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李克强表示,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未变 6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英国智库发表演讲时称“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运行实行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保证它的下限不越过7.5”,部分媒体据此开始报道,认为7.5%的“绝对下限”取代了“区间”,刺激政策或将显著加码. 此前,6月16日,总理在《泰晤士报》的撰文也被媒体报道为“李克强称今年中国有信心实现7.5%的GDP增速目标”.难道7.5%真的成为了增长的绝对下限?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转变了?笔者就此查阅了原文,发现这些媒体报道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3.
进入三季度以来,李克强总理先后在广西调研时和北京座谈会上定义了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上下限":"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此番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就是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与发挥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的策略。既能创新驱动,又能稳住当前,而且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堪称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招好棋。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增速未触及7.5%的"下限",仍基本处于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但经济金融领域中的一些结构性因素须加以关注和分析。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亟需加快。第一季度GDP增长7.7%,低于市场预期。第二季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家》2013,(8):91-93
2013年,我们走过了一个并不平静的半年。从银行间市场资金出现结构性紧张到金融"国十条"的发布,从李克强总理首提"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到明确经济运行的"上限"与"下限"区间,再到央行宣布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近期政府频繁传递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信号。走进下半年,如何研判经济金融形势?面临经济下行与转型升级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家》2013,(8):14+16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会上,来自研究机构、高校的专家对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及世界经济形势谈了看法,来自机械、家电、节能、金融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反映了生产  相似文献   

7.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记者问后,各大媒体纷纷归纳出,本次总理答记者问的关键词。GDP再此成为关键词之一。南方都市报对此采用了“GDP增长:下限必须保证充分就业”的标题。李克强总理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嘛,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至于可以接受的下限是什么,那就是这个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总理的话,无疑给了业者以信心。  相似文献   

8.
池向东 《中国外资》2013,(17):10-10
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学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每个企业和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中国经济终于到了一个容忍增速放缓的时候。"李克强经济学"又为这个放缓做出了非常具体量化的标准,这就是7.5%的增速下限,900万的新增就业,3.5%的通胀上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最敏感的话题仍是靠投资驱动?还是靠消费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金融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调结构、促改革,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金融动力,使经济运行保持在防范通贷膨胀"上限"和稳增长、保就业"下限"的合理区间,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国务院对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升级高度重视。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紧接着发布了金融贯彻落实的具体指导意见。这对于更好地发挥金融对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3,(25):32-32
不能过于乐观 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提及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市场更为侧重关注“不滑出下限”,预期未来政府可能出手托底,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总理讲话解读过于乐观。之所以对于政策托底预期提升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处于二季度经济数据尚未发布,  相似文献   

11.
头条     
《中国外资》2014,(9):8-9
李克强:挖掘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透过这篇演讲,李克强总理清晰地阐述了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完整思路。这既是对外部悲观舆论的一种回应,也表明在应对下行压力方面有原则、有对策、有方法。中国经济已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我们不仅要爬坡过坎,还要行稳致远"——从李克强总理的博鳌演讲中,人们可以看到的是,让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不缺信心与条  相似文献   

12.
对于银行业而言,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在于"优结构",精准发力,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保持结构的优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英国时强调:"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会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有能力进行定向调控,而且不采取强刺激,采取精准发力,保证下限不越过7.5,上限CPI不越过3.5。"在坚定信心的同时,经济要发展,必须疏通金融"血脉"。去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金融十条",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经济增长是有底线的2014年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改革措施开始落地的第一年,经济的核心任务是改革和转型。市场有观点认为,在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不再重要,不需要强调增长。但是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在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仍是必要的,政府也会将一定的经济增速作为政策的底线。笔者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速目标仍将定在7.5%。此增长目标意味着就业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达到900万人以上,城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9%。这是1990年以来中国全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达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去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定下的“7%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  相似文献   

15.
尽管世界杯冲击波让火热6月沸腾不已,但人们依然凝神盯着中国经济的细微变动,仔细聆听来自这个大国的重要声音。"我们有信心实现今年7.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而且也将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实现预期目标的自信。而"不采取强刺激措施,进一步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相结合"的施政思路,再度向外界重申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16.
牛犁 《中国财政》2014,(1):58-62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我国经济再次经历了一个明显下滑到逐步企稳的过程,经过创新管理理念、出台系列"稳增长、保下限"政策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期调控目标。展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提振信心,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7.5%左右的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一、2013年我国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家》2013,(8):14-14,16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由此也引起了社会上对经济增长风险的议论,笔者认为,对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预期增长速度不必过于苛求,关注经济发展的目光应更多地放在发展质量以及可持续上。  相似文献   

19.
财经     
《投资北京》2010,(4):11-11
财经2010年我国GDP计划增长8%左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10年中国经济的若干关键数据: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CPI(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图志$资讯     
《中国外汇》2013,(6):10-11
2013.3.5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5%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设定为7.5%,CPI预期增长目标为3.5%。报告同时提出:2013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广义货币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