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采用走访调查的方式,对分布于辽宁省大连市的110家中小外贸出口企业FTA优惠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中小出口企业未能充分利用FTA优惠政策来获得应得的利益;有关FTA信息的缺乏和利用成本是导致企业未能充分利用FTA优惠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提升大连市出口企业利用FTTA优惠的对策包括政府应责成有关部门专人专门负责FTA落实情况,加大FTA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促进产学研结合,为企业提供FTA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2.
企业了解出口货物是否可以享受相关FTA关税优惠,可以通过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查询各FTA成员方给予我国出口产品关税优惠的情况。也可以直接通过进口商向进口国的有关部门进行查询。 通过了解以上内容,企业可以确保出口的商品能够享受相关的协定税率优惠,关税减让幅度和降税进程,从而便于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向进口商进行推介和开拓海外市场。同时,企业也确保能够在货物出口时及时申领相关优惠原产地证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分析中韩FTA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影响,在构建引力模型时,除了考虑关税、两国人均GDP、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等变量外,还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的滞后效应(hysteresis)考查中韩FTA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本文将农产品分成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进行回归分析,测量了相关数据的变动对两种农产品出口的短期和长期性影响。初级农产品结果显示,韩国的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与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交易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加工农产品的回归结果显示,韩国的农产品进口关税与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存在负相关关系。随着FTA的签订,韩国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关税与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交易量的负相关关系越来越明显;韩国SPS等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产生的影响逐渐从负转正。从目前来看,长期保持正相关关系仍然很难;短期来看,韩国SPS措施阻碍了中国整体农产品出口,但长期会逐渐取得积极效果,本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借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自贸区战略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虽然中国签订的FTA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出口企业对FTA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阻碍着FTA潜在经济效益的实现。本文从政府服务的角度出发,发现优惠原产地证书办理流程复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FTA信息公开的不足降低了企业对FTA的利用。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快原产地证书申报系统的升级,同时提供更加详细、透明的FTA信息以提高企业对FTA的利用率,以更大程度地获取FTA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西兰FTA的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一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FTA)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本文通过对中新经贸关系发展现状的分析,过渡到对两国双边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分析,最后对两国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分析.经过分析发现,中新两国的贸易互补性很强,双边FTA的签订将会通过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扩大效应使双边的贸易规模扩大,其符合双方利益.  相似文献   

6.
吕冰  陈飞翔 《财贸经济》2021,42(6):133-149
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为例,着重分析FTA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变动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机制.理论上看,FTA通过制度导入能够有效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明显促进区域内贸易扩张,这种宏观层次上的贸易扩张效应通过企业区域贸易规模扩大、贸易方式转变和贸易持续时间延长等具体路径,在市场运行中形成相应的微观作用机制,拉动企业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利用中国企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CAFTA框架下,关联与非关联企业的出口DVAR变动趋势存在明显差别,区域贸易规模持续扩张、贸易方式转型进程更快、贸易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有效带动了关联企业出口DVAR提升,贸易拉动效应大小因企业异质性而呈现较大差异.因此,我国应当更加重视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利用FTA战略来提升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禹 《中国市场》2014,(42):15-16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很多国家签订的FTA具有涉及领域更广泛,签订方式更灵活,加入条件更开放等特点,从而使各自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多主动。通过对我国FTA的现状与领先的FTA对比分析,可以找出问题和不足,从而针对性地优化改善我国FTA建设。  相似文献   

8.
日本—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案例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日本-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签署的背景,介绍了日新双边协定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日新双边FTA的经济影响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跨国公司知识-资本模型并结合2003~2011年71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FTA)、双边投资协定(BIA)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FTA对OFDI具有负向抑制作用;针对不同经济体、不同年份,水平型FDI、垂直型FDI的相对强弱会存在差异,进而FTA的负向投资效应也会发生变化;同时,BIA对OFDI的影响并不显著。实证结果非常稳健,它不随实证模型、计量方法以及数据来源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0.
自贸区香饽     
2月19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来华访问。访华期间,两国政府达成多项共识,并签署了经贸、能源等十多项双边合作文件。这其中,中巴双方确定将共同执行好“早期收获”计划,加快自贸区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建立自贸区,最为两国经贸人士所瞩目。其实,早在2005年4月,中巴就启动了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并随后达成《早期收获协议》。从今年1月1日起,中方对巴方的1671种产品实施优惠关税,平均优惠幅度为27%;巴方将对中国的575种产品实施优惠关税,平均优惠幅度为22%。这也是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之后,中国与亚洲国家签署的第二个自由贸易协定。穆沙拉夫总统前脚刚走,另一个好消息就接踵而来。2月27日,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第四轮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在澳大利亚揭幕。这也是中国首次与主要贸易伙伴开展的谈判。与其他几个中国正在与之开展自贸协定谈判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与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谈判也是最复杂、也是规模最大的。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有权威专家指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已经是实现贸易自由化的一条主要途径。近年来,以商建自贸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迅猛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大潮流。截至2005年9月,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的自贸区等区域贸易安排已达334个,其中80%是在过去10年签订的,仅2005年1至9月就新增27个。绝大多数WTO成员都参与了一个以上的自贸区或其他区域贸易安排。各种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贸易额已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50%以上。一位权威经济学家在接受采访时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快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这种趋势,在今后一二十年里仍将继续保持,尤其是在亚洲地区更为显著。迄今为止,我国商建的自贸区已有9个,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特别是近两年来,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得以实施并不断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区降税全面启动;《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协议》正式签署;中国—新西兰、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贸区谈判也在稳步推进之中。与我国自由贸易区谈判一路凯歌相比,中国企业如何搭乘FTA、从中获利却并未如想像般如火如荼地展开。本刊在采访中了解到,就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方案执行一年半来所反映出的情况来看,中国大部分有关出口企业甚至根本就不能够合理地运用这一政策为企业自身发展“谋利”。而且,这种现象更是普遍存在于其他区域自贸协定中。如何进行自贸协定谈判,如何规避FTA带来的问题,企业又如何充分利用FTA获利……在FTA成为香悖悖的同时,这些问题也值得业界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11.
高越 《国际经贸探索》2003,19(1):4-6,80
2002年前3季度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这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正面效应。展望200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总体上相对有利,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不少。预测我国2003年的进出口增长分别在15%、16%左右。我国应积极扩大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搞好贸易配套措施、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  相似文献   

