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中国之制”向“中国之治”转变,映射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之治”涵盖了“目标与经验”“特色与影响”“本质与基础”等方面,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之治”的根本立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托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此外,探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中国之治”中的伦理意义,有助于深化理解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并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现代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优势之一就是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球视野的国家治理比较与历史经验总结中,就治国理政何以实现“中国之治”得出的深刻洞见,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3.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地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全方位的质量提升与效益提升,也是基于“四大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数字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对应、高度适配,乡村数字化建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发展场域和战略实施支点。文章构建了乡村数字化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阐释了乡村数字化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导、技术驱动、产业引领、政策保障“四位一体”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要持续提高乡村数字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数字治理对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政策体系赋能水平和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框架下,基于区域发展理论分析和全球区域政策实践演进的研究,本文探讨了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特征: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是区域发展的三个客观基础和三个基本现象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形成和决定的有机系统,包括建立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协调机制、建立有利于区域增长和创新的区域治理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乡村振兴机制以及建立区域统筹发展支持体系的四大机制和体系。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是中国区域政策实践的转型探索与创新。研究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以“人民”的发展权利为中心而不是以“地区”发展绩效为中心,重视和基于中国区域发展最新形成的三个基本空间:即传统地理划分的宏观空间、城市群空间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空间,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优势和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5.
成向东 《发展》2024,(1):46-50
<正>政府治理效能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条逻辑主线。“治理效能”本身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尺度。政府治理效能体现的是政府的行政理念、行政程序、行政能力、行政质量与行政效益的有机统一。在生产力加速变革的逻辑下,政府如何高效地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李宇 《宁波经济》2020,(1):I0014-I0015
党的十九大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基本特征。立足新时代,宁波保税区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用改革、开放和创新推动发展质量的全面突破,形成保税区新的特色和优势,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制度规则因素则成为影响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美西方国家凭借在数字服务贸易方面的领先优势,推行以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为核心的数字贸易规则,以获取更大的贸易利得。我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与发达经济体的数字贸易制度规则博弈加剧,与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因数字贸易水平差异形成的制度规则障碍,我国数字企业数据合规与跨境治理能力弱,“南方国家”规则自主性不高的反作用,以及数字贸易壁垒抑制效应凸显等。要在制度型开放引领下,增强我国数字贸易规则融合与引领能力,提升数字贸易企业数据合规与治理能力,推进国内数字贸易规则完善升级,推动与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构建中国数字贸易的新质技术,加强我国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建设,为国际数字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把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来,对“一国两制”实践的规律性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进行了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宁波经济》2020,(2):24-24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制度供给,增强发展新动能。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以市域治理现代化制度建设为主线,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牵一发动全身”和“群众牵肠挂肚”的改革为突破,全面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为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供给上见实效、当先锋。把握住经济、社会、民主法制等领域渗透、政策关联的特征,推动一批治理集成式改革,强化政策统筹和制度支撑。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县域治理集成式改革,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建立重大区块、设施市级统筹开发运营机制等,针对重大问题开展市级试点,争取率先突破。  相似文献   

10.
郎平  郎昆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8):87-108+166-167
数字经济治理的关键在于平衡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作者基于《新时代国家安全学论纲》一文的理论框架和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视角出发,将数字经济治理分为基准情景、依附型合作、大国竞争和共享共治四种情景,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情景下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绩效。结果发现,基准情景下国家对数字安全的投入应当止于均衡安全水平;依附型合作情景会形成“中心—外围”的数字霸权体系进而固化并加剧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平等;大国竞争情景治理模式容易导致相关国家陷入“数字安全竞赛”困境;共享共治情景有助于实现总福利最大化的目标。数字经济治理中的欧盟数字经济治理模式、美日数字经济合作模式和中美数字竞争模式均会带来一定福利损失。中国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则可以充分发挥技术、数据和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通过协调各国利益和促进各方合作,有助于在全球层面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阐释了实质性减税降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而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目标指向就是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降低增值税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和经济结构改善,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实现企业效率变革,通过降低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知识含量和技术水平,从而实现动力变革。为此,一要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双重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的税收支持体系,形成对国家创新体系的"三重激励";二要打造政府、企业、居民"多支柱养老模式",为企业轻装上阵奠定制度基础;三要适应经济金融化发展趋势,加强对数字经济的公平课税;四要落实好高质量征管,为实质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五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相似文献   

12.
Governance mode, in which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transaction parties as well as the concerning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property rights allocation are determined, is always the initial and overall incen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Railway transportation facility renewal and overhaul rights take on dua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public goods and enterprise goods. For those renewal and overhaul rights obviously belonging to public domain with prominent commonweal features, organization mode of public enterprise can take advantages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govemance, save transaction cost,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imultaneously fulfill society and enterprise objectives. Viewed from the angle of renewal and overhaul rights, even though we cannot eliminate, we can reduce the public domain in Chinese railway system by means of organization boundary adjustment, establishment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providing complete transportation product for the transportation market. The paper strongly maintains that it is imperative to arrange railway renewal and overhaul rights within public domain through spe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special lawmaking institutional supply.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作为一种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改革模式,有西方学者将此称为“北京共识”。在对“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基础上,阐释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藉此研究,旨在给那些渴望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及中国的进一步改革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发展观     
国内对发展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哲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相关研究分析了发展的含义、内涵和国家发展的内容,从不同侧面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我国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江泽民则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的科学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是当代世界的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创新,其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时期,立足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实际,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是符合国情、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应然之举。青海省经济发展作为国家总体经济不可或缺的动力分支,其高质量发展亦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协调发展为内在要求、绿色发展为基本条件、开放发展为空间拓展、共享发展为初心目的,促进青海省经济总体的质优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婷 《上海经济研究》2020,(4):54-58,7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重大考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体现了党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民生福祉的坚定决心,对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坚持全国一盘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此次抗击重大疫情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制度优势。《决定》前瞻性地提出一系列医疗卫生制度保障环节:加强公共卫生防疫、把握预防为主原则、关注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此次对重大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与抗击体现了这些环节所构成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所具有的一些优势。  相似文献   

17.
全面开放的经济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正面临环境和条件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准确判断并把握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和新任务,找准加快推动建设全面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为在其他领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内外融通的市场,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全面开放体系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地位需要逐步由跟随者、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时代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认识;诠释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阶段,改革与开放之间辩证关系的再解析;包含了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的规模、拓宽开放范围和领域、提升开放质量等一系列目标集成。为了建成全面开放经济体系,要求全面提升中国深度参与乃至引领塑造国际经贸合作新秩序的能力;利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创造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补齐开放领域、开放区域、开放对象等结构不平衡的短板;同时还要有效防范和化解扩大开放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推进、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贸易强国的建设、对外投资模式的创新等则是加快建设开放经济体系的重点抓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尚缺乏对应的独立的经济安全法律。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法》有利于经济安全问题处理的程序化,也有利于预防经济安全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防护屏障。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法》的认识基础、法律基础和机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巫云仙 《改革与战略》2014,(12):137-140
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梳理了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和演进,认为德国企业根据企业自身,以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同治理"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在德国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制度的形成的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理论加以指导,但却表现出良好的制度效应。从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多样化来看,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套适合自己国家特色的制度,不用盲目地复制别人的模式,也不用急于趋同化,应该保持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