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用创造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及现代影子银行体系的兴起,新的信用创造主体和新的信用创造方式不断涌现,其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体系的影响也模糊难辨。本文沿着历史线索,从货币的视角出发对有关信用创造之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对认识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信用创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和基本完成,中国以银行理财和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迅猛发展,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数量型货币调控效果日益下降.本文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为例,从信用货币创造理论出发,构建了考虑金融脱媒情形的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模型,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使传统以银行存款为媒介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更为复杂,进一步扩大了存款的货币乘数边际效应,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更加困难.在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深化发展的当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亟需向价格型调控转型,本文对此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不断扩大,对货币供应量以及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日渐加深。尝试构建引入影子银行体系的货币乘数模型,基于货币乘数视角分析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对货币创造机制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运用2005年至2018年5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体系与货币供应量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会扩大货币供应量;而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影子银行吸收存款比例、存款"流动性"及其预留扣减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货币银行理论的创新在于:从根本上否定货币数量说;货币供给并不是中央银行已经发行出来的货币,而应该是真正进入流通、充当购买手段的货币构成;货币的需求不是把货币保留在手头上的一种心理倾向,而是由卖者提供到市场上的要换成货币的全部货物和劳务构成的;不是银行货币供给决定现实交易,而是后者决定前者。这就把被西方经济学弄颠倒的理论,科学地纠正过来了。近年来,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都证明了马克思的创新理论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应当成为我国制定货币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纷纷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试点工作。我国也先后在多地试行数字人民币"红包"实验,各界围绕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模式、信用基础及潜在影响展开了广泛讨论。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发行模式下,法定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形式的基础货币,其信用基础为主权信用。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将改变基础货币结构,并影响货币创造体系。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是数字货币利率可成为重要的政策利率,强化对存款市场利率的影响;二是付息数字货币可能挤占存款准备金在基础货币中的份额,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率的敏感性将随之上升;三是央行可借用数字货币的可编程、可追踪特性,进一步提升对专项资金用途的把控能力。应稳步推进数字货币发行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宣传工作、完善交易机制、探索跨境数字货币交易等方式完善货币发行体系。  相似文献   

6.
何平 《金融评论》2021,13(1):41-53
本文渐次考察了中国主要货币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制度特征及其规律,发现货币形态演进中消解掉的价值要素、职能偏重和担保品的外在化,必须由相应的社会制度来维系.单纯货币形态在技术上的改进,不可能改变其作为货币商品代表的性质.铜钱、纸币和白银主导货币地位的更替演进,在于弥补先行货币形态在特定货币职能上的缺陷,它们之间相互补充.货币形态演进的中国经验表明,数字货币的登场,重在特定场景下扩展支付手段、完善货币生态,而非完全替代传统支付工具.  相似文献   

7.
后凯恩斯信用货币供给理论认为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货币,是银:厅和客户之间的债权交换;信用货币的供给是需求决定的,贷款创造存款,存款引致储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很难实现数量控制,只能采取价格(利率)控制。在一个具体的市场期间里,无论是在零售贷款市场方面还是在存款市场方面,银行都是价格的制定者和数量的接受者。对中国1994—2006年相关数据的经验研究支持上述理论逻辑。信用货币循环的理论逻辑与经验事实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苏科 《新经济》2013,(26):39-39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网络技术应运而生的电子货币更是强烈的冲击着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职能.本文分析了在网络时代下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网络技术给银行业带来的各种影响,并着重论证了电子货币不可能取代银行的货币创造职能.最后,本文提出了银行职能部门应从网络商务中借鉴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9.
存款货币创造理论是货币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金融学界对该理论的认识和表述存在较大分歧。特别是对存款货币创造的本质、存款货币创造的源泉、存款货币创造的主体等方面分歧较大。本文力图对存在分歧的核心问题做出更加完善且符合实际的解释。这对金融基础理论的发展、对货币金融理论的教学、对货币政策的制定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货币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供给内外生争论已持续半个世纪,近年来陷入了“贷款创造存款还是存款创造贷款”的迷局。本文基于货币和信用的关系,试图破解这一迷局。货币(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都是经济主体之间结成的借贷关系,但货币的信用级别要高于一般商业信用。货币供给内生性的根源在于,由于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经济主体之间的商业信用需要通过信用级别更高的银行信用来代替和清算,通过信用升级来降低风险。当货币供给与一般商业信用的升级和清算需求不一致时,货币支付职能和价值储藏职能的转换、金融产品等准货币与货币的转换会缓解甚至消除货币供求之间的不平衡。在当前货币金融制度下,货币供给的内生本质也不能否认其外生性,货币供给兼具内生和外生两个创造渠道。  相似文献   