12.
We examined 2007, 2010, 2012, 2014, and 2016 data from 49 countries to determine changes wrought by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e also used panel data regarding the Maritime Silk and Inland Silk Roads to test initiative effects on Chinese exports. Post-initiative infrastructure expansion and logistics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led to positive effects on China’s exports. Additionally, legal-system similarities and inland borders with trade partners had a more positive effect on Chinese exports in the Inland Silk Road, while population and free trade agreements were found to have a mor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Maritime Silk Road.  相似文献   

13.
The United States is capable of becoming an exporting juggernaut if it follows the right polic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what goals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pursue and how it should go about reaching them. The goals should be ambitious—more ambitious than current policy suggests. Gross exports should increase to about 20 percent of GDP, whereas th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should decline to about 2 percent. The most important instruments to achieve these goals are liberalization of export controls, aggressive pursuit of trade agreements, and exchange rate correction—particularly with China. The paper gives estimates of what can be achieved by these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东亚地区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不断增加,经济一体化成为了各国的最终诉求。然而农产品贸易问题却始终是谈判进程的主要阻力之一。本文侧重于对东亚区域内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分阶段进行恒定市场份额(CMS)的比较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东亚地区农产品市场总体需求潜力很大;产业和结构的合理和完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中国农产品出口份额相对较大但主要依靠低廉的价格,并且竞争力逐渐减弱;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和外部机会在未来农产品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确认已经指日可待,然而,我国目前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制度并没有完全符合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的要求。虽然市场经济地位确立以后,中国政府在反倾销应诉中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制裁的风险也会有所减弱。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反补贴制裁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尽快完善我国的补贴制度,使之与多边贸易体制相衔接,这是我们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运用贸易增长分解方法,将东亚各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广度增长、数量增长与价格增长,从贸易增长途径这一新视角探讨了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相对分工地位。研究结果显示,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四国对中国的出口以价格增长为主,而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三国主要以数量增长带动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这说明中国并非位于分工体系的底端,而且其分工地位将逐步提高,因为在东亚七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中,数量增长表现出了趋于主导的态势。由此看来,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处在上升阶段,并逐步向分工体系的高端收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贸易现状,文章发现双方贸易关系日益紧密且贸易结构为互补关系,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具有良好的贸易基础。文章运用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模型(GTAP7.1版)模拟建立该自由贸易区的结果显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各成员国互利共赢,经济福利提高,经济增长,实际进出口总量增加,各成员国比较优势产业产出和实际出口增加,而且自贸区外国家(如欧盟27国、美国等)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文章认为中国应积极促进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关税削减谈判及自由贸易协议签署,促进成员国宏观经济发展,实现成员国优势产业互补,同时,还应积极应对南非或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与其他国家如欧盟、美国等国的自贸谈判。  相似文献   

18.
In recent years China, Japan and Korea, the three major economies in East Asia, have been gearing up their efforts to sign free trade agreements with many different regions and countrie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is that they fear that with a regionalism movement rising 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their exports are discriminated against and diverted in the trading blocs of other nation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is is a real fear. We utilise the gravity equation augmented with dummy variables for regional trading blocs in thre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ne is the static, standard gravity model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regional blocs on the ‘level’ of exports from these three countries in 2003; the second is the fixed effects and random effects panel models for the period 1993–2003; and the third is the dynamic, partial‐adjustment model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blocs on the ‘changes’ in exports between 1993 and 200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de diversion is observed only for China's exports in EU, EFTA and EAEC, but no diversion effect is observed for Japan's and Korea's exports in any of the major trading blocs. On the other hand, trade creation is observed for exports from China in ASEAN, for exports from Japan in ASEAN, CACM, CARICOM, EAEC, EU and NAFTA, and for exports from Korea in ASEAN, CACM, EAEC and MERCOSUR. Thus, Japan's and Korea's fear of discrimination and trade diversion is ungrounded, while China's fear is grounded only to a limited extent.  相似文献   

19.
杨虹  张柯 《价格月刊》2020,(4):37-44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出口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目前学术界对二者之间的具体影响机制尚未形成统一认知。利用2001年~2016年中国电子行业对美国出口额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理论推导与拓展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电子行业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实行传统关税壁垒,美国会比中国损失更多的出口利益,从而使得美国放弃关税壁垒而选择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呈现正"U"型影响。研究结果还显示: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电子行业出口呈倒"U"型影响,这是因为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强度会因中国技术创新数量与出口的增加而产生"壁垒强度突变";同时,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技术创新数量呈正"U"型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Sectoral concentration of exports has been a longstanding matter of concern for policymak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ccording to economic theory and recent empirical evidence, improved market access through trade agreements is likely to favor export diversification. In this article, it is assessed whether this has been the case for Colombian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ether an FTA with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help Colombia diversify their exports. We find that lower tariffs have indeed favored exports of new products from Colombia. Predictions suggest that the FTA is likely to induce further diversification, but only up to a certain poi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