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发展逻辑没有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要趋缓.从外需看,在美国危机之后,这几年美国再也不可能恢复到2007年之前的那种高增长了.现在美国的主流经济学家、美国政府官方的经济学家都已经感到美国经济复苏的艰难性,奥巴马的首席经济顾问萨姆西教授说危机已经过去四年了,都在担心会不会出现日本的十年.从欧洲看,我们担心欧洲可能会出现日本的十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是中国大的出口国、贸易国,这个地区与国家的经济不振,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来说,我们在外需上不要抱有太高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四大动力推动中国纺织业快速发晨首先,扩大内需是纺织工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十年,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 2倍,其中内销产值增长了5.43倍,出口交货值增长1.90倍.其次,融入全球化加速了纺织工业国际化进程.2001年加入WTO,国际市场增长空间不断扩大.再次,市场化改革不断增强行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较快发展的时期,需要能源尤其是电力的强力支撑.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不辱使命,过去十年不但取得了世界电力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速度,从发展质量来看,也朝着安全、经济、清洁、高效的方向大步迈进. 电力十年的跨越发展 电源发展 从我国电源发展总量来看,中国发电装机在近十年里创造了难以逾越的世界纪录.过去十年增长接近两倍.200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3 56亿千瓦,到2011年底,我国电力装机快速提升至10.63亿千瓦,年均增长11.4%.除少数年份外,多数年份装机容量都达到两位数增长.从2006年以来,连续6年每年装机容量增长接近1亿千瓦.  相似文献   

4.
十年艰辛路刚刚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家纺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不断壮大的新兴产业。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家纺行业年均增速接近20%,虽然2009年家纺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行业仍然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进出口总额翻了近两倍。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中国原油产量1.9亿吨,这个数字,是1949年的1627倍,1978年的1.8倍,居世界第5位. 2008年,中国原煤产量达到27.9亿吨,分别是1949年的87.2倍,1978年的4.6倍.2008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3亿千瓦,与60年前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458.1倍,比1978年也增长了13.9倍.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前不久有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文,判断中国经济进入“L”型时期,断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将在底部徘徊.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最直观的反映是,企业家越来越辛苦,尤其是中国的制造业. 1999年到2007年,是中国经济连续稳步增长的8年,经济增长率一路走高到14.2%,随后,从2007年开始,经济增速开始呈现减慢趋势,到2015年经济增长率为7%,经济增速越来越慢.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被三驾马车驱动,即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尤其是投资驱动的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 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难以驱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过去20年那种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乡镇企业于近十多年来得到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部门。它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改变农村社会面貌的正确方针和政策的体现。据有关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从1978—1991年间,中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从493.07亿元增长到11,621.69亿元,增长了22.57倍,平均每年递增24.81%;而同时中国社会总产值从6,846亿元增加到43,803亿元,增长了5.4倍,平均每年递增12.82%。可见乡镇企业的经济创收能力远高于国民经  相似文献   

8.
12月9日,国家信息中心与<上海证券报>联合推出<200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这份预测报告从宏观经济总体、金融、财政、外贸、投资、消费、证券市场、产业、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环境等十个方面,对2003年我国经济的基本发展态势进行预测.报告认为,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扩大内需政策的累积效应正逐步释放,当前中国经济开始呈现政府政策与市场活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报告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2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增长8%左右,全年波幅可望控制在1个百分点以内.这份约8万字的权威预测报告,主要是为了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明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并据此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机电工业》2003,(1):41-43
12月9日,国家信息中心与<上海证券报>联合推出<200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这份预测报告从宏观经济总体、金融、财政、外贸、投资、消费、证券市场、产业、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环境等十个方面,对2003年我国经济的基本发展态势进行预测.报告认为,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扩大内需政策的累积效应正逐步释放,当前中国经济开始呈现政府政策与市场活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报告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2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增长8%左右,全年波幅可望控制在1个百分点以内.这份约8万字的权威预测报告,主要是为了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明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并据此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0.
问:请问2014年中国销售情况如何? 宇仁:成立第二年的小纹工房贸易(北京)公司情况极好.成立第二年其规模已经是小纹贸易(上海)公司的两倍.小纹贸易(上海)公司则较为艰苦,正在重建之中.两家公司合计的中国内销整体业绩也获得增长.本公司经营的商品全部都是日本生产的面料.在日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销售要是不增长就奇怪了.随着日元贬值,面料价格已经非常适合中国成衣厂商购买.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能源政策与能源安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4年6月新出台的日本“基本能源政策”强调,进一步寻求能源多样化鼓励使用天然气以减缓气候变化,减少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以有效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核电政策依然是日本能源政策的核心。目前日本已经有52个核反应堆,计划到2010年和2050年,分别再建造4个和6个新的核反应堆。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日本环境省拟对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的使用,按照碳含量征税。但该计剐目前受到来自各方的反对。2004年2月29日成立的日本石油是然气金属矿产资源机构(JOGMEC)已从即将解散的石油公团手中接管了国家石油储备的全部管理职责。原有的8家国家石油储备公司现已实行私有化。为改善地区和国家能源安全,日本政府迫切希望建立“10 8”能源安全体系和东盟的联合石油储备。同时,还鼓励中东主要石油出口国投资于日本石油的下游业。2004年8月,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作为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已首次投资日本炼油厂。  相似文献   

12.
指出资源约束可分解为"存量约束"和"流量约束"。介绍了日本能源约束类型及其突破能源"流量约束"的具体实践。得出节能降耗、开发新能源可以克服日本能源"存量约束",降低其对石油对外依存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的发展重点与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合作关系,认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能源合作机制符合区内各国的共同利益.建议东北亚各国积极协调政策,共同参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共同解决地区能源安全问题,努力淡化地缘政治因素对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能源市场和资本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已使得金融市场与能源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用金融工具来管理能源风险,已成为普遍的趋势,并正在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东北亚能源安全形势与多边能源合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将是东北亚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保障区域能源安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参照国际经验,解决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区域多边能源合作机制。目前,建立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机制的有利条件和现实障碍共存。未来推动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有效路径应包括:东北亚国家积极协调能源政策,寻求共同利益;将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油气开发纳入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大框架,并以此为突破口,确定和拓展东北亚国家的共同利益;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共同解决东北亚能源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新的节能管理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其突出特点是零投入、零风险,合同能源管理使企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节能投资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降低能源消耗、控制环境污染的主要方法,也是世界各国的重要责任。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新机制,在我国已有近1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结合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状况,分析了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障碍。针对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障碍,提出了推进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英国未来的能源政策对于英国政府以及作为能源部长的我个人来说,都是头等重要的。英国能源政策的宗旨很明确,即:与有关各方通力合作,确保安全、可靠、持续稳定及具有竞争力的能源价格。 但是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受首相委托,我们组织了一个为审核国家能源政策的顾问小组。对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全球能源安全供应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仅有一个石油市场,美国的石油安全有赖于全球石油市场的稳定,能源供应多样化是能源安全的主要保障之一,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储备是应对石油中断的第一道防线,主要产油所保持的剩余产能也是防御石油中断的重要依托,石油市场已经比数十年前更具有灵活性,干预和控制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国家公共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对市场进行微观操控。应寻求与其他石油进口国建立多边或双边能源合作关系,并与石油输出国在一致的基础上保持牢固的对话和合作关系,政府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信息和加快信息在业界的传递来减少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恐慌。健康的,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国内能源工业是能源安全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考虑目前和未来的环境因素,致力于在广泛开展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