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提升市场整合水平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6—2020年我国2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和RIF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直接效应及其通过市场整合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既能直接促进城市生产率增长,也能通过市场整合间接促进城市生产率增长,且这种影响效应在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更显著;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间存在“数字鸿沟”,与内陆城市相比,沿海城市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直接效应及其通过市场整合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中介效应更强;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直接效应会导致城市间生产率增长差距的扩大,其通过市场整合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中介效应会带来城市间生产率增长差距的缩小。为更好地促进城市生产率增长,各地应高度重视市场整合的中介效应,进一步推进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大对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和内陆城市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贯彻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立数字政府,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增进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内市场整合水平。  相似文献   

2.
构建商品自由流通的国内统一市场能够增进消费者福祉。在地区间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对于有大量商品销往外地的地区而言,其中相应产业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该商品在当地的消费市场应更为发达;而当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生产规模较小时,外地商品流入将对当地的居民消费产生支撑作用。进一步地,以中间品流通为基础的国内价值链分工能够提升产品竞争力,表现为大量商品外销的地区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流通行业活动的中间投入需求较大。以全国31个省2007、2012年投入产出表及经济运行数据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印证了上述地区间商品贸易与居民消费水平间的关系机制。由此可以说明,促进地区间最终商品和中间品市场整合对于提升居民消费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居民消费增长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检验数字经济、流通效率与居民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数字经济通过提升流通效率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增长促进作用存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流通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异质性,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以及流通效率较高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促进效应更强,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也更显著。因此,我国应当通过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发展、提高数字研发创新能力、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发挥数字经济新优势,提升流通效率,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及省级数据展开研究,通过构建国内大循环指数,计算制造业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以衡量高水平对外开放,考察国内大循环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国内大循环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内大循环对外资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的促进效应更大,在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高等教育人才比重存在正向中介效应,但制度质量存在负向中介效应。本研究结论为加速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作用以及国际循环的赋能作用,通过国内大循环吸收全球优质资源,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研究不同市场一体化阶段数字贸易发展对消费升级的驱动作用。从机理上看,数字贸易通过创新供给和创新需求,驱动消费升级。将市场一体化的作用分为市场范围效应和价格稳定效应,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指标体系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消费升级的驱动具有门槛效应和非线性特征。随着市场一体化的市场范围效应提高,数字贸易对消费升级的驱动效应呈现“U” 型变化趋势;随着市场一体化的价格稳定效应提高,数字贸易对消费升级的驱动效应逐渐增强。中西部地区的驱动效应大于东部地区,内陆地区的驱动效应大于沿海地区。只有在市场一体化达到一定水平时,数字贸易对消费升级的驱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基于此,提出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和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宋灿 《财经论丛》2021,(7):14-24
本文依据2007~2016年上市公司年报构建微观层面的服务化指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外资开放、数字信息化与企业服务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的主要结论:外资开放促进企业服务化;外资开放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有效提高了企业数字信息化水平,进而促进企业服务化;外资开放对产品支持类服务化的边际作用效果大于非产品支持类服务化;外资开放对服务化的作用效果在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区域更显著,数字信息化对服务化的作用效果在信息基础设施密度较高的区域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商品房供求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实证测算房地产开发资金(REDF)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程度,并分析房地产开发资金对商品房市场供求的推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房地产开发资金中外资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力最小;国内贷款对商品房价格的推动作用次之,并且其效果随时间推移不断减弱;定金及预收款反而是资金中推动商品房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根据实证结论,政府应在合理控制外资和国内贷款进入商品房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合理规制定金及预收款.  相似文献   

