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的神经元经济学(Neuroeconomics)是经济学的最新分支和经济学前沿研究的最新领域,它运用现代神经科学的范式、方法和技术工具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以及脑组织(主要是神经元及其相关的神经突触联结和神经网络)在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和机制,把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经济学传统理论提出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修正,从而为经济学的发展深化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经济学研究的轨迹———从区位理论的发展到新空间经济学的生成。从研究目标看,从区位导向的空间经济学转变为以利益导向的新空间经济学,大大拓宽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文中最后研究了近年来空间经济学的最新应用领域,指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学是与经济地理学联系在一起的,是由经济地理逐步演化而来的,区域经济学不断地吸收当代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加强与深化其基础理论研究,逐步走向体系化和规范化,形成了日益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学将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作为基础,形成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具体化和微观化以及研究方法的模型化和计量化,并以“问题区域”为新的研究关注点。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到艾萨德的区域科学理论,直至克鲁格曼和藤田的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不断趋向于主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范式转换即是主流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学的接纳,也是区域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空间分析缺陷的弥补,这就拓展了区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梁琦  黄卓 《经济学(季刊)》2012,(3):1027-1036
本文简述了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在过去二十年里在中国的发展,并指出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和国际贸易、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结合。同时,我们介绍了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1)的概况以及入选的六篇论文。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经过多年的演进,空间经济学的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国内对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而且空间经济学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土壤日益成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展开,全球范围内的空间问题变得更加凸显,区域间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是空前的,它从现实性上为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极佳的素材,空间经济学必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7.
空间经济学是近年来经济学和地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探讨空间经济学作为新的学科其理论和应用的贡献,其次指出当前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空间经济学研究可以拓展和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季刊)》2012,(3):1167-1168
空间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对人类知识宝库的伟大贡献之一。空间经济学既是一种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也是现实经济政策思路的重要源泉。中国的转型发展与迅速崛起,演绎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别与区域经济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9.
西方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若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地理学是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它采用收益递增一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重新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经济地理学进行改造,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丰富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进一步深化了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为研究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就生态经济学几个主要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1 生态经济学不仅是理论经济学而且是主导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否是与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并驾齐驱的理论经济学,在理论上是有争议的,虽然近来关于生态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观点,已占居主流地位,但由于其所提论据不足及生态经济学内容的贫乏,所以,不仅未能平息这种争论,而且也未得到经济学界的足够重视。因为,人们在把生态经济学作为  相似文献   

11.
契约经济学发展的若干前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契约经济学是近20年来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新古典经济学中无法解释的许多实际问题,运用契约经济学方法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理解。科斯(1937)的开创性研究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应有的地位。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契约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本文主要围绕几个主题对契约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进行综述,并对契约经济学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张真  廖瑞斌 《生产力研究》2011,(10):12-13,76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非常注重数学方法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学数学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少争议,甚至受到了诸多批评。那么,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经济学研究应用数学方法的尺度应该怎样来把握,这是本文所要谈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金融学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Institution)对经济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一基本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新制度经济学已成为国内外经济理论界最活跃、也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由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越来越多,这不仅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视野,而且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所形成的新的学科有: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社会经济学、语言经济学、宗教经济学、新经济史学、经济哲学、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数理经济学等等。这些不同的学科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经济学帝国主义”;二是经济学被其他学科“帝国主义”,即采用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由卢现祥教授主编的<新制度经济学>已经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由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有关"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教材之一,也是在内容、体系上最完整、最新颖地反映当前新制度经济学最新发展的教材,弥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缺憾.这本书也是该社出版的全国"21世纪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中的一本,这套丛书已经在全国图书市场尤其是高校教材市场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6.
方法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教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也是经济学专业系统学习的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教学,要求教材中要体现方法论,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备"方法"、讲"方法"、用"方法"、考"方法"。  相似文献   

17.
跨国直接投资的区位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但目前的研究都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下进行的。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跨国直接投资区位理论进行研究,认为经济结构、文化、空间偏好等也是影响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应怎样研究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涛 《当代财经》2000,(12):9-14
经济学应重视对人的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人并非都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之间也是有差异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中国经济学家应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和成果,重视对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制度经济学的演进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唯平 《经济前沿》2003,26(7):25-27
近年来,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 论大舞台上成为了大红大紫的明星。名列新制度经济学大师之一的张五常教授更是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巡回演讲走遍大江南北,刮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张五常旋风”。新制度经济学能够如此迅速占领中国经济学舞台,除了其理论本身因素之外,我想还有下列两大起因:一是国际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和诺思于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新制度经济学成为了国际上最时髦的经济学。这对于普遍浮躁的国内学界来说,赶时髦而推波助澜也就不难理解;二是国内因素。中国正处在一个制度大变迁的时代,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说到底就是在制度上破旧立新,而在这破旧与立新、即新旧制度转换之间又不可避免存在一个所谓“制度缺位”时期,迫切需要制度理论为现实的制度转换服务。因此,生逢其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研究》2014,(10):J0001-J0001
<正>自2009年首届空间经济学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以来,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大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专业学者和党政部门领导的关注和认可。为了更好地促进海内外学者开展空间经济学交流与合作,推动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2012年开始空间经济学研讨会已更名为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机构),首届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由浙江大学主办,第二届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由首都经贸大学主办。2014年11月21—23日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