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胜通 《商场现代化》2006,(5Z):280-281
是否需要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以及如何调控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尤其在我国具有“新兴+转轨”双重特征的特殊股市中,人们对这一问题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近年来我国股市大辩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对近些年来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2.
金滋 《消费导刊》2009,(14):78-78
我国股市被称为资金推动型市场,货币量对股市价格有较大影响。本文对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具体传导途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琴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6):170-170
通过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的数据与上证综指的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及GRANG-ER因果分析等实证研究,得出了目前我国股市对货币政策有一定影响,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逐渐形成的结论,并提出要健全股市发展与更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形成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的数据与上证综指的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及GRANGER因果分析等实证研究,得出了目前我国股市对货币政策有一定影响,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逐渐形成的结论,并提出要健全股市发展与更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形成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韩鹏 《商》2014,(36):175-175
股市的经济指标,如股市规模、股市的流动性和融资功能等,均会影响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但是不会影响到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状况。同时,提升股市流动性及其自身的融资功能,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扩大股市规模则会对投资、消费等会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在分析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中国股市深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尤为突出的是中国股票市场.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通过运用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股指变动率等实证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股市的关系是:当期的股市指数收益率对未来一期的实际GDP与未来两期的实际GDP都有预测作用.即实际GDP增长率对股票指数有影响,股票指数对未来的实际GDP增长率有预测性.最终可以得出论断:未来的经济发展对股市有影响,股市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预测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DCC-MVGARCH模型的中外股市联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杨志波 《商业研究》2012,(9):125-13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越来越强,国际上主要股票市场经常呈现齐涨共跌的趋势。通过使用动态相关系数(DCC-MVGARCH)模型,本文对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下,我国大陆股市与境外香港股市、日本股市、美国股市和欧洲股市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股市与境外主要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有增强趋势,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以后,其动态相关系数明显增大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股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何适应如今的股市新常态,转变投资理念,是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股市的新常态,提出了股市新常态下投资理念的转变,并推荐了股市新常态下比较理想的投资板块,希望对中小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股市逐渐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股民入股,但随着股市结构及政策的变化,我国的中小股民投资收益结构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本文通过对中小股民投资收益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我国股民的收益分类以及股民具体的构成,从而对我国的股民结构和公司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对于培养高水平且持续稳定的分红上市公司也有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股票市场对货币供应量关系的作用机理,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有重要影响,股票市场对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也有一定影响。货币政策应关注股市价格波动,减少股市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响应股市泡沫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Taylor规则进行了扩展,用以探讨货币政策是否对股市泡沫进行响应.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未将股市泡沫纳入视野,中央银行对1996-2005年期间股市泡沫的急剧膨胀及随后的泡沫破裂,都采取了容忍和观望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刘畅  闻岳春 《现代商业》2015,(2):164-165
在近年有关股票市场的风险特性的研究中,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明显较大,本文对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特征及影响我国股市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如何控制我国股市系统性风险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有关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影响的研究,暗含着一个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在一个投机性极强的股市里,这一假设难以成立。对Friedman的替代效应修正后,股市发展对货币需求影响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吻合。股市发展对M1有正向作用,对M2有负向作用,后者的主要成因是我国股市具有极强投机性。  相似文献   

14.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其到底能不能对股市起到稳定作用一直颇有争议.本文在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对市场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为指导,对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稳定性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基金持股比例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得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比例增加会显著增加股市波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股市收益率波动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GARCH——M模型刻画股市收益风险,重点考察股市收益率波动对我国城镇居民不同类型消费行为的影响。表明:股市收益率波动对我国城镇不同类型的居民消费行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多样化的消费政策并及时进行绩效评价考核,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国股市波动以及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本文将居民消费进一步分为普通零售消费以及乘用车消费和住房消费为代表的非日常需要开支两类,分别估计了股市对这两类消费的影响,并对普通零售消费按2007年10月的股市拐点分样本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股市对零售消费和乘用车销售影响微弱,但对住房消费影响相对明显。最后根据结果对股市如何影响这两类消费行为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股票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股市的跌涨起伏以及市场的不稳定性已经成为其最显著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比如:资本市场,经济信息,政府干预)的存在,也导致了我国股市的异动。本文主要就我国股市中的异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一些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金涛 《商场现代化》2007,(16):389-390
文章结合我国股市2005年中期以来的牛市行情,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证券分析理论在实际中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罗剑辉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164-165
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就基准利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利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长短期效应不同。短期里,股市价格与利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利率上调股价将下跌,反之亦然。从长期来看,我国的股市价格与基准利率之间存在共同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启动,相关研究人员认为融资融券是改善金融资本市场机制的重要途径,融资融券能够大力提升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随着股市的波动与变化,人们对融资融券的态度产生了较大的转变,对于融资融券与股市波动的影响机制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融资融券与股市波动影响机制的研究理论进行了阐述,使用趋势交易研究方法,对基于投资者视角下的融资融券与股市波动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我国股市样本为基础进行了对研究结论进行分析。从投资者视角进行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较少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中未呈现趋势交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