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贸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已实施好几年,它对推动商贸企业的发展,规范市场行为,加快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商贸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目的是真正将国家和集体所有制财产,以股份制方式确定下来,并成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基础和组织保证,其含义和作用已远远超出了经济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有些工商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将股份制的运营机制引入企业,重新构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微观基础,增强企业活力。实践证明,试行股份制可以进一步明确产权主体,理顺产权关系,实现政企分开,确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地位,形成责任、权利、风险的紧密结合;试行股份制可以促使企业资产流动,实现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达到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试行股份制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财经界》1997,(11)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在"股份制与中国经济改革战略研讨会"上指出,股份制改革的全面铺开需要很多条件,当前的国有企业并不是任何企业都能马上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要本着"积极推动、严格规范"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洪虎指出,股份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波及微观企业,又涉及宏观管理;既涉及财产关系,又涉及企业组织形式、组织机构;既有实际问题,又有理论问题。它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实际上,对这种股东间资本合作方式而言,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起着主导作用。十几年的股份制改革进展不大.除了思想观念、认识的问题,没有将之看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仅仅从企业的层次来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在"股份制与中国经济改革战略研讨会"上指出,股份制改革的全面铺开需要很多条件,当前的国有企业并不是任何企业都能马上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要本着"积极推动、严格规范"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洪虎指出,股份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波及微观企业,又涉及宏观管理;既涉及财产关系,又涉及企业组织形式、组织机构;既有实际问题,又有理论问题。它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实际上,对这种股东间资本合作方式而言,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资人起着主导作用。十几年的股份制改革进展不大.除了思想观念、认识的问题,没有将之看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仅仅从企业的层次来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从理论上与承包制比较,股份制具有规范性、使政企分开、克服短期行为、实现自负盈亏等优点,但是,股份制改革作为我国企业组织制度的一场大变革,必然与现行的体制产生许多冲突。外贸企业在实行股份制改革中,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难点问题。笔者仅就想到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省各地正在加快县级供电企业股份制改革。武夷山、泰宁、连江、政和等县(市)电力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已先行一步。在股改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开展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  相似文献   

7.
<正>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股份制应运而生,并在1986年前后,成为企业改革的一个热点。九十年代第二个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提出我国可以利用股份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来改造我们现行的企业,这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机遇,并进入一个新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是股份制发展较早的省份,早在1979年就出现了股份制的萌芽-股份合作企业,1985年以后开始有组织地进行股份制的探索试验,随后相继出台了《福建省股份制企业暂行规定》,以及股票管理、税务、工商、财务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并有选择地对一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个别企业公开向社会发行了一部分股票,然而,近几年来福建省的股份制改革依然徘徊不前,不但原有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没有向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过渡,而且配套法规政策也没有继续完善,股票市场一直未能建立起来,全省股份制改革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白燕 《商业研究》2000,(7):41-42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企业改革,企业走向市场的症结在于明晰产权。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能有效地组织资金,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股份制的真正实质和优势在于企业产权(资本)明晰、责权利明晰,具有对企业产权(资本)的支配和使用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加强对利润分配所得个人税的征管势在必行。目前,由于税法宣传力度小、税务部门征管措施不到位、现行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股份制企业股东利润分配个人所得税还存在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税务部门征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等问题。股份制企业应大力改进税法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加强税源控制力度,提高征管质量,加快税制改革进度,完善制度建设,以有效增强其利润分配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促进我国税收征管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导刊》2005,(2):37-38
(2004年12月16—31日 )一、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国务院12月29日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问题。会议要求进一步搞好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各项工作 :一是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确保新机制有效运行 ;二是加快完善内控  相似文献   

12.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以股份制改组、改造为重点和特点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这一改革形式对陷入困境中的国有企业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但由于一些地方对这一改革缺乏清醒的认识,加  相似文献   

13.
<正> 山东省诸城市第二棉油厂以股份制改革为动力,抓住机遇,内涵挖潜,使企业在棉花连续两年大幅度减产的严峻形势下,做到了利税不减。产值上升、后劲新添。今年1—8月,全厂共完成产值451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实现利税17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6%,提前4个月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该厂成功的秘诀在于: 1.以股份制改革促发展,企业内部活力明显增强。该厂于今年3月底对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于5月份正式投入运行。新的股份公司运行以来,企业出现了三大变化:一是调整组织机构,建立起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二是改革公司内部分配制度,建立起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体的激励机制;三是共同的利益使  相似文献   

14.
雷鸣 《财贸经济》1991,(2):52-54
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财产的高级组织形式。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预言股份制必将成为中国企业体制的一种模式。官方也曾认为,股份制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之一,可以试点。然而在试点实践的过程中,难题重重,矛盾交织,启不动,推不开,或启动了却脱离了轨道。股份制未能获得应有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报告根据邓小平理论并在总结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行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不审私有,主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我们应按照十五大作出的科学结论,积极推进和规范企业股份制改革,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社属企业是供销社的经营实体,是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载体,也是发挥联合优势,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为农服务功能的依托。要彻底改变社有企业规模小、包袱重、亏损多的现状,必须抓住机遇,加快社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在这方面,湖南省衡阳市供销社作了一些尝试,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抓机遇一是抓了股份制改造的机遇。1994年,市社先后对原废旧物资公司、食杂果品公司、供销大厦三个企业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新组建飞龙实业、金果实业和供大实业三个股份制企业。通过转换机制,使这些企业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17.
股份制,已成为我国当前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方向。而改革与完善我国现代产权机制,必然会涉及公司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在现代企业产权机制下,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股份制公司的内部管理与控制,有助于公司健康发展,持续经营。但是当前我国股份制公司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此展开一定探讨,并对股份制公司会计内控机制的未来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1997,(12)
股份制这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1984年首先在上海、广州、沈阳等地试点,但由于对股份制的姓"私"与姓"公"、姓"资"与"社"的争论不断,一时试点难以扩大。直到1990年底和1991年初上海、深圳证券市场正式挂牌交易,股份制才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股份制的作用才被认识。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颁布《公司法》、1994年国家体改委制定了《现代企业制度方案》,确定了公司制、股份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向。从此,股份制试点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股份制企业3.6万多家。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组织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并被应用,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和承认,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 任何新的经营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产生都是一种创造,它既反映了社会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股份制就是从传统的独资企业发展起来,建立在资本结合基础上的一种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既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产  相似文献   

20.
股份制这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1984年首先在上海、广州、沈阳等地试点,但由于对股份制的姓"私"与姓"公"、姓"资"与"社"的争论不断,一时试点难以扩大。直到1990年底和1991年初上海、深圳证券市场正式挂牌交易,股份制才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股份制的作用才被认识。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颁布《公司法》、1994年国家体改委制定了《现代企业制度方案》,确定了公司制、股份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向。从此,股份制试点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股份制企业3.6万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