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回收努力程度难以用契约量化,本文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回收商竞争努力程度情况下逆向供应链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分别讨论了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情形的逆向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情形下激励机制的不同。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回收商不但获得固定收入,而且在获得收益提成的同时承担一定风险;两种情形下回收商的期望效用均为其保留收入水平,而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制造商的效用降低;制造商设计激励机制时要考虑代理成本的影响因素并做代理成本与监督成本的权衡;回收商竞争程度的增加导致回收商努力程度提高,而制造商期望效用增加,代理成本减少;制造商希望回收商回收难度大;适当的竞争对回收商有利等。  相似文献   

2.
纵向研发合作中,研发产品的收益类型为开发单位的私有信息。本文考虑纵向研发合作中研究单位的单边合作性投资激励问题,建立了信息不对称时的投资决策模型,为研究单位设计了一个根据收益类型的先验概率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的信息甄别合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导致研究单位的投资积极性降低,且投资水平随着风险率递减;当研发产品的收益类型增加或者开发单位的保留收益水平降低时,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研发合作效率降低程度减少。为了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结合信息披露和期权理论设计了一个退出权合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探究了制造商对供应商质量创新的激励机制设计,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以及供应商的公平偏好对激励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对称时两部定价合同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以及最优的创新水平;而当信息不对称时,制造商需要用较高的批发价激励供应商的质量创新投入。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加剧,创新投入水平将不断降低,尤其是在需求对质量很敏感时。如果供应商存在公平偏好,制造商为了保障供应商的创新水平会不得不提高激励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由单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 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零售商信息共享和制造商产品创新策略, 并分析了横向信息泄露和创新的纵向溢出效应对零售商信息共享决策的综合影响。 发现在一定条件下, 制造商进行产品创新能够激励零售商自发共享市场需求信息, 尤其当制造商的创新能力较强时, 两零售商即使在信息泄露的情况下也有动机向制造商共享市场需求信号,并实现供应链各成员期望收益的 Pareto 改进。 当零售商没有动机自发共享信息时, 制造商可以通过一定范围内的补贴进行激励, 实现双方期望收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基于低碳设计的创新产品研发契约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新产品市场中低碳环保的产品设计受到消费者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构建生产者和研发方之间的研发合作契约机制,激励研发方在设计中提高零部件的绿色度,从而为企业供应链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在研发方绿色研发成本信息为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的不同情景下,生产者作为Stackelberg博弈的领导者设计了包含版权支付和版权收益分成两个契约条款的激励机制。研究比较发现,当研发方的绿色研发能力为低水平的概率超过一定比值时,采用不对称信息下的版权甄别契约组合比对称信息下的单一契约更有效,这时生产商和供应链整体能获得更多利润;反之,采用单一契约效果更好。同时,契约激励机制使低碳研发能力水平高的研发方在甄别契约中获得更多利润,而低水平研发方只获得保留利润。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中逆向选择的解决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辉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3):132-136
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用来解决风险投资中,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之间的不对称信息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创业家首先行动,以投资建议书为信号载体传递创业家个人能力及项目质量的双信号;之后风险投资家行动,提供含有投资额和剩余索取权的合同供创业家选择,进一步辨别创业家的类型。在信息甄别模型中,本文提出了“二倍原则”,以甄别创业家类型及决定有无必要制定惩罚约束。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招标代理的实施会存在道德风险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最优激励合同的分析,指出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对招标代理机构的激励存在一定的缺陷,加大了委托代理双方的风险.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要完善双方的委托代理激励合同,建立招标代理机构收益的可调机制,以及改进招标代理机构的绩效评价机制等建议,从而有效地激励约束招标代理机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工程监理工作积极性,基于Holmstrom-Milgrom模型,引入声誉效应,建立声誉效应和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动态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分析声誉效应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条件,并与未考虑声誉效应的委托代理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声誉效应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引入声誉激励机制能够增加业主的期望收益,并且能提高监理的努力水平。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模拟验证引入声誉效应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采用斯塔克博格(Stackelberg)的博弈模型,从在供应链中制造商和代理商同时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来讨论最优契约的设计,同时也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来分析契约中的参数是如何影响最优契约的形成.