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东省清远市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2户入社农户为例,对其参与新型融资方式的意愿进行了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入社农户对合作社担保贷款、社员联保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宅基地抵押贷款和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融资方式参与意愿较高。农户所在专业合作社评级情况、农户对新型融资方式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其参与意愿的显著共性因素。建议在运作规范、评级较好、农户认知水平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地金融、合作金融等新型融资方式试点以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广东省清远市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2户入社农户为例,对其参与新型融资方式的意愿进行了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入社农户对合作社担保贷款、社员联保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宅基地抵押贷款和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融资方式参与意愿较高。农户所在专业合作社评级情况、农户对新型融资方式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其参与意愿的显著共性因素。建议在运作规范、评级较好、农户认知水平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地金融、合作金融等新型融资方式试点,以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芳 《武汉金融》2021,(4):69-77
本文基于河南、山东和陕西三个省份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特征、金融环境特征、政策认知和正规信贷约束类型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较高,且潜在需求大;但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政策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受信贷约束的情况较为普遍。户主年龄、家庭常住人口、外出务工人数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了解农地抵押融资政策以及数量约束型信贷约束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所在地区开展了农地抵押贷款以及风险约束型信贷约束则对农户的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江西省78个县(市)910个农户为样本,对农户参与两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和诉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超六成农户表示有参与意愿,四类人群意愿明显偏高。在有意愿的农户中,农户对贷款方式、利率、额度以及扶持政策等诉求较强。农户参与两权抵押贷款也面临不少制约。总体来看,推动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不能忽视需求端问题,应加快完善保障措施,激发农户借贷意愿,切实满足农户各种层次、不同特点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5.
惠献波 《南方金融》2016,(11):86-93
发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是缓解农村融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矛盾、繁荣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河南省562户农村家庭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以宅基地使用权为抵押进行借贷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为男性、户主年龄较低、非农收入占比较高、有信贷经历的农户,其借贷意愿较强;承包经营耕地面积、资金需求满足程度、贷款期限对农户借贷意愿有正向影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难度、贷款申请难度、宅基地在养老保障中的重要性、利率水平对农户借贷意愿有负向影响。推动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要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着手,一方面激发农户借贷意愿,另一方面完善信贷配套制度;还要稳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为宅基地使用权所承载的过多社会职能"松绑"。  相似文献   

6.
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
  现今,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主要包括内外两部分。内部资金来源(也可称其为内源融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社员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在入社之初可按自身意愿缴纳相应的资金、土地等作为股权。而部分合作社则有入社门槛,需要社员至少交纳一定量的股金,该类资金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最后按实现的利润进行分红。这类具有经济实体的合作社规定股权可以在本社成员之间自由转让。二是其发展过程中盈余部分可用于提留风险金、发展基金等公积金。  相似文献   

7.
在普惠金融体系背景下,基于陕西、宁夏和山东三省区7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组群差异性分析,检验了政策信任、交易成本感知对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及对有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政策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交易成本感知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政策信任与交易成本感知对不同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融资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于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政策信任对其融资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交易成本感知影响不显著;对于有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交易成本感知对其融资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政策信任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省农户金融需求状况调查发现,农户的借贷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生活性资金需求比例较高;农户对信用社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高,民间借贷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对其它金融需求的了解意愿比较强烈。因此,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对民间金融应积极引导,加强监管,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而作为担当"支农主力军"角色的农村信用社应深化改革,开发多样性信贷产品,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最后还要通过金融知识下乡等方式,让农户了解金融常识。  相似文献   