11.
“洗钱”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公害”。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统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除了经政府合法批准对外投资的款项外,外流资金中有相当部分与“洗钱”有关。但直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对于洗钱的定义还不尽一致,但一般是指将犯罪收益、不法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或掩饰起来,并使之合法化的活动和过程。各国司法界定的洗钱犯罪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将所有非法途径如贩毒、走私、抢劫、贪污、诈骗、受贿等方式获得的资金收益进行清洗,使之披上合法外衣的活动统称为“洗钱”。美国、法国等实行这一认定。二是将法律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世界各国的私人部门都在竞相研发电子货币并逐步走向实用化,电子货币的私人发行使它不再仅仅是货币形式的转化,还会对货币供应机制产生重大冲击,其分散发行所催生的竞争性货币供应格局潜存着货币发行量失控的风险;其对传统货币的替代通过扩大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增加了狭义货币供应量;其不断创新及低套现成本使货币供应统计量失效。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应仅允许银行发行电子货币并以公开市场操作冲销扩张的超额储备,同时尽快实现货币政策中间指标从数量型指标转向价格型指标。  相似文献   

13.
A stochastic growth model with money introduced via a cash-in-advance constraint is used to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the income velocity of real monetary balances and money demand. Agents can purchase consumption goods only using government issued money. The cash-in-advance constraint may become nonbinding because of the uncertainty abou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We find that the precautionary money demand may introduce significant changes into the volatility of the income velocity if it happens almost always. Its presence can also al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money supply and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胜利后,在货币理论上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不要保留货币.但是,长期以来,却忽略了货币理论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即货币对人的作用.货币对人的作用有"五力":货币的吸引力、和谐力、扭曲力、诱惑力和国际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拜金主义的客观可能性、表现形式及其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是残缺的、更危险的拜金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既要研究货币对经济的作用,又要研究货币对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Summar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alization and the use of money in two versions of the search-theoretic monetary model. The first version establishes a surprising result that specialization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a barter economy than in a monetary economy. The result is reversed in the second version where a different specification of preferences is adopted to limit the scope of barter. This contrast between the results provides a concrete illustration of the general argument that money encourages specialization only when it enlarges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Received: January 31, 1995; revised version August 12, 1996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money in markets in which producers have priv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goods they supply. When the fraction of high-quality producers in the economy is given, money promotes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goods, which improves the quality mix and welfare unambiguously. When this fraction is endogenous, however, we find that money can decrease welfare relative to the barter equilibrium. The origin of this inefficiency is that money provides consumption insurance to low-quality producers, which can result in a higher fraction of low-quality producers in the monetary equilibrium. Finally, we find that most often agents acquire more costly information in the monetary equilibrium than in the barter equilibrium. Consequently, money is welfare-enhancing because it promotes useful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but not because it saves information costs.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经常要探讨货币增长与产出增长的关系,这一探讨可以分成两种理论,其一是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强调货币供给在影响真实经济活动中的因果作用:货币供给的增长变化引起产出增长的变化(货币影响产出);其二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对传统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形成挑战。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用反因果关系的概念来解决货币与产出的关系。认为经济中真实部门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理财决定,从而影响货币需求的数量,只要金融系统随着需求的主为化而做出反应,产出增长的变化将导致货币增长的变化(产出影响货币)。  相似文献   

20.
论国际热钱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何泽荣  徐艳 《财经科学》2004,2(2):87-90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了关于国际热钱的讨论.在近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的情况下,我国又一次展开了关于国际热钱进入中国的讨论.既要分析不同情况下国际热钱进入的渠道,更应对防止国际热钱的破坏作用提出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