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同时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情况下,制造商采用甄别契约比采用混同契约对供应链中交易双方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分析建筑业信息中主要实体信息不对称状况,形成信息不对称表的基础上,以业主和承包商为例,研究了双方在招投阶段及履约阶段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论述了信息对称度与工程成本,工程收益的关系,并对工程中业主与承包商的适度信息对称度区间问题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人如何设计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积极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利益。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其具体含义是指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由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同而造成的两者对于相关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代理人可以在自己的利益目标与委托人的利益目标不一致时,选择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行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巨幅波动引起了大家对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出了降低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参与人的风险偏好类型为风险中性或风险规避的前提下,给出了委托人和代理人风险偏好类型的4种组合,在不同的组合下,对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两种情况中的八类委托——代理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求解结果对努力水平、分配系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分析了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在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对称信息下,无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风险偏好如何变化,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保持不变;若委托人风险偏好类型确定,则代理人风险规避时承担的风险要小于代理人为风险中性时的风险。非对称信息下,只要代理人是风险中性的,则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要求代理人承担完全的风险;若代理人风险规避,则委托人风险中性时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分配系数均小于委托人风险规避时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分配系数。若代理人是风险中性的,不仅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下代理人的努力水平相等,而且无论委托人风险偏好如何变化,对于每种偏好组合,对称信息下代理人的分配系数均不大于非对称信息。若代理人是风险中性的,则委托人风险偏好的变化并不会改变自身的期望效用;若代理人是风险规避的,则风险中性的委托人期望效用最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风险中性的单再制造商与单销售商构建的二级闭环供应链模型,基于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在不同回收水平下,再制造商都存在单边道德风险,销售商根据影响再制造商质量预防水平的因素来引导再制造商的决策,并制定激励契约来降低再制造商的道德风险,以达到闭环供应链协调的目的。研究表明:回收水平和质量检测水平均影响再制造商的质量预防水平,回收水平同质量预防水平呈正相关,质量检测水平同质量预防水平呈负相关;在不同回收水平下,通过销售商质量检测控制后,闭环供应链收益增加,同时求得最优控制水平和最优契约金额。在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了回收质量不确定下的竞争性闭环供应链的政府政策机制,建立了4种情形下的竞争性闭环供应链分散式决策模型,研究了3种政策机制对闭环供应链回收率、总碳排放量和制造商利润的影响,模型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第三方回收商构成。结果表明:回收率和制造商利润受到回收质量的影响,存在最佳回收质量系数使回收率最高以及制造商总利润最高,最佳回收质量系数受到碳税的影响;补贴与碳税相结合机制更能有效的引导回收、降低总碳排放量以及激励一般制造商进行再制造。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风险企业家逆向选择隐匿信息的有效甄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风险投资公司中企业家的逆向选择问题,借鉴委托代理理论中的雇主先行信息甄别理论针对风险企业家逆向选择隐匿信息的识别问题设计了甄别模型,得出了指导投资实践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风险投资委托代理风险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并从减小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使委托代理双方利益趋向一致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系列风险防范对策.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风险防范措施:形成市场声誉约束机制、合理设计风险投资家的报酬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之间的风险防范措施:严格的项目筛选、对风险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分段投资、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对风险企业管理层实行股票期权、加强对风险企业的控制和监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奖惩机制下制造商与回收商分担固定回收投资成本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利用博弈论建立了由制造商、回收商和消费者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及仿真得出各决策变量基于制造商分担比例及奖惩力度的变化。研究表明:仅考虑制造商分担回收投资成本、奖惩机制下制造商分担回收投资成本均能有效提高回收率,降低零售价,提高产品需求量,且第二种机制作用效果更佳。适当的分担比例和奖惩力度可以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因此,在合理的奖惩力度下制造商分担一定的回收投资成本时,闭环供应链各成员能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9.
何菲 《IT经理世界》2013,(21):61-63
通过贷款申请的线上化与大数据技术,减少资金供需方的信息不对称,并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只是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分析逆向供应链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运用问题.为此首先分析了基于完全信息假设下,制造商与回收商在逆向供应链中构成的staclelberg博弈模型.然后,又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制造商为主、回收商为从的信号博弈,分析了信号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推导出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准分离均衡存在的条件,最后进行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