9.
涉农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约束了其发展,武汉农交所和武汉农商行联合推出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涉农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调查发现,随着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权人从单一走向多元,抵押价值评估严格遵循开放式的土地经营权评估机制,抵押贷款多为短、中期,同时在利率及自有资金比例方面有相关的限制规定。要推广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这一新型金融产品,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的制度框架并细化成可操作的措施。建议要调整农地产权关系,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合理化;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合法化;以配套政策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实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安徽肥东和山东莱阳210户参与农村房产抵押贷款意愿调查的农户问卷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房产抵押意愿的各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农户房产抵押贷款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以及对农户参与房产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和显著负影响的变量。最后建议,政府应加大宣传,提高农户对房屋抵押政策的认知;大力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降低抵押贷款风险;以减税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推广和发展房屋抵押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重庆市暂时贫困型农户为调查对象,对贫困型农户的融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重庆市贫困型农户中的绝大多数都有信贷需求,且以中短期的小额需求为主,其最主要的是生活消费性需求,其次才是生产性支出,但实际发生借贷现象的贫困型农户比重不高,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的贫困型农户更少。资金需求量太小、缺乏担保抵押是他们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融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链融资创新是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有益的尝试。以北芹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的"银行+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道德风险理论和金融联结理论分析发现:合作社能够以较低成本抑制社员道德风险、提高社员偿还贷款能力、获得监督激励以及地方农商行在该模式下涉农贷款违约降低等因素,是"银行+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创新能够有效实行的前提条件。对此,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农业产业链融资创新一定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激励。  相似文献   

13.
资金长期匮乏和抵押物供给困难是农户信贷需求满足率低的主要原因。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有利于填补农户资金缺口,缓解农村信贷市场供需矛盾。本文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陕西省高陵县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三个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一般化定序Logit模型(Generalized Ordere dLogit Model)分析了农户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①意愿及影响因素,并对农户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意愿进行概率预测.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地域特色鲜明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促进政府、银行、保险、农户“四位一体、共生发展”长效发展机制的形成,以期为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的优化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新型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分散农民经营风险、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辽宁农村新型合作金融试点的背景下,以辽宁省盘锦市试点地区为例,选取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样本村、镇参与试点的442户农民与小微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样本地区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数据,通过构建离散数据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户参与合作金融的行为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村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以外的更广泛的金融投资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对农村弱势群体与精英阶层合作的欠规范性是合作金融惠农的重要约束。从三个层面提出,结合农户多元化的融资成本需求,应制定多样化的合作金融模式。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健全内部治理和规范外部环境将是保障我国新型金融组织创新和健全发展的重点。以期为政府的支农战略和金融机构完善合作金融政策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四川省和重庆市共计708个试点地与非试点地调查问卷的农户调研数据,阐释了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房抵押贷款需求的机理,然后通过对受不同程度的政策激励影响的地区分组,即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并利用Probit回归检验不同强度的政策激励对金融素养引致农房抵押贷款的参与意愿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全样本中农户对于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为28%,其中试点地区农户接受度高于平均水平5%;第二,金融素养对于农民农房抵押贷款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会因为有较强的政策激励而得到提高,同时发现农户分化、实际耕地面积、风险偏好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方合作推进金融知识宣传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成立的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以其接近"三农"、避"虚"就"实"、高效运作等特点,为农户提供了小额、分散贷款或创业资金贷款,在助农增收的同时,也培养了农户的金融意识,受到农户的欢迎。本文以迁西县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特点及其防范风险的做法,并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研究农村住房的抵押融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宣州区213名基层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村住房抵押贷款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年龄、主要收入来源以及利率水平等因素均对农户的农村住房抵押贷款需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乐  刘涛  王蕾 《金融论坛》2011,(6):74-79
本文根据成都市大邑县和温江区两地农户的调查结果,描述了当地农户金融需求的意向与额度,发现在该地区正规金融渠道能满足近七成农户的存款需求,同时存在农户在正规金融渠道的贷款情况与其实际贷款意愿相背离、农户将借贷资金用于消费需求的比例很高的现象.说明当地农村存在需求型的金融抑制.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因素,并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日照市莒县夏庄镇花生专业合作社形成的以保本增值结算方式为基础、"融物融资"+"合作社葑社员"的金融互助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金融功能拓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以及这种金融互助模式的比较优势,对破解当前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调查结果重点分析了普惠金融主体的需求,其中农户的金融需求和反映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增加,现有贷款门槛高、利率高、额度小、期限不匹配;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资金短缺情况仍然比较严重、企业融资各项收费较高、小微企业贷款满足率逐年下降.其原因在于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小微企业融资仍面临诸多挑战、金融知识和政策匮乏、农村金融服务依然薄弱.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一是畅通普惠金融政策落实渠道,二是减轻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三是加大对农户、小微企业的金融知识普及,四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