为生不如死的情况下,谁会轻易选择自杀呢?但富士康的员工卢新跳楼了,这是富士康今年的第八起死亡事件。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富士康里的年轻生命选择了死  相似文献   

12.
朱春红 《时代经贸》2012,(2):204-205
一、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富士康近两年的跳楼事件 2011年7月18日凌晨3时许富士康一员工坠楼身亡:在宝安区龙华富士康北门百鸣园宿舍楼上,一名富士康男性员工从6楼坠楼,当场死亡。据死者家属介绍,死者今年21岁。  相似文献   

13.
《经济纵横》2010,(6):24-25
富士康曾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五年的富士康生涯,让我在这个大熔炉里经受过十分严格的职业化训练。富士康因为是世界顶级企业的客户,几乎成为世界五百强中管理技术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经济纵横》2010,(6):10-10
(富士康"跳楼"事件)管理人员慢慢发现用行政手段解决问题远比苦口婆心地劝说立竿见影的多。于是更频繁的使用行政手段,甚至忘记了做思想工作。员工越来越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拥有一流的制度设计,却没有人去用,偶有疑问的员工,反被视为不理解企业文化,无法融入。——《一个前富士康员工眼中的"致命"细节》王勇  相似文献   

15.
谁说中国人不幽默,就最近的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楼事件,网上出现了很多好玩的段子:"如果谁把你心伤,就送他去富士康……";"30位院士,150名全球行为科学家,500名心理医生,800位高僧,1500位道士,4000位神父,经过1820天的研究,终于得出了破解富士康连环跳楼魔咒的必胜之术:盖平房!……"。  相似文献   

16.
《经济纵横》2008,(1):10-10
目前富士康在大陆的员工人数已经达到了68万人,分别分布在深圳、山西、山东、武汉等全国的13个厂区中。富士康正在把眼光投向中国大陆的内需市场,这将成为他们下一步业绩增长的动力。从去年开始,富士康从深圳迁往内地的员工,规模达到了5万多人,在此过程中,劳动部门没接到劳资纠纷的投诉。  相似文献   

17.
宋磊  孟捷 《开放时代》2013,(4):125-136
富士康现象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先企业的富士康在企业间分工、企业内分工、劳动一社会关系和企业一投资地关系等领域的战略选择所引发的一组典型事实。这些事实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成就和困境。在借助产品建构理论对生产力一生产方式一生产关系原理进行扩张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富士康现象的本质是当下的世界主流生产方式在中国的极端表现:存在于不同领域的富士康现象的最大公约数是广义的模块化;富士康现象的跨域存在是技术领域的模块化不受约束地跨域演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邱丘 《经济纵横》2010,(6):27-28
2002年,学机电专业的小鲁(化名)从中职技校毕业进入富士康的研发部门,从底薪600元/月的一线岗位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涯。八年过去,小鲁的底薪已经涨到1800元/月,技术级别为研发三级,和另外一名同事一起构成2人小组,承担这个2人团队的黑白班轮值,一般的工作时间是在8-10小时,延长一点大概在12-14小时。  相似文献   

19.
在富士康连续发生13起员工自杀事件后,富士康员工的工资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一场很严重的危机事件,似乎正在向皆大欢喜的结局发展,而这显然是方方面面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深度看代工     
高雅 《财经文摘》2010,(7):84-86
近来,富士康深圳工厂接连发生多起员工跳楼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集团老板郭台铭频频巡访厂区,除了加薪政策之外,还布下了天网、地网及无形网,全力防堵自杀事件的再发生。行业危机很多人认为,频发的跳楼事件凸显了过去二十年来郭台铭自创最成功的代工模式已遇到瓶颈。事件爆发后,香港《经济日报》以“富士康困境,中国发展困境”为题发表评论。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David Pilling也说:“中国繁华梦,跳出黑暗面。”美国《华尔街日报》也刊登了一篇题为“富士康悲剧背后的悲剧”的评论文章,认为将矛头完全指向富士康是草率和无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