8.
具有技术及人才优势的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在市场上表现出差强人意的绩效水平。文章通过对大学衍生企业创业导向、产业网络嵌入及绩效之间结构方程的构建,以及中国大学衍生企业数据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学衍生企业的产业网络嵌入能够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产业网络嵌入对大学衍生企业的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大学衍生企业的创业导向能够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质量,并运用多重计量模型系统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就业质量;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数字经济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的重要中介机制;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就业质量增长具有对数型的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一影响在西部和中部地区更加显著,而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却不显著;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相邻地区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也具有显著性。因此,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提升就业质量需遵从“适度”原则,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举措,抑制数字经济垄断,以便实现就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经济全面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从物流碳生产率视角探究数字物流赋能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效应意义重大。基于2015—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CRITIC-G1-Bonferroni算子,分别对各地区数字物流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进而以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空间模型,对数字物流、物流碳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物流以非线性递增的态势显著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且在东部、东北地区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其中,物流碳生产率的提高是数字物流释放可持续发展红利的重要机制。同时,数字物流对可持续发展还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表明其对地区间可持续发展水平相互协调、带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随着传统产业全面数字化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断加深,该溢出效应变得愈加显著,从而带动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均衡提升。为了巩固数字物流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红利优势,首先要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物流数字化转型,建设共享的物流平台和基础设施,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形成开放统一的物流市场,并通过设立管理部门制定并监督低碳环保标准。此外,应通过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国内价格历史数据,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揭示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传导作用及影响路径。理论分析表明,国际粮价通过进口直接路径、进口产品成本路径和进口替代路径等三个子路径传导至国内粮价。实证检验发现,国际大豆价格进口直接路径和进口产品成本路径传导均比较充分,即国际大豆价格会影响大豆进口价格,进而影响国内大豆价格,最终影响国内豆油价格;国际玉米价格进口直接路径和进口产品成本路径传导则不充分,国际玉米价格会影响玉米进口价格,但是对国内玉米价格和国内玉米淀粉价格影响程度较低;而在进口替代路径中,玉米和大豆的国际价格传导均不充分。我国应继续推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集中力量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和效率;坚持粮食进口仅为调剂国内供求余缺的方针,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的价格调控体系及风险防控体系,规避国际粮食市场剧烈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本质上体现为以全渠道营销逆向驱动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过程。推进全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一方面应结合全渠道模式发展对供应链的影响,并针对全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运作特点,从组织层面、资源层面、信息层面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深度变革与重构,推动形成以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全渠道能力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农产品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和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还必须建立一套以需求分析与反馈 机制、物流配送与追溯机制、信息共享与管理机制、利益协调与分配机制为核心的运营保障机制,以确保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活动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3.
现代流通企业对于促进供需互动、产销协同,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采用包含生产、流通两类企业的多案例分析方法,考察流通企业促成上下游主体形成基于供应链的广泛联系与紧密合作,从而共同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的微观机制。总的来看,新的形势对生产、流通两类企业同时提出了供应链整合的要求,而共赢预期为彼此形成合作动机提供了基础;数字化的现代流通企业主导应用多种新技术、新模式?有效降低了供应链整合的成本和门槛,并在优化产销衔接、促进供需匹配,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品牌形象等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形成了积极的反馈效应。因此,当前应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企业的作用,抓住时机打通生产与消费间的堵点,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仅仅依靠外部需求拉动已不太现实,内需市场和内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由此凸显。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使得外循环经济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中国急切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内需市场予以支撑。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能力不足、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次不利于提升制造业部门工资水平、经济金融化和钱生钱逻辑倾向不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问题,逐渐成为当前中国拉动内需、发展内循环经济的突出体制机制障碍。应采取积级应对当前不利局面、推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机制转换,积极应对美国打压、培育内需市场为中国高科技发展提供动力,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两个市场良性循环机制等措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行为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主体的博弈关系。文章从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行为偏好与合作倾向出发,对农产品物流需求主体之间、供给主体之间、供需双方之间合作与不合作情况下的收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合作成本影响合作倾向及合作的经济效应,且需求主体之间的合作能够使物流量价齐升,活跃农产品市场;供给主体之间的合作能够减小规模、提高价格,有利于农产品物流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供需双方之间的合作中,规模和价格呈反向关系,为最大程度地发挥农产品物流的作用提供了参考。为提高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合作倾向,增加合作收益,应充分重视合作成本的降低。这就要求在政策导向、行业规制、主体融合上有所创新,通过产业联盟和供需联盟等,构建分工协作、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合作形式,为活跃农产品市场、提高物流效率、增强物流主体积极性提供良好的平台,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房地产价格依然不断上涨。本文依据大量统计资料,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宏观调控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揭示出我国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内在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制度的欠缺以及市场供求主体的不成熟。  相似文献   

17.
探究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双循环”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文章从供给侧视角出发,分析互联网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分析传统供需体系的中间环节--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以“互联网通过增加商品供应的多样性推动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最为明显,还存在“通过降低价格水平促进消费”的价格间接效应以及“通过增加企业吸引力从而推动当地消费水平提升”的收入间接效应。同时,研究发现本地流通业专业化水平对于互联网的居民消费扩张作用主要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双向融合过程中的转型阵痛。研究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地区之间消费不平等的问题,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拉动最为显著。因此,要重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因素在推动消费市场扩张中的作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要充分把握“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弥补本地传统流通体系阻塞的劣势。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供求理论是其劳动价值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求理论的建立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体系的最终完成。马克思关于供给与需求及其关系、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等问题的论述是供求理论的重要内容。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对于完整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对于完善市场机制运行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I study the role of high‐frequency traders (HFTs) and non‐high‐frequency traders (nHFTs) in transmitting hard price information from the futures market to the stock market using an index arbitrage strategy. Using intraday transaction data with HFT identification, I find that HFTs process hard information faster and trade on it more aggressively than nHFTs. In terms of liquidity supply, HFTs are better at avoiding adverse selection than nHFTs. Consequently, HFTs enhance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futures and stock markets, and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information efficiency in the stock market by reducing the delay between the stock and the futures mark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